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高铁枢纽最新示意图(高铁改变贵阳从)(1)

“高大上”的贵阳火车北站

“仿苏式”火车站用了55年

麻尾机务段退休的老铁路人吴汝松曾回忆说,新中国成立之后,对独山、都匀、贵阳等火车站进行了重修。贵阳火车站真正意义上的站房,是1959年建成启用的“仿苏式”建筑。从1940年至1959年,19年时间过去,黔桂线的“西南龙头”的风光不复存在,贵阳火车站当时在西南地区只能算是第三大火车站,成都东站和昆明站成为当时西南地区铁路交通的“大哥”和“二当家”。虽然只是“西南老三”,但贵阳火车站也是成都铁路局客运特等站,是西南地区的铁路交通枢纽。这个位于贵阳市南明区遵义路玉田坝的火车站,引入了川黔铁路、渝黔铁路、沪昆铁路、黔桂铁路。贵阳客运段职工刘倞整个家族的人几乎都姓“铁”,她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位于火车站内的票房工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贵州物资仍然紧缺,托铁路上的朋友从外地带东西是常有的事。刘倞回忆说,当年的火车站不仅是交通出入口,还在站房内设了一个外贸商场。“那时在贵阳,除了华侨友谊公司,就只有火车站能用外汇买进品商品。”

贵阳火车站“站了出来”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全国各大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而贵州的省会贵阳老城区城建速度相对缓慢,多个大型城市综合体迟迟不能投入使用。不仅导致商业发展滞后,城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也迟迟得不到国家批复。在这样的背景下,贵阳火车站率先“站了出来”,引领贵阳这座城市的发展。从2009年8月起,不甘心屈居“老三”的贵阳市火车站开始分期进行站改工程;计划将原来的3个站台增加为4个站台,7条进出站线路扩大到10条线路。

2013年9月,贵阳火车站既有站房改造工程第一、二、五候车室交付使用,进入第二阶段施工。站房一、二层楼将向广场方向扩建7.2米,候车室由原来的4个增为5个,站台由4个增为6个,新增扩展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到3.38万平方米。有人说,贵阳火车站新站房仿佛是一只雄鹰展翅,扶摇直上蓝天。也有人说,它是一船帆船,载着贵阳人民启航。

2014年春运之前,改造后的贵阳火车站新站房“盛装”迎接它的第一批客人,每天发送旅客2万人。这座有着55年历史的火车站,成为贵阳市的地标性建筑,也是天南地北的人们认识贵州的第一道窗口。

火车北站:真正“高大上”

历史的春潮再次涌动,贵阳火车站位于的南明区遵义路,也由原来的城市“边卡吊”发展成为中心城区,无法再扩大规模了。新的规划,把贵阳火车北站定位为中国特大型铁路枢纽,贵阳真正“高大上”的火车站由此产生。

贵阳火车北站位于观山湖区大关和阳关片区甲秀北路(西二环)东侧,汇集贵广高铁、沪昆高铁、成贵高铁、渝黔高铁以及贵开城际和贵阳环铁多条铁路线。往南,贵广高铁直接连通珠三角;向东,沪昆高铁连通中部和长三角;向西,沪昆高铁连接昆明市;向北,连通重庆市和成都市。15个站台32条铁路线,把贵阳与四面八面连在一起,每天“吞吐”10万旅客。作为西南地区的门户和贵阳市地标建筑,贵阳北站设计上将以现代建筑手法体现“旅游天堂、贵州印象”的主题构思,造型从贵州独具特色的民居形式鼓楼、花桥中提炼出“重檐”元素,并与当地山水胜景:梯田、瀑布的“层叠”线条结合,以水平线条的组合变化勾勒出“贵州印象”。

桥梁20座、框架桥10座、涵洞37座、隧道4座、泄水洞1座、站房总建筑面积25.5万平方米……一连串的数据表明,贵阳北站是西南规模最大的综合性铁路交通枢纽之一。这样的规模如果仍无法夺取“西南龙头”的桂冠,那么再加点“作料”如何?乌当区高铁贵阳东站(6台18线)、规划中的天河潭(湖潮地区)高铁贵阳西站、贵阳北站(15台32线)加上贵阳站这只“雄鹰”,贵阳铁路枢纽4大客运站强强“联手”,“笑傲西南”指日可待。

贵阳高铁枢纽最新示意图(高铁改变贵阳从)(2)

贵阳火车站“第一代”站房使用了50年

贵阳高铁枢纽最新示意图(高铁改变贵阳从)(3)

贵阳火车站“第二代”站房象征着雄鹰展翅或扬帆远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