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不难得知,刘备一生,他占据过不少地盘。比如早在公元195年,刘备就从陶谦手中接受了徐州之地。再比如赤壁之战后,刘备攻占了荆州南部的四个郡,又从孙权手中借来了南郡,从而拥有大半个荆州。当然,对于刘备来说,这些地盘只能说是过眼云烟了。也即刘备真正站稳脚跟,成为能够与曹操、孙权抗衡的一方诸侯,依靠的还是益州。说起益州,我们不得不提到,诸葛亮对此地的看法。

诸葛亮让刘备占据哪两个州(诸葛亮对刘备说益州很富)(1)

公元227年,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强调了“益州疲弊”的情况,也即现在的益州,可谓是在苦苦支撑蜀汉了。在此基础上,后主刘禅需要选贤任能,以此恢复国力。

不过,说到“益州疲弊”,很多人就感到疑惑了,因为早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向刘备表示益州是天府之国,汉高祖刘邦正是因为占据了这一地区,从而成就了帝王之业。所以,非常明显的是,诸葛亮对刘备说益州很富,却对刘禅说益州很穷,这自然是两个截然相反的评价了。对此,在笔者看来,回顾当时的情况来说,诸葛亮之所以给出自相矛盾的说法,可谓是迫不得已。并且,这样的矛盾,也是有合理之处的。

益州,古地名,汉武帝设置的十三州(十三刺史部)之一,其最大范围(三国时期)包含今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汉中大部分地区,治所在蜀郡的成都。益州是当时最大的三个州之一,所以,西晋建立之后,将益州分出部分地区,以此设立梁州。

诸葛亮让刘备占据哪两个州(诸葛亮对刘备说益州很富)(2)

在古代历史上,益州确实可以称之为天府之国,这应该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了。天府之国,作为地区的称呼最早见于《战国策·卷三》,苏秦称秦惠文王所在的关中之地为“天府”。诚然,在战国时期,关中平原非常富饶,这也是秦国一统天下的基础。但是,《华阳国志》卷三《蜀志》:李冰修都江堰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在此基础上,“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这是历史上名篇诸葛亮《隆中对》中的名句,指成都平原。由于天府之国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所以历史上也有个别典籍作为个例在个别时期称呼部分地区为“天府之国”,如华北北部、江淮、闽中等地区,但都属于零星用法,也即在历史上,天府之国一开始指的是关中地区,后来一般用来指益州地区,或者说是成都平原了。

诸葛亮让刘备占据哪两个州(诸葛亮对刘备说益州很富)(3)

在东汉末年的《隆中对》中,诸葛亮就强烈建议刘备夺取益州。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诸葛亮强调的益州和荆州的协同效应。在《隆中对》中,诸葛亮表示:“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在《隆中对》中,诸葛亮称赞了益州,但是,跨有荆州和益州,才是《隆中对》的立足点。所以,在笔者看来,单单一个益州,就不能说是非常富庶。不过,益州和荆州都握在手中,才能成就帝王之业。而到了公元227年,在《出师表》中,诸葛亮之所以对后主刘禅说益州已经非常疲弊了,显然和荆州的丢失存在直接的关系。

诸葛亮让刘备占据哪两个州(诸葛亮对刘备说益州很富)(4)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入蜀助刘璋防御张鲁,张飞、赵云、诸葛亮与关羽共守荆州。建安十八年(213年),刘备与刘璋决裂。建安十九年(214年),在刘备攻打雒城时,军师庞统中流矢身亡,刘备乃召张飞、赵云、诸葛亮入川支援。关羽驻守荆州。

公元219年,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此战,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最后关羽父子被东吴俘杀。襄樊之战,使得曹魏、蜀汉的实力受损,尤其是蜀汉,不但损兵折将、还丢失荆州,成为三国形势的重要转折点。此战还导致蜀汉与东吴十余年的同盟关系被打破、反目成仇,最后发生夷陵之战。因此,在关羽大意失荆州后,诸葛亮的《隆中对》,自然没有实现的基础了。对于无法跨有荆、益二州的蜀汉,注定只能成为割据一方的势力。从这一角度来看,诸葛亮改变自己之前对益州的评价,无疑是具有一定道理,也符合当时的情况。也即仅仅一个益州,和曹魏掌握的地盘比起来,确实是比较穷困了。

诸葛亮让刘备占据哪两个州(诸葛亮对刘备说益州很富)(5)

另一方面,除了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自然也让益州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夷陵之败让刚刚建立的蜀汉受到沉重的打击,不仅损失大量士兵与物资,还有多名将领阵亡。而到了公元223年,刘备的病逝,更让这个建立在他名望之上的势力摇摇欲坠,蜀汉内部叛乱四起。丞相诸葛亮花了约5年的时间才能平定叛乱,训练了可以北伐的将士。这场战役之后近四十年的时间内,三国之间的疆域基本保持不变,吴蜀重新建立的联盟再也没有发生动摇,三国局势出现平稳的对峙。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夷陵之战也被认为是前后三国的分界点之一。

诸葛亮让刘备占据哪两个州(诸葛亮对刘备说益州很富)(6)

最后,公元227年,丞相诸葛亮在完成北伐的准备工作后,就向后主刘禅呈上了《出师表》,促使蜀汉进入到北伐曹魏的历史阶段了。对于当时的蜀汉,只有益州这一州之地,却需要和最强大的曹魏展开直接的较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之为以卵击石了,也让益州的人力、物力乃至于资源都捉襟见肘了。比如在诸葛亮五次北伐中原的时候,粮草问题就直接影响到诸葛亮的作战计划。反之,强大的曹魏,则不会被粮草所束缚。

诸葛亮让刘备占据哪两个州(诸葛亮对刘备说益州很富)(7)

从这一点来看,虽然益州是天府之国,却因为之前遭受的重创,和现在所面临的重担,从而步履维艰。打个比方,在东汉划分的十三个州中,益州确实是一个比较富庶的州,可以将其形容为一个长跑冠军。但是,现在这位长跑冠军背着一个沙袋来进行比赛,这意味着其承受的负担实在太重了。基于此,诸葛亮先对刘备说益州先富,是希望他能够在荆州的基础上攻占益州,从而发挥1 1大于2的效果。

但是,在关羽丢掉荆州,蜀汉又遭遇夷陵之战的失败后,诸葛亮只能对刘禅说益州很穷,需要倍加珍惜和努力了。而这,自然也契合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在古代历史上,失去忧患意识,无疑会加快割据势力的灭亡进程,这促使诸葛亮必须反复提醒刘禅,希望他能够保持忧患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