《水浒传》中的潘金莲形象!

翻开《水浒传》,我们会发现书中的女子整体上不是负面形象,就是刻板印象。扈三娘是一个典型的“刻板印象”。根据正常理解,我们很难想象扈三娘会和杀族灭家的仇人“友好相处”。合理的解释便是扈三娘是一个刻板的印象。孙二娘和顾大嫂也都是被刻板印象的女人,一个母老虎,一个母夜叉。这些稍微正常的女性都是比较刻板的印象。另外一类比较突出女性便是“淫妇”,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和贾氏更是被称为是水浒四大淫妇。所以有人说:水浒中没有爱情只有奸情,没有女人只有淫妇。从这里看,施耐庵似乎对女性有偏见,尤其是对姓“潘”的女性有偏见。

施耐庵与水浒传讲解(还原真实的潘金莲)(1)

潘金莲剧照

施耐庵对女性未必有偏见,水浒中个性鲜明的几个女人以“淫妇”的形象出现,不是女人的问题而是男人的问题。如果深度《水浒传》的话,我们会发现其实每个“不忠”的女性背后都有男人做为推手。潘金莲便是其中的重要代表。潘金莲本是张大户家里的一个婢女,也是一个贤良淑德、漂亮的女性。由于张大户看中了潘金莲的美貌,便对她多方骚扰。潘金莲并没有任由张大户调戏,而是将此事告知张夫人。张大户怀恨在心。为了报复潘金莲,张大户贴钱将她嫁给了武大郎。武大郎号称是三寸丁谷树皮,出了名的又矮又丑。潘金莲在清河县被几个浪荡子调戏,最终两人来到了阳谷县。潘金莲到了阳谷县,积极扶植武大郎卖炊饼事业,是一个合格的家庭主妇。

施耐庵与水浒传讲解(还原真实的潘金莲)(2)

潘金莲剧照

从这里来看,潘金莲并不是一个“荡妇”,甚至是一个坚守妇道之人。但是武松的到来,改变了潘金莲的命运。武松和武大郎本是亲兄弟两个,一个长得又矮又丑,甚至有些猥琐,没有任何本事;一个长得高大威猛,而且英俊潇洒。潘金莲有了比较之后,内心难免会起波澜,她被武松所吸引。结果便有了后来“调戏”武松的情节,潘金莲对武松说道:“你若有心,吃我这半盏儿残酒。”武松的反应是,一把推开潘金莲,说道:“嫂嫂休要这般不识廉耻,为此等的勾当。倘有些风吹草动,武二眼里认的是嫂嫂,拳头却不认的是嫂嫂!再来休要恁地!”潘金莲被武松这么一说,虽然暂时压制住了自己的欲望,却也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最终潘金莲遇到了同样风流倜傥的西门庆,一步步成为了我们熟知的那个通奸之后谋害亲夫的“荡妇”。

施耐庵与水浒传讲解(还原真实的潘金莲)(3)

《水浒传》剧照

现实历史中的潘金莲!

潘金莲并非是小说虚构出来的人物,历史上确实有其人。只不过历史上的潘金莲形象,和现实中的潘金莲形象相差甚远。历史上的潘金莲本是知州家的千金小姐。潘金莲温柔贤淑、知书达理,是一个典型大家闺秀。潘金莲摒除世俗的眼光,深爱家境贫寒的武大郎。武大郎是一个身高七尺的堂堂男儿,虽然贫穷却不改志向。武大郎崇文尚武、聪明过人、品行端庄、而且勤劳能干。潘金莲非常爱武大郎,潘家也资助武大郎参加科举考试。武大郎高中之后,曾经官任县令。武大郎为官清正廉明,深得百姓爱戴。潘金莲嫁给武大郎之后,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妻子。潘金莲勤劳善良、温柔贤惠,是个典型的贤妻良母。潘金莲为武大郎生育四个儿女,两人白头偕老一辈子。

这样的模范夫妻按道理应该被世人所称颂。为什么后来却成为我们印象中的那般形象呢?

