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5月,在江苏扬州邗江县甘泉乡,考古专家挖出一座汉朝贵族之墓,从墓中出土了一件奇特的青铜器。之所以说奇特,主要由于两个因素:一,这是一件尺量工具,后被专家命名为“青铜卡尺”;二,青铜卡尺与现代游标卡尺相比,二者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这一考古发现令人不解:难道汉朝时中国就有了游标卡尺?更为重要的是,游标卡尺是一种高精度测量工具,它的出现与精密加工需求有关,难道汉朝中国如此发达,有大量精密加工需求?

汉朝墓葬出土的文物(江苏挖出一座汉墓)(1)

一直以来,西方学者往往认为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游标卡尺是欧洲工业革命时期产生的测量工具,起源于欧洲。

1973年版《英国百科全书》中:1631年,法国学者维尼尔·皮尔发明了游标卡尺。维尼尔·皮尔的《新四分圆的结构、利用及特性》作品中,记述了游标卡尺的结构和原理。

尽管清朝吴大澂《权衡度量实验考》和容庚所编《秦汉金文录》中,都记载了汉朝铜卡尺,但由于没有物证,加上中国落后,所以一直不被西方学者认可。

那么,考古发现的汉朝铜卡尺,到底能不能证明“游标卡尺最早起源于中国”?

汉朝墓葬出土的文物(江苏挖出一座汉墓)(2)

客观的说,扬州出土的青铜卡尺,尽管精度和使用范围都较低,但整体结构与现代游标卡相差并不大。

现代游标卡尺主要由主尺、固定卡爪、游标架、活动卡爪、游标尺、千分螺丝、滑块等部分组成,而铜卡尺是由固定尺、固定卡爪、鱼形柄、导槽、导销、组合套、活动尺、活动卡爪、拉手等部分组成。

学者分析指出两者主要差距:现代游标卡尺应用微分原理,通过对齐主尺和副尺的两条刻线,能精确地标出本尺所能测出的精密度,而铜卡尺只能借助指示线,靠目测估出长度单位“分”、“厘”的数据。

显然,尽管汉朝铜卡尺不等于现代游标卡尺,但两者之间却高度相似,汉朝的确制造出了“简易版”的游标卡尺。

汉朝墓葬出土的文物(江苏挖出一座汉墓)(3)

有人会说,王莽发明游标卡尺,这是众所周知之事,扬州发现青铜卡尺,没什么稀奇呀。其实,扬州出土的这一汉朝铜卡尺,意义非常重大,可以100%的证实中国最早发明了游标卡尺。

一,清朝吴大澂《权衡度量实验考》和容庚所编《秦汉金文录》中,都记载了汉朝铜卡尺,并收录了五件卡尺拓本,但却没有原物证实,屡遭西方学者诟病。

二,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北京艺术博物馆各收藏一件“新莽铜卡尺”,制造于公元9年,距2000多年,但都是征集而来,出土地点不明,不像扬州汉朝铜卡尺,有明确的出土地点。

汉朝墓葬出土的文物(江苏挖出一座汉墓)(4)

通过扬州考古实物证实,汉朝人制造出了“简易版”游标卡尺。那么问题来了,汉朝人为何要制造出这一高精度的测量工具?

其实,秦末战乱,虽说秦朝制造技术流失很多,但被汉朝继承也不少。在秦朝基础之上,汉朝技术进一步发展,到了王莽时期,社会发展或许已经需要精度更高的测量工具,于是“新莽铜卡尺”应运而生。

正因测量和加工工具先进,所以东汉科学技术非常发达,发明了大量领先世界的先进仪器和器具,比如浑天仪、地动仪、水排等,而这些圆轴类零件的诞生,都需要卡尺的高精度测量。可想而知,如果没有高精度的铜卡尺,汉朝能否有这些领先世界的发明创造,就很难说了。

不仅如此,中山靖王的金缕玉衣、汉朝铠甲等,每个叶片误差都非常小,很难说没有汉朝青铜卡尺或其雏形的功劳。

正如有学者指出,汉朝强大的背后,就有先进测量工具的功劳;而青铜卡尺的出现,也证实了汉朝果然强大到可怕,“一汉敌五胡”的背后,或许就是先进发达的军事装备。

汉朝墓葬出土的文物(江苏挖出一座汉墓)(5)

总而言之,在扬州出土的汉朝青铜卡尺,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证实游标卡尺源于中国,而是更能证明中国汉朝的强大和科技发达,社会需要这一类高精度的测量工具。

至于汉铜卡尺何时失传,笔者认为是五胡乱华期间,因为东汉、曹魏、西晋重心都在中原,汉铜卡尺何不会失传,反而100多年的五胡乱华,导致北方赤地千里,叛乱胡族没有高精度加工需求,汉铜卡尺或由此失传。

其实,经过五胡乱华,以及一波接一波的异族入侵,中华文明丢失了很多先进的技术,以至后人将之遗忘,汉铜卡尺只是一个缩影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