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古有大能诞生时,必定天呈异象,被世人视作祥瑞之兆。

虽说不能看到古代神话中天呈异象的奇观,但是考量我国的历史长河,也真实存在这样一位拥有最强排面出生的婴儿。

清朝120名幼童(1920年山东一婴儿出生时)(1)

婴儿还未出生前就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出生时甚至被国家派出的将军和军队保护。

除了安保措施牢固以外,婴儿诞生当天还有省长亲临产房慰问、国家为其鸣了13响礼炮为他庆生等极具排面的场景。

能够拥有这样排场的人想必一定是一个大人物,可是当他的名字被提及时我们却又未必知晓。

解开迷惑可知,这名拥有中国最排面出生的婴儿名叫孔德成,而他备受世人关注的一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才会值得全国人民如此重视呢?

01 家族渊源,诞子重任

这名备受关注的婴儿出生于山东,是孔家传承的后代,按照家谱排序已经是孔圣人的第七十七代子孙。

清朝120名幼童(1920年山东一婴儿出生时)(2)

孔圣人的儒家思想在我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诸多与孔子有关的人和事件一直都被世人重视和歌颂,孔家的传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文学思想中的圣人之家。

在这种家族渊源背景下,孔家所诞生的每一代传承者都备受关注。即使圣人的诞生理应受到世人的关注,却从来没有任何一位圣人的经历有孔德成这般曲折。

孔德成曲折的人生从他还未出世之前就开始了,他的父亲叫孔令贻,是第三十代衍圣公。

作为清代末年的儒家思想传承人,在当时西方思想文化冲击猛烈的时代,孔令贻传承儒家思想的任务尤为重要。

尽管那时多元文化的浪潮十分高涨,但是人们对于孔圣人和儒家思想的推崇与尊敬之情并没有受到很大影响。

清朝120名幼童(1920年山东一婴儿出生时)(3)

那么既然传承不是困难,孔德成未出生之前的挑战又是什么呢?原来是孔令贻在生子这一方面出现曲折。

在孔令贻的时代,依然延续着一夫多妻的制度。按照常理来说这样的制度下不应该存在子嗣问题,但偏偏到了孔德成却是个例外。

孔德成的父亲孔令贻在成年后按照正常的制度婚娶,他先是娶了一位原配妻子孙氏。因为身体原因,孙氏还未来得及为孔家开枝散叶就早早地因病离世。

后来孔令贻又迎娶了一位丰氏为妾,可惜丰氏也没能为孔令贻诞下子嗣。妻妾皆无所出,孔令贻不得已续弦陶文谱,陶氏不负众望诞下一子。

清朝120名幼童(1920年山东一婴儿出生时)(4)

可是好景不长,孔令贻唯一的一位子嗣也不幸早夭。已经迎娶过三位配偶的孔令贻此时已经中年了,但膝下却无一子,于是孔令贻又收了陶夫人的贴身丫鬟做了侧房。

这名丫鬟名叫王宝翠,在被孔令贻收做侧室后为孔令贻生下了两个女儿,后来孔令贻为她们取名孔德齐和孔德懋

虽说有了子嗣,但先后两个孩子都是女儿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难以承担大任,于是压力又给到孔令贻和他的侧房王氏身上。

1919年王氏怀孕的消息再次传来,可还来不及高兴期盼王氏有孕的消息,却突然传来了孔令贻重病的噩耗。

清朝120名幼童(1920年山东一婴儿出生时)(5)

孔令贻的病情来势汹汹甚至到了无法书写的地步,当他了解了自己的身体状况后知道自己将不久人世,于是口述致书给当时的总统和逊帝。

书信的内容主要是孔令贻已经五旬还未有儿子,现在又病重恐怕不久人世但幸好有个王氏已经怀孕五个月了,还有生下男婴的可能。如果生下男婴,他就是新一代的衍圣公。

而孔令贻口中的男婴就是后来的孔德成。

同年11月8日,孔令贻因病离世,圣公继承的希望全部落在王氏腹中的胎儿身上。所有人都在关注着这个胎儿的状况,而当他出世时的场面更是令人咋舌。

清朝120名幼童(1920年山东一婴儿出生时)(6)

02 将军坐镇,省长亲临

随着孔令贻的离世,作为唯一男丁的希望,王氏腹中的胎儿受到了国家的极度重视。为了保证孔家的香火不断,怀有孔家后代的王宝翠成了重点保护对象。

因为衍圣公对于孔家和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得到国家重视的孔家自然也感受到十分重大的压力。

而孔家后代的重要程度不免会引起部分人阴谋,为了防止有不怀好意的人在新生儿出生的时候狸猫换太子的情况出现,当时全社会在王宝翠临产期时的关注度达到了顶峰。

1920年2月23日,终于到了王氏临产的日子。

为了保证孔圣人血脉的纯正和防止偷换婴儿的情况发生,王宝翠临盆当天政府派遣了军队将整个产房牢牢地包围起来并且在一定的距离内设岗。

清朝120名幼童(1920年山东一婴儿出生时)(7)

