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作者究竟是谁?

——明代句容状元李春芳探秘

▓ 李洪文

(六十六)《西游记》中“水帘(清廉)”“斗战”的美猴王和“贪吃(贪赃)”“好色”的猪八戒“美”“丑”相对,影射大明首辅张居正“德不配(正)位”

立言后世,功德华夏。选贤举能,复兴中华。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西游记》立意高远,是有着大格局和大立场的。

《西游记》中“水帘(清廉)”“斗战”的美猴王(李春芳)和“贪吃(贪赃)”“好色”的猪八戒(有万历首辅张居正的影子)“美”“丑”相对,影射大明首辅张居正“德不配(正)位”。

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西游记》中的“美猴王”孙悟空祖籍“花果山”“水帘洞”,“水帘”二字影射李春芳是“清廉宰相”,是与猪八戒(张居正)的“贪财”相对照的。

《西游记》线索明了,思路清晰。美猴王孙悟空影射李春芳;花果山影射句容茅山;水帘洞影射大茅洞,大茅洞属于华阳洞之一,且“水帘”有“清廉”之影射(见前第33篇),则美猴王孙悟空是“花果山水帘洞洞主”即影射“状元宰相”李春芳是“清廉”的“华阳洞天主人”。

文人尚节,骨气为重。近代学者谈论“状元宰相”李春芳时多讪其为“青词宰相”,殊不知其为“太平宰相”(见前第31篇),更不知其为“清廉宰相”。《西游记》第一回“水帘洞”之“水帘”二字即影射句容“状元首辅”李春芳是“清廉”之官。

水帘洞影射李春芳是清廉宰相(水帘洞影射李春芳是清廉宰相)(1)

本文作者请教江苏大学人文学院原党委书记兼院长笪远毅教授(右)。

↑ 江苏大学笪远毅教授、赵永源教授和苏州大学金振华教授共同参与了《乾隆句容县志(校注本)》的审稿工作。

“水帘洞”在《西游记》前后多次出现,何以判定“水帘”二字就是影射李春芳是“清廉(宰相)”呢?

一,“水帘洞”在花果山正南,“水脏洞”在花果山直北,两洞在方位上是南北相对,“水帘(廉)”和“水脏”在意思上也是相对,即“水帘洞”之“水帘”二字与“水脏洞”之“水脏”二字意思相对,故“水帘”二字有“水清(廉)”之意。

“水脏洞”在花果山直北,“水帘洞”在花果山正南,均见《西游记》第二回:

“众猴叩头:‘告上大王,那厮自称混世魔王,住居在直北下。’”

“悟空道:‘休走!借你口中言,传我心内事。我乃正南方花果山水帘洞洞主。你家什么混世鸟魔,屡次欺我儿孙,我特寻来,要与他见个上下!’”

二,《西游记》中多次写到宰相“清淡闲居”不与人“争名夺利”,与“清廉”意思一脉相承。

《西游记》第一回有《争名夺利几时休》诗:“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这首诗影射李春芳虽然官至首辅,却淡泊名利。

《西游记》第四回《初登上界,乍入天堂》词赋末尾有“猴王有分来天境,不堕人间点污泥”一句,也有影射李春芳清廉自洁(仙品一流)之用意。

“状元宰相”李春芳是“清廉宰相”,自然“不堕人间点污泥”,那么哪个宰相“堕人间”“满(身)污泥”呢?这里是话中有话的,为后面的猪八戒在“人间”满身“污泥”作了伏笔。

《西游记》第九回渔樵对话中涉及宰相致仕后的清淡闲居不恋荣贵之诗词联句居多,“绿蓑青笠随时着,胜挂朝中紫绶衣。”“草履麻绦粗布被,心宽强似着罗衣。”“潜踪避世妆痴蠢,隐姓埋名作哑聋。”“身安不说三公位,性定强如十里城。 十里城高防阃令,三公位显听宣声。乐山乐水真是罕,谢天谢地谢神明。”据此陈述,“宰相”李春芳清廉闲居、淡泊名利可见一斑。

三,国史家乘皆记载李春芳“清廉”,与“水帘(清廉)”之意吻合。

《明史·文定公本传》:

“春芳自学士至秉政凡六迁,未尝一由廷推。春芳恭慎不以势凌人。居政府,持论平,不事操切。时人比之李时,其才力不及也,而廉节过之。”

《李氏世谱》(李氏家传·李春芳)载:

