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温江,算得上含着金汤匙出生,从2002撤县并区以来,其发展迅速,从芙蓉古城到国色天乡,沿着光华大道一路向西,那时候的风光是其他二圈层区县没有的。

成都温江还有什么发展潜力(温江与双流的差距)(1)

同时,温江的城建也算是最早的,花园城市的美誉当之无愧,再看看彼时的双流,虽然面积大,但除了中心城区外多为农田,且中心城区城建也相对老旧,相形见绌是那时最好的比喻。

可随着时间的发展,十几年过去,两者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谈不上对调,但差距正在随着时间持续扩大。无论是教育、规划、产业、交通,双流不但实现了反超,还与温江拉开了差距。

从现在来看,温江除了在房价、医疗产业、老城区城建相、以及宜居度外,其他各个发展板块都落后于双流。

成都温江还有什么发展潜力(温江与双流的差距)(2)

双流的崛起,受益于十字方针中的南拓,在城市发展格局一路向南的情况下,双流也借着这股东风,得到快速发展,无论是西航港还是华府板块,无论是一路向南的怡心湖还是天府国际生物城,双流在南边的布局让人叹服,也让人期待它的未来。

温江作为一个西控比例高达90%的区县,在“一控一拓”的差距中被彻底拉了下来,海峡两岸工业园大量的食品类企业没有形成集聚效应、医学城AB区板块产业整体也是大而不强,在西控后,定位于农旅、园林、康养的温江确实错失太多机会。

而反观双流,其作为首个推出12年免费义务教育的行政区,在教育资源上就力拔头筹,市级到校指标也是高于温江,相较于温江的高校资源比较,双流在公立学校资源上可以与温江拉开显著的差距:公立小学双流34所,温江22所。

此外,双流作为今后全成都地铁规划最密集也是数量最多的行政区(15条),数量上完爆温江,而在这背后:是双流区位的巨大优势。在承接部分高新区、主城区外溢人口的同时,对西控部分区县的人口承载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再加上未来清晰且宏达的规划:以三湖打造的城市中心:包括天府国际生物城的永安湖、南湖锦江生态带包裹的怡心湖、比邻芯谷的杨柳湖。

成都温江还有什么发展潜力(温江与双流的差距)(3)

这样的城建格局,让双流层次分布变得更加合理,如果在相对老旧的城区——东升、西航港中无法摆脱房价低的泥潭,那么大可以向这些区域转移:黄龙溪度假休闲定位、九江承接价值低洼地的身份让更多选择成为可能。

相对落后的产业园区(蛟龙港、西航港)在双流机场航线搬离后,会迎来一定程度的革新,而新的引擎发力点:生物城、芯谷则将承载更多的新兴产业,未来趋势向好。

规划不如双流清晰,现状又与双流有一定差距,温江极有可能在未来的5-10年里与双流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也可能是今后二圈层区县的缩影,强者恒强。

虽然温江依然宜居,但天来大坑、城区老旧、规划不清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强化产业定位的它希望在马厂坝TOD修建好及五环路联通后,迎来新的生机。房价并不重要、GDP也与个人没有太大关系,居住的幸福感才是住在双流,住在温江的你我最关心的话题。

喜欢的朋友点赞 关注,建树杂谈:每日奉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