密不透风的军队护卫除了能防止狸猫换太子的情况出现以外还能保护王氏生产时的安危,然而仅靠军队保护并不能让人安心。

为了进一步加强范围,当时的政府还特地命令一位将军亲临孔府坐镇。

哪怕是如此严密的防守还是不能令大家放心,于是山东省的省长屈映光和另外三名奉祀官也在孔府一同监督。

在整个临盆过程中,还有颜子的第七十六代嫡长孙负责具体事件。

此外孔府当天还请了所有血缘关系最亲近的十二府长辈老太太,并将这些长辈老太太们安置在前堂的西厢静坐等待生产结束。

清朝120名幼童(1920年山东一婴儿出生时)(8)

将军坐镇,省长亲临。纵观我国整个历史也没有几个人的出生能够拥有这么大的排场,而孔家的这位新生儿却轻易地做到了。

要是婴儿顺利出生倒也谈不上曲折人生,可偏偏在王氏生产时出现了小插曲,为这位备受关注婴儿的出生增加了一次挑战。

03 军队拥护,礼炮13响

平常人家的产妇生产本来就是一件大事,更何况是得到全国高度重视的孔家子嗣的诞生。哪怕拥有将军坐镇和军队拥护,但迎接孔家新生儿的准备依旧没有结束。

在整个生产过程期间,孔府将府内所有的门户全部打开。

哪怕是只有在喜庆大典和重大节日才开放的重光门在生产当天也对外打开,好让孔府内外的人都能知晓生产的进度。

清朝120名幼童(1920年山东一婴儿出生时)(9)

如此重大的排场只为迎接王氏腹中性别未定的胎儿,可偏逢王氏难产生产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随着胎儿迟迟不肯落地,所有人的心在此刻都揪成一团生怕出现意外。

难以想象要是当时王氏难产无法生下腹中的胎儿,孔家的香火在孔令贻那一代断掉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

所有人都在祈祷王氏能顺利生产,可大家着急并没有实际的用处,关键还是在于王氏自己。

甚至因为胎儿难以落地有人开始传播与风水有关的言论,他们说是孔府地势原因压制了王氏腹中胎儿的降临导致王氏难产。

实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有人建议将以前只有皇帝出巡或祭祀才开的正南门曲阜也打开,另外再将一块写有“鲁班高八丈”的木牌悬挂在后堂的一栋角楼门上。

清朝120名幼童(1920年山东一婴儿出生时)(10)

开南门和挂木牌的原因是借此抬高所谓的孔府地势来帮助王氏腹中胎儿降临,不知是王氏突然发力还是产婆的帮助,王氏腹中的胎儿终于顺利落地。

待所有人确认王氏真的诞下一个男婴后,孔府立刻派人四处敲锣十三下通报府内所有人小少爷诞生的消息。

而王氏真的诞下男婴的消息令所有关注孔家后代的人都松了一口气,孔家香火和圣人传承的问题也能够得到解决。

接着曲阜全城都燃放鞭炮庆祝第七十七代孔氏后代子孙的出生,而政府也为了庆祝圣人孔家香火不辍在曲阜特意鸣礼炮13响。

清朝120名幼童(1920年山东一婴儿出生时)(11)

孔家第七十七代孔氏后代子孙在经历了如此多的曲折和全国高度关注重视下,终于以极具排面的方式诞生了。

刚出生的衍圣公取名孔德成,字玉汝,号达生。他一出生就受位袭封第三十一代衍圣公,也是我国最后一代衍圣公,挑起后来的孔学儒家大任。

04 圣人传承,儒学延续

在孔令贻第4任配偶的第三胎也是最后一胎才生出孔德成的曲折历程着实令大家都捏把汗,可即使费尽千辛万苦出生后,孔德成的圣公传承之路也并不是那么顺利的。

孔德成才出生第十七天,他年仅26岁的生母王氏就因为产褥热而离世,失去生母的孔德成只能由其嫡母陶氏代为抚养。

清朝120名幼童(1920年山东一婴儿出生时)(12)

1920年6月6日是孔德成的百日宴。孔府当天收到了来自政府颁发的总统令,总统令中的内容为宣布孔德成袭封成为第三十一代衍圣公。

身为最后一任衍圣公的孔德成从小就被严格地要求学习,民国十三年年仅四岁的孔德成就要开始不同类型的学习。

其中的课程包括外语英文、琴艺等,而当时孔德成的学习启蒙老师为吴伯萧和詹澄秋。五年过后,民国十八年的时候自出生起就照顾孔德成的嫡母陶氏也离开了人世。

未满十岁的孔德成此时依旧需要人照顾,后来由孔德成的业师王毓华,负责孔德成学业的同时也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清朝120名幼童(1920年山东一婴儿出生时)(13)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制度的改善,当时所流行的世袭制度慢慢不再被世人认可,而世袭的“衍圣公”这一爵号自然也在改革的范围内。