“是时阶既去位,春芳继阶秉政,务以安静称帝意,帝亦稔知其廉谨,颇倚信焉。”

李春芳不恋权柄,以“宰相而养亲”,清正廉洁,与首辅张居正截然不同。

《明史》(李春芳传)载:

及代阶为首辅,益务以安静,称帝意。时同列者陈以勤、张居正。以勤端谨,而居正恃才凌物,视春芳蔑如也。始阶以人言罢,春芳叹曰:‘徐公尚尔,我安能久容?旦夕乞身耳!’居正遽曰:‘如此庶保令名。’春芳愕然,三疏乞休,帝不允。既而赵贞吉入代以勤,刚而负气。及高拱再入直,凌春芳出其上,春芳不能与争,谨自饬而已。时春芳已累加少师兼太子太师,进吏部尚书,改中极殿,度拱辈终不容己,两疏请归养,不允。南京给事中王祯希拱意,疏诋之,春芳求去益力。赐敕乘传,遣官护行,有司给夫廪如故事。阅一岁,拱复为居正所挤,几不免。而春芳归,父母尚无恙,晨夕置酒食为乐,乡里艳之。父母殁数年乃卒,年七十五,赠太师,谥文定。

《李氏家谱》卷十二:

先是春芳虽大显,其诸子悉滞场屋间。有以试事上,谒者欲请间,辄正色拒之。既致仕,居正遂大用事,其三子后先取进士高第。或以告春芳。春芳哂曰:‘彼子贵,不如吾子安也。’未几,果如春芳言。

《西游记》中有多处涉及宰相的语句,影射李春芳清廉闲适不恋名利,也同时影射高拱和张居正的“算计”“争名夺利”。“身安自是觉风微”“身安不说三公位”与“彼子贵,不如吾子安也”是完全吻合的。也只有“宰相”李春芳才能写出这样“狂妄”霸气的诗句,吴承恩的“县丞”胸怀是没有这样大的魄力和气量的。

水帘洞影射李春芳是清廉宰相(水帘洞影射李春芳是清廉宰相)(2)

↑ 本文作者拜望并请教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副会长、镇江师专原副校长、镇江高专原校长、江南大学太湖学院原院长祝诚教授(左)。

水帘洞影射李春芳是清廉宰相(水帘洞影射李春芳是清廉宰相)(3)

祝诚教授《京江晚报》(2020.7.16)介绍作者四书之“喜读李洪文有关句容文史的四部新著”书评。

其二,“剿灭水脏洞混世魔王”,影射“杀贪赃”“杀强盗”,同时影射北方有“强盗”,讽喻国家要风清气正,要注重北疆。与张居正的“贪财”“内阁不团结”作对衬。

“水脏洞”在“花果山”直北,“水帘洞”在“花果山”正南,均见《西游记》第二回:

“众猴叩头:‘告上大王,那厮自称混世魔王,住居在直北下。’”

“悟空道:‘休走!借你口中言,传我心内事。我乃正南方花果山水帘洞洞主。你家什么混世鸟魔,屡次欺我儿孙,我特寻来,要与他见个上下!’”

孙悟空居住在“花果山”“水帘洞”,而“水帘洞”在“花果山”正南,“水脏洞”在“花果山”直北,两洞在方位上是南北相对,“水帘(廉)”和“水脏”在意思上也是相对,即“水帘洞”之“水帘”二字与“水脏洞”之“水脏”二字意思相对,故“水帘”二字有“水清(廉)”之意,而“水脏”有“贪赃”之意。

水帘洞影射李春芳是清廉宰相(水帘洞影射李春芳是清廉宰相)(4)

江苏句容茅山顶宫鸟瞰·道教“华阳洞天”之“大茅洞”。

孙悟空对“水脏洞”“混世魔王”进行了剿灭:

《西游记》第二回:

