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拒贿妙招多(古人拒贿妙招多)(1)

拒贿,对于为官从政者而言算是一门“必修课”。自古以来,拒绝贿赂的方法很多,有的当头棒喝,有的巧言谢绝,有的题诗自勉。古代廉吏的拒贿“妙术”,时至今日,仍不失启发借鉴之意。

古人拒贿妙招多(古人拒贿妙招多)(2)

战国时期,鲁国宰相公孙仪嗜爱吃鱼。有一次,一个宾客来看望他, 顺便带了条红鲤鱼送他,可他怎么也不肯接受。宾客解释道:我没有别的目的,只是听说您喜欢吃鱼,尤其喜 欢红鲤鱼,可你为什么不肯接受呢? 公孙仪回答道:正因为我喜欢吃鱼, 才不能接受你的鱼。现在我担任宰相之职,自己买得起鱼;如果我轻易接受别人的鱼,就会有损操守;我顺着这样一条收受别人财物的路滑下去, 最后难免会被免职,那时还有谁给我送鱼呢?一席话,说得宾客羞愧而退。 “ 吃 人 家 的 嘴 短 , 拿 人 家 的 手 软”,公孙仪嗜鱼而不受鱼,实乃明智之举。倘若别人送鱼却不拒绝,后果定如公孙仪所言,不但官位要丢,恐怕连鱼也吃不成了。

古人拒贿妙招多(古人拒贿妙招多)(3)

有些古人会通过巧妙的语言拒 贿。宋代有个小官吏珍藏着一面古镜,便拿去献给当时的宰相吕蒙正, 并说:这个古镜能照二百里内的范 围。吕蒙正笑道:我的脸不过盘子那么大,照二百里干吗呢?说得那官员十分尴尬,只好拿着古镜灰溜溜走了。

古人拒贿妙招多(古人拒贿妙招多)(4)

名相王安石善诗好文,且酷爱收藏文房四宝。于是,有一个地方官员,为了巴结这位朝廷重臣,便特意登门送来一方宝砚,并在王安石面前 不停地夸奖说:这方宝砚“呵之即可得水”。王安石听了后,笑着反问他: 纵得一提水,又能值几何?羞得那人无言以答,只好收起宝砚起身告辞。

古人拒贿妙招多(古人拒贿妙招多)(5)

还有人喜欢赋诗拒贿,既显其才华,亦表其清正。明朝永乐年间,监察御史吴讷奉命赴贵州巡视,返京途中,贵州地方当局派人追送黄金百两。吴讷不启封,挥毫在礼盒上题诗回绝,诗曰:“萧萧行李向东还,要过前途最险滩。若有赃私并土物,任教沉在碧波间。”言下之意,即使你勉强塞给我了,到前边我也要扔掉,绝不会收受带回。持金者无奈,悻悻而返。

古人拒贿妙招多(古人拒贿妙招多)(6)

明代李汰才华横溢,颇受朝廷重用。他虽然身居要职,但在钱财面前毫不动心。一次,李汰到福建主持秋 试。抵闽后,许多考生连夜上门行贿通路,被李汰一概拒绝。第二天,在 科场的门上,高悬着一幅大匾,上面 题诗一首:“义利源头识颇真,黄金难换腐儒贫。莫言暮夜无知者,怕寒乾坤有鬼神。”诗中,李汰自比陈腐无用的读书人,但在道义和利益面前,他 能判别是非,不会被黄金迷住心窍。 同时告诫世人:不要认为在漆黑的夜里受贿就没有人知道,我怕面对天地 的时候,会被鬼神斥责。自此,李汰清廉的美名不胫而走,传遍大江南北。

从古人不同的拒贿方式可知,拒贿的关键在于自己要树立“以廉为 美,以贪为耻”的人生态度,唯有如 此,才能做到“风吹云动星不动,水 涨 船 高 岸 不 移”,才能始 终 保 持 一 颗廉 洁奉公之心 , 干干净净做 事 , 清清白白做人。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