虽说世袭制与当时的社会发展存在冲突,可是儒家思想却是不容质疑的道统存在。

为了顺应发展的同时保留道统习俗,民国二十四年政府将“衍圣公”的爵号改成了后来的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爵号改名的同年7月8号,孔德成于南京宣任时由陈立夫主持就职仪式,戴传贤负责监督仪式进行。

虽然孔德成的任职是之前世袭沿袭得到的,但是除去这方面的原因他本人也十分优秀和刻苦。

清朝120名幼童(1920年山东一婴儿出生时)(14)

孔德成不仅在基本的学术上有所成就,在他26岁时又开始学习国学和书法,跟随的老师为庄陔兰。

根据孔德成在书法上的兴趣和从师的阅历,孔德成学习书法最开始从二王入手。

初步上手后,在书法上小有心得的孔德成又开始学习颜体和北魏的张猛龙碑字体。因为孔德成的刻苦练习,他在四种字体书法上都有一番成就,并且尤其精通甲骨文和金石文字。

这一年,孔德成也到了婚娶的年纪。在多方的介绍和接触下,孔德成在民国二十五年的12月16日迎娶了前清的名宦后代,孙家鼐的曾孙女孙琪方。

本以为孔德成娶妻后的生活应该是在外负责传播儒学主持孔学活动,在内妻子贤良家庭和睦,总之应该是岁月静好的生活。

清朝120名幼童(1920年山东一婴儿出生时)(15)

可是到了最后一代“衍圣公”孔德成这里,他曲折的人生似乎不允许他平静的生活。

抗日战争前夕,日本曾经多次派人前往孔府邀请孔德成曲阜前往日本参加日本举行的孔庙落成典礼,但是爱国的孔德成统统拒绝了日本使者的邀请。

为了避免日本的报复和战火的殃及,民国二十六年12月孔德成夫妇在驻兖州七十二师师长孙桐萱的帮助下连夜离开曲阜转移到较为安全的地带。

一个月后曲阜沦陷,孔德成迁居重庆,负责主持成立孔学会、组织名家以及召开宣讲会和讨论。由孔德成主持的学会主要是研究和弘扬孔学思想和发扬民族精神。

但由于孔德成一直学习传播以传统的儒学思想为主,导致和当时进军重庆外来新思想文化有很大的冲突。

而孔德成也在这次的冲突中倍感受挫,于是开始反思自己学习新的治学方法。

清朝120名幼童(1920年山东一婴儿出生时)(16)

反思后的孔德成开始向著名的学者王献堂虚心受教,后来找到了属于自己学术的正确走向:做一位纯粹学人,而不以道统自居

也正是因为孔德成后来及时正确地调整了自己学术的方向,才使得之后他在自己学术的领域上更加发扬光大。

调整状态后的孔德成等到抗日战争结束后迁居到南京,后来又回到曲阜纪念先祖。

到了民国三十七年,为了进一步提升和拓展自己,孔德成选择前往美国考察国外文化。

一年后孔德成返国,并且在香港、广州和澳门之间往返。

清朝120名幼童(1920年山东一婴儿出生时)(17)

建国后的孔德成再次投身致力于儒学文化,作为“圣人”的传承,他有属于自己儒学延续目标。

为了更好地结合时代传播正确的儒学文化,孔德成进入台湾大学开设相关课程,在知识的海洋中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

而孔德成自1955年进入台湾大学任教后一直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将自己的感悟和学术全部无私奉献给那些求学的学生。

直到2008年,孔德成因病离世才停止了教学生涯。

回看孔德成一生的经历,可谓是极其跌宕起伏的。他被视为孔家最后香火的希望,在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下出生。

清朝120名幼童(1920年山东一婴儿出生时)(18)

刚出生的孔德成就被定下了“圣人”的称号,担负起孔家兴旺和儒学传播的重任。

后来又经历了制度的改革和战争的影响,相较于他之前几任的“衍圣公”孔德成的一生确实不易。

幸而孔德成的好学和付出配得上他所经历的一切,极具高调的出场和光荣的于岗位离世,孔德成的一生作为值得世人尊称他为“最后一代衍圣公”

虽然“圣公”的世袭制度不存在了,但是儒学思想依旧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儒家思想中优秀的精华部分值得我们所有人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 末代"衍圣公"孔子第77代嫡孙孔德成在台辞世  .中国网.2008-10-30
  2. 《儒者行-孔德成先生传》选摘之三十~台湾将奉祀官制度改为荣誉职  .青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