猴王喝道:“这泼魔这般眼大,看不见老孙!”魔王见了,笑道:“你身不满四尺,年不过三旬,手内又无兵器,怎么大胆猖狂,要寻我见什么上下?”悟空骂道:“你这泼魔,原来没眼!你量我小,要大却也不难。你量我无兵器,我两只手彀着天边月哩!你不要怕,只吃老孙一拳!”纵一纵跳上去, 劈脸就打。那魔王伸手架住道:“你这般矬矮,我这般高长,你要使拳,我要使刀,使刀就杀了你,也吃人笑,待我放下刀,与你使路拳看。”悟空道:“说得是。好汉子,走来!”那魔王丢开架子便打,这悟空钻进去相撞相迎。他两个拳捶脚踢,一冲一撞。原来长拳空大,短簇坚牢,那魔王被悟空掏短胁,撞丫裆,几下筋节,把他打重了。他闪过,拿起那板大的钢刀,望悟空劈头就砍。悟空急撤身,他砍了一个空。悟空见他凶猛,即使身外身法,拔一把毫毛,丢在口中嚼碎,望空喷去,叫一声:“变!”即变做三二百个小猴,周围攒簇。

原来人得仙体,出神变化无方。不知这猴王自从了道之后,身上有八万四千毛羽,根根能变,应物随心。那些小猴,眼乖会跳,刀来砍不着,枪去不能伤。你看他前踊后跃,钻上去把个魔王围绕,抱的抱,扯的扯,钻裆的钻裆,扳脚的扳脚,踢打挦毛,抠眼睛,捻鼻子,抬鼓弄,直打做一个攒盘。这悟空才去夺得他的刀来,分开小猴,照顶门一下,砍为两段,领众杀进洞中,将那大小妖精,尽皆剿灭。却把毫毛一抖,收上身来,又见那收不上身者,却是那魔王在水帘洞擒去的小猴,悟空道:“汝等何为到此?”约有三五十个,都含泪道:“我等因大王修仙去后,这两年被他争吵,把我们都摄将来,那不是我们洞中的家火?石盆石碗都被这厮拿来也。”悟空道:“既是我们的家火,你们都搬出外去。”随即洞里放起火来,把那水脏洞烧得枯干,尽归了一体。

这个“混世魔王”“在水帘洞擒去的小猴”“约有三五十个”,还“拿”了水帘洞里面的“石盆石碗”,可见是一个贪赃的强盗,所以该杀。

“直北”同时影射国之北方,“扰乱”中华则要坚决与其“斗杀”。(见前第49篇)

其三,孙悟空“打杀六贼”,影射“杀奸臣卖国贼”,体现李春芳建“清廉盛世”之愿望。

“六个毛贼”见《西游记》十四回:

行者的胆量原大,那容分说,走上前来,叉手当胸,对那六个人施礼道:“列位有什么缘故,阻我贫僧的去路?”那人道:“我等是剪径的大王,行好心的山主。大名久播,你量不知,早早的留下东西,放你过去。若道半个不字,教你碎尸粉骨!”行者道:“我也是祖传的大王,积年的山主,却不曾闻得列位有甚大名。”那人道:“你是不知,我说与你听:一个唤做眼看喜,一个唤做耳听怒,一个唤做鼻嗅爱,一个唤作舌尝思,一个唤作意见欲,一个唤作身本忧。”悟空笑道:“原来是六个毛贼!你却不认得我这出家人是你的主人公,你倒来挡路。把那打劫的珍宝拿出来,我与你作七分儿均分,饶了你罢!”那贼闻言,喜的喜,怒的怒,爱的爱,思的思,欲的欲,忧的忧,一齐上前乱嚷道:“这和尚无礼!你的东西全然没有,转来和我等要分东西!”他轮枪舞剑,一拥前来,照行者劈头乱砍,乒乒乓乓,砍有七八十下。悟空停立中间,只当不知。那贼道:“好和尚!真个的头硬!” 行者笑道:“将就看得过罢了!你们也打得手困了,却该老孙取出个针儿来耍耍。”那贼道:“这和尚是一个行针灸的郎中变的。我们又无病症,说什么动针的话!”行者伸手去耳朵里拔出一根绣花针儿,迎风一幌,却是一条铁棒,足有碗来粗细,拿在手中道:“不要走!也让老孙打一棍儿试试手!”唬得这六个贼四散逃走,被他拽开步,团团赶上,一个个尽皆打死。剥了他的衣服,夺了他的盘缠,笑吟吟走将来道:“师父请行,那贼已被老孙剿了。”

“六贼”影射北宋年间六个奸臣卖国贼,这六个人分别是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他们都是宋徽宗时期重要的大臣。世人称“四真常在,北宋不亡;五鬼六贼常在,北宋必亡”,故打杀“六贼”,影射李春芳为大明国锄奸。国有奸臣当杀,有卖国贼当杀,这是与《西游记》孙悟空被封“斗战胜佛”之“斗战”精神完全吻合的。