施耐庵与水浒传讲解(还原真实的潘金莲)(4)

潘金莲剧照

武大郎贫寒时有一位好友名为黄堂,武大郎还受过黄堂的接济。武大郎做官之后,黄堂因家中失火,便去投靠武大郎,顺便想在阳谷县某一份差事。武大郎知道好友的来意之后,一方面天天好酒好菜招呼黄堂,而且一连招呼了好几个月;另一方面私底下派人帮助黄堂修缮房屋。但是出于公心,武大郎并没有提拔黄堂。黄堂错误地以为武大郎是一个忘恩负义之人,便一怒之下离开了武大郎家。

黄堂为了宣泄自己内心对武大郎夫妻的怨恨,便在回乡的路上到处造谣。黄堂故意杜撰一些子虚乌有的丑事,安置在武大郎与潘金莲身上。比如丑化潘金莲,说她与当地恶霸西门庆有染。黄堂杜撰到情深之处,甚至分发传单败坏武大郎夫妇。黄堂一通发泄之后,感觉心情好了不少。黄堂到家之后,才知道武大郎早就已经私底下帮助自己修建了新房子,而且给了自己不少好处。黄堂才知道自己误解了武大郎。但是造出去的谣已经覆水难收,造谣的内容早就已经广泛流传。武大郎和潘金莲的“丑事”后来传到了施耐庵耳朵里。施耐庵将听来的潘武之事,进行了文学艺术的加工,写进了《水浒传》之中。明清时期,小说在民间广泛流传。《水浒传》在当时的影响力非常大,潘武之间的“丑事”越传越广,两个人丑化后的形象也逐渐被定格。

施耐庵与水浒传讲解(还原真实的潘金莲)(5)

《水浒传》剧照

施耐庵写《水浒传》时的原型探究!

我们经常说艺术来源于现实,文学艺术自然也来源于现实。施耐庵在写《水浒传》的时候,也会将自己的一些经历,或者所听、所见、所闻之事写入到小说之中。施耐庵生活在元末明初,正值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之时。施耐庵主要活动区域在江苏一带,而这一代是张士诚的活动区域。张士诚占据苏州之后,多次请施耐庵出山,后来施耐庵成为张士诚的重要幕僚。施耐庵在张士诚阵营中与卞元亨关系非常要好。后来张士诚“投降”元朝,引得施耐庵颇为不满,施耐庵屡次劝说张士诚。但是张士诚还是坚持“投降”。施耐庵便辞去官职。

有人认为《水浒传》中的农民起义,其实是以张士诚起义为原型。《水浒传》中的一些故事也大多以张士诚起义之事,或者施耐所经历之事为原型。不少人认为《水浒传》中的宋江原型其实就是张士诚,宋江一心招安,张士诚也曾经投降。《水浒传》中晁盖中箭的原型是张士义中箭。阮氏三雄和张顺的原型是张士诚手下的水军头领。《水浒传》中的祝家庄则是施耐庵住所附近的祝塘镇。

施耐庵与水浒传讲解(还原真实的潘金莲)(6)

阮小七剧照

武松打虎的原型应该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施耐庵的好友卞元亨,一个是武阿二打黄狗。卞元亨出身于武举,功夫了得。卞元亨曾经踢死过老虎,后来施耐庵将踢死老虎改成打死老虎。据说有一次施耐庵到村后的阳岗散步,看到庄丁武阿二把一条大黄狗打跑了。施耐庵觉得非常有意思,于是便把这个情节融入到“武松打虎”这个情节之中,阳岗变成了景阳岗,黄狗变成了老虎,武阿二变成武二郎。

武松醉打蒋门神的原型是施耐庵本人打走恶霸。有一次施耐庵在游山玩水之时,遇到一个恶霸抢夺百姓的茶园。施耐庵非常愤怒,上前教训了恶霸,三下两去二便打跑了恶霸。此情景在《水浒传》中变成了武松帮助施恩夺回被蒋门神霸占的快活林。

施耐庵与水浒传讲解(还原真实的潘金莲)(7)

