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红足一生?

这个不可能的任务,被一小撮人打破。岂止一辈子,红足三生三世,都不在话下。

她们,就是迪斯尼的公主。

十九世纪以来,公主们,就从书本里,走进了每个小女孩的玫瑰人生;二十世纪,在大银幕加持下,动画形象的公主,多了几分鲜活;二十一世纪,随着明星出演,公主离我们的距离,似乎更近了。

同样的,从书到动画片到真人电影,公主表现形式的演变,正能说明其红。

讲真,谁不曾有一个公主梦呢?这种粉红泡泡似的渴求,既能给童年一抹梦幻色,又能柔软我们成年后的冰冷现实。

说回公主,能红足几百年,自然懂得成功的不二法门:与时俱进。

从重要载体迪斯尼电影里,我们就能发现,公主的形象,就像月亮的脸,她在悄悄的改变。

退回到几百年前,童话里的公主,堪称金字塔端的“傻白甜”代言人。

迪斯尼的公主系列,多出于几部经典童话,比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相对后两部,格林里的公主更多,包括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等。

电影《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剧照

几乎为全宇宙人民所熟知的白雪公主,美貌是肯定的,皮肤白的像雪,嘴唇红的像玫瑰,头发黑得像乌檀木,在审美标杆魔镜的眼里,年仅七岁就能荣登第一美人宝座。

在设定里,白雪公主的美,似乎是一种保护色,动物们一看到她,就会拉手转圈圈,猎人看她哭,就舍不得杀她,放归森林,自生自灭。

于是,凭借美貌和做家务,她得以留在小矮人的屋子。

注意做家务这个设定:

他们(小矮人)听了,非常同情,说道:如果你愿意为我们收拾房子、做饭、洗衣服、纺线、缝补衣裳,你可以留在这儿,我们会尽心照料你的。她说:我愿意。

也就是说,女性的角色,依然是老一套,料理家务、相夫教子,这在迪斯尼1937年的第一部公主动画片中,也是类似的呈现,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当时社会的取向。

再说受人诟病的,白雪公主几次被继母欺骗,丝带勒脖子、毒梳子插头、吞下毒苹果,与其说是天真纯良,也可以说是傻笨无知。

加上之前所述,傻白甜基本可以盖章。

即便如此,她依然有她的美好结局,正如那首歌《Someday my prince will come》,有一天,我的王子会出现,傻白甜又如何?她的人生,只需要被拯救。

同样的,这种被拯救的形象,也能在其他公主身上看到。

迪士尼电影真好看(傻白甜OUT从迪斯尼电影)(1)

电影《灰姑娘剧照》

迪斯尼第二部动画,是《灰姑娘》,同样拥有了美丽、纯洁、勤劳等设定,跟白雪公主相比,或许还不傻,但如果王子不拿水晶鞋找人,或许,她就只能一辈子与灰打交道。

她的人生,同样是靠别人拯救。

《白雪公主》《灰姑娘》两部动画,分别在1937年、1950年上映,或许因为有战争需要情绪治愈,或许因为囿于传统,这种傻白甜设定,人们愿意买单,大获成功。

但1959年的《睡美人》,就不再走运。

她的设定,延续了之前的傻白甜模式,玫瑰公主美貌无双,受到诅咒,王子到来才会苏醒,同样需要拯救。不料上映后,却反响平平。

在某种层面上,这似乎说明社会风潮悄悄转向,傻白甜该out了。

1989年和1991年,《小美人鱼》和《美女和野兽》上映,在迪斯尼经典六公主中,至此已经有五位登场。

相比白雪公主、灰姑娘和睡美人的傻白甜,这两位公主,似乎出现了一些独立的苗头。

先说小美人鱼,众所周知,和其他公主不同,在爱情中,她是唯一主动的公主,当其他公主等着王子求爱时,她已经在成年的15岁海上,相中了心仪的男子。

在求爱上,小美人鱼无疑是勇敢的,为了见到心上人,情愿用最美妙的歌喉,换成两条腿,离开熟悉的大海和家人,去追寻自己的幸福,虽然,最后变成了泡沫。

如果说小美人鱼,还停留在照搬故事,区别只在于本身形象差异上,那美女贝儿,则是做出了一些无伤大雅的改编。

迪士尼电影真好看(傻白甜OUT从迪斯尼电影)(2)

在年轻男女互相调情的阶段,她是一个爱读书的姑娘(最新电影里,艾玛·沃森的贝儿,似乎塑造成了一个发明家)。

为什么是读书?!请注意之前爱做家务的白雪公主,在传统意义上,读书是男人的专利,这代表女性意识的崛起,两性权利趋于平等。

同样的,在爱情上,贝儿同样不是盲从,为了拯救父亲,勇敢的她,自愿去野兽的城堡,但并没有答应野兽的求爱,直到两人相处,认识到了对方优点,日久生情,才终成眷属。

这之后,或许为了追求多元化,或是类似奥斯卡的政治正确,迪斯尼又出了一批有色公主,包括:

1992年《阿拉丁》茉莉公主;1995年《风中奇缘》宝嘉康蒂公主;1998年《花木兰》木兰;2009年《青蛙公主》蒂安娜。

这批公主,颇有女强人的特色,比如《风中奇缘》酋长女儿宝嘉康蒂承担家国责任,《花木兰》中木兰代父出征保家卫国。

这些设定,似乎都能看出,和男性一样,女性同样能独挡一面,不需要再被拯救。

耳目一新的节点,出在2013年《冰雪奇缘》。

如果最早是“终有一天王子会到来”,到“男女都一样,女人当自强”,这个干脆是“男人算什么,我就是女王”。

有人把这部动画笑称为百合片,一见钟情的公主王子故事不复存在,传统代表着各种高大上光环的王子,竟然是藏着阴谋的小人,在遭遇困难时,姐妹同心,就能破冰。

弱化爱情,正是一种进步。

在前几部中,公主们虽然独立自强,但最终走向了幸福成家的模式,这就说明了在评价体系上,除了事业,家庭仍是一个考核女性的重要指标。但《冰雪奇缘》的出现,则代表着:

我不需要王子了。

就像大火那首歌《let it go》,有人把这称之为女性意识的觉醒:

我是谁?我的梦想是什么?

最近几年,公主仍然很热,只是换了个壳。

传统公主形象,不再以动画,而是以真人饰演的模式,重新搬上大银幕。比如《白雪公主与猎人》《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灰姑娘》,以及最近要上的《美女和野兽》。

令人欣喜的是,虽然没有《冰雪奇缘》式反差,但公主们终于不再傻白甜了!在设定上,公主们几乎都有独立、勇敢、智慧等优点,白雪公主会去赢回自己的国家,灰姑娘敢于挑战继母,而王子的形象,相对弱化了。

迪士尼电影真好看(傻白甜OUT从迪斯尼电影)(3)

还记得莉莉·柯林斯的白雪公主么,王子是被公主吻醒的,嗯,换我来拯救你了。

作为一家百年老店,聪明的迪斯尼,在争夺票房中,早就发现了讨好观众的不二法门,跟着需求走,才有好票房。

近百年来,公主形象的进化,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了全世界女性追求独立平等的印迹。

这条进化之路,会一直走下去。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记者 张路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