其四,“势镇汪洋,威宁瑶海”与“定海神针”“金箍棒”相呼应,影射“太平宰相”李春芳“剿灭东洋倭寇,四海升平”之政治理想。(见前第32篇)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之词赋描写的“花果山”正是指“仙都福地”句容茅山。

因为“花果山”是“海中一座名山”,是“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是“真个好山”,影射句容茅山在上古时代是“九老仙都”,自古就是“福地仙乡”。《势镇汪洋,威宁瑶海》之词赋中“水火方隅高积土”一句意思是:在句容茅山方隅山用“李真人井水”炼“九鼎丹”。其中“方隅”就是指句容茅山“方隅山”(见李洪文《句曲诗综》255页-256页“水火方隅”条注释)。

该词赋中“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万劫无移大地根”等均借指茅山及大茅峰和茅山华阳洞(茅山元符宫有为嘉靖皇帝祝寿所建的万寿台,立柱石刻楹联“翠巘捧仙台华阳真气;丹崖飞绀殿河上玄风”中即有“丹崖”一词)(另见《句曲诗综》256页“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万劫无移大地根”等条注释)。故花果山影射上古时代仙乡福地“句曲山”,也就是指现在的句容茅山。《西游记》写“西游”喻“东镇”,又因为“花果山”是“福地”“仙都”,自然能震慑东洋(妖氛)、镇靖四海,天下终归海晏河清。

嘉靖皇帝在位四十五年间,东南沿海一带倭寇猖獗,大明朝元气大伤,后在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等著名抗倭英雄指挥领导下,大体上肃清了东南沿海之倭寇。隆庆后期和万历前期,倭寇又零星出现,故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西游记》开篇则提倡“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即影射“剿灭东洋倭寇,四海升平”。

如何确保“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呢?有大禹治水时期的“安定江海”的“定海神针”可确保。孙悟空取走了“大禹治水”时期安放在东海的“定海神针”“金箍棒”,影射东海自大禹时代就是“中华神州”的祖宗之海,也就预示了“江海”不能“安定”时,拿出“大禹治水”时期的“金箍棒”就可以确保“江海安定”,即东洋“倭寇”再出现,要用“金箍棒”狠狠地揍他,就能实现“海晏河清”“东海安定”。

水帘洞影射李春芳是清廉宰相(水帘洞影射李春芳是清廉宰相)(5)

中国道教协会书画院艺术委员、茅山书画院副秘书长刘帅(道号敏艺)道长赠《句曲诗综》画作之三。

其五,孙悟空和猪八戒的第一次打斗,影射大明首辅李春芳和张居正“争斗”。

何以判定第一次见面就和孙悟空打斗的猪八戒就是影射首辅张居正呢?

《西游记》第十八回有见载:

行者却弄神通,摇身一变,变得就如那女子一般,独自个坐在房里等那妖精。不多时,一阵风来,真个是走石飞砂。好风——起初时微微荡荡,向后来渺渺茫茫。微微荡荡乾坤大,渺渺茫茫无阻碍。凋花折柳胜缮麻,倒树摧林如拔菜。翻江搅海鬼神愁,裂石崩山天地怪。衔花糜鹿失来踪,摘果猿猴迷在外。七层铁塔侵佛头,八面幢幡伤宝盖。金梁玉柱起根摇,房上瓦飞如燕块。举棹梢公许愿心,开船忙把猪羊赛。当坊土地弃祠堂,四海龙王朝上拜。海边撞损夜叉船,长城刮倒半边塞。

那阵狂风过处,只见半空里来了一个妖精,果然生得丑陋。黑脸短毛,长喙大耳,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系一条花布手巾……

猪八戒第一次与孙悟空见面前“刮妖风”,影射大明内阁不团结,次辅攻击首辅李春芳,败坏政治风气,导致“衔花麋鹿(影射李春芳号“石鹿”)失来踪(退隐江湖),摘果(影射李春芳原名李果)猕猴迷(影射因为言官谗言,激于义愤,李春芳十八天五辞首辅)在外(致仕还乡)”。