醉打蒋门神剧照

有一年元宵节,施耐庵打走了一个欺负少女的恶霸。后来这个恶霸找了七八个泼皮无赖报复施耐庵,施耐庵轻松地解决了这群无奈,并且用铁棒打断了大杨树。无赖们知道施耐庵功夫了得便叩头认错。后来这段经历变成了鲁智深在大相国寺教训无赖的桥段。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施耐庵在写《水浒传》的时候,不仅将一些重大事件融入到《水浒传》之中,也将身边发生的一些小事融到水浒传之中。施耐庵听到了听到潘金莲和武大郎的“丑事”之后,也不知道此事为杜撰,加上事件的女主角又姓“潘”。所以施耐庵更愿意相信此事为真,将潘金莲和武大郎之事写入到了《水浒传》之中,当然施耐庵本人也加进去了不少情节。英俊潇洒的武大郎变成又矮又丑的武大郎,武阿二则变成了武二郎武松,武松的形象倒像是历史上的武大郎和卞元亨的合体。经过施耐庵艺术的加工,潘金莲做为《水浒传》第一淫妇的形象彻底为人们熟知。

施耐庵与水浒传讲解(还原真实的潘金莲)(8)

武大郎、潘金莲剧照

施耐庵坚守对张士诚的忠诚!

《水浒传》的淫妇中除了潘金莲姓潘之外,潘巧云也姓潘。百家姓这么多,《水浒传》四个淫妇中,姓潘的就占了两个,绝对的不能说是巧合。其实潘金莲和潘巧云在《水浒传》还有原型,他们的原型便是潘元绍和潘元明兄弟。

张士诚虽然是一个失败者,是一个曾经的投降派。但是张士诚对自己辖区内的老百姓、官员却相对较好,这点也深得施耐庵赞同。张士诚对施耐庵本人也非常不错,多次屈尊请施耐庵出山,并任命他为军师。虽然后来施耐庵离开了张士诚,但是他内心还是忠于张士诚。张士诚手下有两位重要的大将,潘元明和潘元绍兄弟,潘元绍更是张士诚的女婿。1366年,朱元璋发动了对张士诚的战争,旨在消灭张士诚。1367年,潘元绍和潘元明兄弟打开了城门,投降了朱元璋。潘元明和潘元绍的临阵投敌,直接导致平江城被攻陷,张士诚自杀未遂被俘。

施耐庵与水浒传讲解(还原真实的潘金莲)(9)

潘巧云剧照

忠于张士诚的施耐庵非常痛恨潘元明和潘元绍兄弟,认为他们都是不忠之人,也是不义之人。在施耐庵眼中,潘元明和潘元绍兄弟的行为,无疑是没有节操的行为,和女子出轨一样。所以我觉得当施耐庵听到黄堂杜撰的潘金莲的“丑事”之后,立刻想到潘元明、潘元绍和潘金莲都姓潘,也没有去考究事情的真伪,或者更愿意相信潘金莲的“丑事”为真。于是便把这件事写入书中。同时为了切和潘元明和潘元绍两人,所以又加工出了潘巧云这个艺术形象。

施耐庵丑化潘金莲和潘巧云的根本目的是宣泄自己对潘元明与潘元绍兄弟的不满。施耐庵通过此举表明了自己只事一主的态度,施耐庵在书中表明自己忠于张士诚,并且一辈子不会再另投他主。施耐庵离开张士诚之后,确实已经处于归隐状态。明朝建立之后,天下再一次安定繁荣。朱元璋爱惜施耐庵是个人才,多次想征召他。但是施耐庵始终不愿意再一次出山,坚守住了对张士诚的一份忠心,直到最后去世。

施耐庵与水浒传讲解(还原真实的潘金莲)(10)

施耐庵画像

施耐庵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表示对潘氏兄弟的唾弃,却害了潘金莲和武大郎。施耐庵的一个举动导致潘金莲和武大郎被唾骂了六百多年,也导致当地潘姓和武姓不通婚,更让潘金莲和武大郎的后人抬不起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