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原始打鱼方法(他复苏了濒临失传的渔绳结)(1)

渔绳结丨舟山有1200多年的渔业捕捞和造船历史,渔绳结因船而生,因渔而兴。历代舟山渔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100多种渔绳结,并世代沿袭。渔绳结制结方式繁简不一,富有实用性和艺术性,具有浓烈的海岛特色。由于现代渔业生产方式逐渐改变,许多绳结已失传或濒临失传。

最原始打鱼方法(他复苏了濒临失传的渔绳结)(2)

最原始打鱼方法(他复苏了濒临失传的渔绳结)(3)

匚 打渔的少年

岱山,地处舟山群岛中部,自古渔业资源丰富,素以“渔盐之利,甲于一群”著称,是著名的“岱衢族”大黄鱼的故乡,为中国东海的一座“活鱼库”。早年间,岱山岛上90%以上的人家都以打渔为生。

最原始打鱼方法(他复苏了濒临失传的渔绳结)(4)

“我爷爷是渔民,我父亲也是渔民,我也是渔民,从来没有改过业。”16岁那年,王国定第一次跟随长辈出海。那时候还是木帆船,风浪大的时候,汪洋一舟,天翻地覆,“吃下去的全吐出来了”。那时候一出去就是半个多月,想家的少年人就靠打绳结来排解思绪。

最原始打鱼方法(他复苏了濒临失传的渔绳结)(5)

“他们打什么结,我就在人背后看,他们怎么打我就怎么看,就是这样子学下来的,一边捕鱼一边学绳结。”到了20多岁的时候,王国定已经成为一个精悍的水手,会打200多种绳结,船上的活计已经没有什么可以难住他了。

最原始打鱼方法(他复苏了濒临失传的渔绳结)(6)

匚 渔家人的苦与乐

在那个年代,对于岱山岛上绝大多数的男人而言,下海是他们唯一的宿命。“过去当渔民是很苦的,但再苦再累也要捕鱼”,王国定老人回忆起过往,语速很快,有一丝激动。而除了苦累,最让人恐惧的,是那难以预测的狂风巨浪。

最原始打鱼方法(他复苏了濒临失传的渔绳结)(7)

老人绘声绘色地描述起94年遇上台风的经历,在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差之毫厘就要葬身大海的后怕。时隔多年,当时的一幕幕景象像是刻在他的脑海里,这辈子应该都不会忘记了。

最原始打鱼方法(他复苏了濒临失传的渔绳结)(8)

到了30出头的时候,王国定做了船老大。那个时候,“出去就不想家了,一心一意捕鱼。” 毕竟作为船老大,除了自己,还要考虑一帮兄弟的收入。而除了难以预测的风险,大海也会提供丰厚的馈赠。

最原始打鱼方法(他复苏了濒临失传的渔绳结)(9)

在84年的时候,村里8艘渔船一起出动去捕马鲛鱼,大获丰收。王国定分了几千块钱,那是80年代的几千块钱。老人的脸上泛起笑容,“这是我最高兴的一段。”

最原始打鱼方法(他复苏了濒临失传的渔绳结)(10)

匚 解不开的结

王国定是05年下的船,对于自己的海上生涯,他有些感慨:“打了40年的鱼,半辈子都漂在海上,很不容易。”大海为他提供了维持一家老小生活的收入,也带给了他一身的伤痛与病根。

最原始打鱼方法(他复苏了濒临失传的渔绳结)(11)

“捕鱼太苦了,我叫儿子不要下海,不想再给他吃这种苦了。”不然还像过去一样,一出海家里人有担不完的心,“风大了浪大了要担心,抓不到鱼又要担心。”那是一种说不出的煎熬。

最原始打鱼方法(他复苏了濒临失传的渔绳结)(12)

老王家世代捕鱼的历史在这一代终于结束了,一家人再也不用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只是王国定总觉得离开大海的日子很无聊,像是少了些什么。于是,他又拿起了鱼绳,后来大大小小的绳结挂满了一间房。

最原始打鱼方法(他复苏了濒临失传的渔绳结)(13)

再后来县里在东沙古渔镇搞了个小铺子,让他去打绳结,展示渔家文化,他乐颠颠的天天去上班。一周休一天,唯一的休息天他还去小学里教孩子们打绳结,“他们很欢喜的,我也很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