“文以载道”“文以行远”,故此综合来看,猪八戒同时兼有影射首辅李春芳之后继任首辅张居正“有大才”“无大德”,用“妖法”(言官谗言激将法)“迷”他(李春芳)到“(朝廷)外”,然后“金梁玉柱起根摇”(影射李春芳离开朝廷内阁一年后,明穆宗即英年早逝,致使大明朝主少国疑),“举棹梢公(与“张稍”“李定”呼应,影射李春芳,见前第11篇)许愿心,开船忙把猪羊赛”(影射万历十年首辅张居正生病,全国上下政府用公帑在道观和寺庙做法事,为其祈福),“当坊土地弃祠堂”(影射“一条鞭法”施行之后,全国各地官员离开衙门去清丈土地),“四海龙王朝上拜”(影射首辅“摄政”,权力遮天)。则《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就是影射万历朝首辅张居正,其“丑”与“美猴王”之“美”(“清廉”“斗战”“机智勇敢”“嫉恶如仇”“除恶务尽”“光明磊落”“一往无前”等)形成鲜明对比。(见前第41篇“五季序言”)

《西游记》第十八回“长城刮倒半边塞”,同时兼有影射“辅臣内斗”导致“北门破,大明亡”的结果(见前第44篇)。

李春芳不恋权柄,以“宰相而养亲”,清正廉洁,与首辅张居正截然不同。

《明史》(李春芳传)载:

“及代阶为首辅,益务以安静,称帝意。时同列者陈以勤、张居正。以勤端谨,而居正恃才凌物,视春芳蔑如也。始阶以人言罢,春芳叹曰:‘徐公尚尔,我安能久容?旦夕乞身耳!’居正遽曰:‘如此庶保令名。’春芳愕然,三疏乞休,帝不允。既而赵贞吉入代以勤,刚而负气。及高拱再入直,凌春芳出其上,春芳不能与争,谨自饬而已。时春芳已累加少师兼太子太师,进吏部尚书,改中极殿,度拱辈终不容己,两疏请归养,不允。南京给事中王祯希拱意,疏诋之,春芳求去益力。赐敕乘传,遣官护行,有司给夫廪如故事。阅一岁,拱复为居正所挤,几不免。而春芳归,父母尚无恙,晨夕置酒食为乐,乡里艳之。父母殁数年乃卒,年七十五,赠太师,谥文定。”

其六,《西游记》中美猴王是“灵根育孕”,偷吃“五个葫芦仙丹”影射孙悟空是“五福齐全”的谪仙人。猪八戒本是“天蓬水神”,因蟠桃会“酒醉”“戏弄嫦娥”而“谪官衔,遭贬临凡;错投胎,托生猪象”,影射张居正本性“好色”。

“五福”这个词原出自《书经·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汉桓谭《新论》:“五福: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

水帘洞影射李春芳是清廉宰相(水帘洞影射李春芳是清廉宰相)(6)

第一福地·茅山葫芦。崇禧万寿宫·九霄道人提供

《西游记》中有孙悟空偷吃五个葫芦的仙丹之描写:

好大圣,摇摇摆摆,仗着酒,任情乱撞,一会把路差了,不是齐天府,却是兜率天宫。一见了,顿然醒悟道:“兜率宫是三十三天之上,乃离恨天太上老君之处,如何错到此间?也罢,也罢!一向要来望此老,不曾得来,今趁此残步,就望他一望也好。”即整衣撞进去。那里不见老君,四无人迹。原来那老君与燃灯古佛在三层高阁朱陵丹台上讲道,众仙童、仙将、仙官、仙吏都侍立左右听讲。这大圣直至丹房里面,寻访不遇,但见丹灶之旁,炉中有火。炉左右安放着五个葫芦,葫芦里都是炼就的金丹。大圣喜道:“此物乃仙家之至宝。老孙自了道以来,识破了内外相同之理,也要炼些金丹济人,不期到家无暇。今日有缘,却又撞着此物,趁老子不在,等我吃他几丸尝新。”他就把那葫芦都倾出来,就都吃了,如吃炒豆相似。

“葫芦”寓意“福禄寿”,此处孙悟空偷吃五个葫芦的仙丹,即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前生”原本是天上“五福齐全”的仙人。因为偷吃仙丹反下天宫之“过错”,被捉住压在五行山下,后来被人间的唐僧救出,与八戒、沙僧师徒四人一道西天取经。故“偷吃五个葫芦的仙丹”暗中影射李春芳是“五福齐全”的“谪仙人”。

猪八戒本是“天蓬水神”,因蟠桃会“酒醉”“戏弄嫦娥”而“谪官衔,遭贬临凡;错投胎,托生猪象”,见《西游记》第十九回、第八十五回和第九十四回:

敕封元帅管天河,总督水兵称宪节。只因王母会蟠桃,开宴瑶池邀众客。那时酒醉意昏沉,东倒西歪乱撒泼。逞雄撞入广寒宫,风流仙子来相接。见他容貌挟人魂,旧日凡心难得灭。全无上下失尊卑,扯住嫦娥要陪歇。再三再四不依从,东躲西藏心不悦。色胆如天叫似雷,险些震倒天关阙。(第十九回)

巨口獠牙神力大,玉皇升我天蓬帅。掌管天河八万兵,天宫快乐多自在。只因酒醉戏宫娥,那时就把英雄卖。一嘴拱倒斗牛宫,吃了王母灵芝菜。玉皇亲打二千锤,把吾贬下三天界。教吾立志养元神,下方却又为妖怪。(第八十五回)

荷蒙玉帝厚恩,官赐天蓬元帅,管押河兵,逍遥汉阙。只因蟠桃酒醉,戏弄嫦娥,谪官衔,遭贬临凡;错投胎,托生猪象。住福陵山,造恶无边。遇观音,指明善道。(第九十四回)

《西游记》第十九回中的猪八戒影射大明首辅张居正。孙悟空是“官封弼马”,影射李春芳是官家(皇帝)亲封的属马的辅弼大臣(首辅);猪八戒本是“官赐天蓬元帅”,影射张居正也是进士出身,官居显位,人生“前世”只因“酒醉”“戏弄嫦娥”而“谪官衔,遭贬临凡”,影射张居正“前世”本性“好色”。

其七,《西游记》中猪八戒在天上“酒醉”“戏弄嫦娥”而“谪官衔,遭贬临凡”,而在人间依旧“本性不改”“喜欢美女”,影射“首辅”张居正“(天生)好色”(应该“贬谪”)。

《西游记》第二十三回、五十四回、第七十二回等处有相关猪八戒“好色”的描写:

你看那猪八戒,眼不转睛,淫心紊乱,色胆纵横,扭捏出悄语低声道:“有劳仙子下降。娘,请姐姐们去耶。”(第二十三回)

女王看到那心欢意美之处,不觉淫情汲汲,爱欲恣恣,展放樱桃小口,呼道:“大唐御弟,还不来占凤乘鸾也?”三藏闻言,耳红面赤,羞答答不敢抬头。猪八戒在旁,掬着嘴,饧眼观看那女王,却也 袅娜,真个——眉如翠羽,肌似羊脂。脸衬桃花瓣,鬟堆金凤丝。秋波湛湛妖娆态,春笋纤纤妖媚姿。斜红绡飘彩艳,高簪珠翠显光辉。说什么昭君美貌,果然是赛过西施。柳腰微展鸣金珮,莲步轻移动玉肢。月里嫦娥难到此,九天仙子怎如斯。宫妆巧样非凡类,诚然王母降瑶池。那呆子看到好处,忍不住口嘴流涎,心头撞鹿,一时间骨软筋麻,好便似雪狮子向火,不觉的都化去也。(第五十四回)

八戒抖擞精神,欢天喜地举着钉钯,拽开步,径直跑到那里。忽的推开门看时,只见那七个女子,蹲在水里,口中乱骂那鹰哩,道:“这个匾毛畜生!猫嚼头的亡人!把我们衣服都雕去了,教我们怎的动手!”八戒忍不住笑道:“女菩萨,在这里洗澡哩,也携带我和尚洗洗何如?”那怪见了作怒道:“你这和尚,十分无礼!我们是在家的女流,你是个出家的男子。书云:七年男女不同席,你好和我们同塘洗澡?”八戒道:“天气炎热,没奈何,将就容我洗洗儿罢。那里调什么书担儿,同席不同席!”呆子不容说,丢了钉钯,脱了皂锦直裰,扑的跳下水来,那怪心中烦恼,一齐上前要打。不知八戒水势极熟,到水里摇身一变,变做一个鲇鱼精。那怪就都摸鱼,赶上拿他不住:东边摸,忽的又渍了西去;西边摸,忽的又渍了东去;滑傣蜱的,只在那腿裆里乱钻。原来那水有搀胸之深,水上盘了一会,又盘在水底,都盘倒了,喘嘘嘘的,精神倦怠。八戒却才跳将上来,现了本相,穿了直裰,执着钉钯喝道:“我是那个?你把我当鲇鱼精哩!(第七十二回)

其八,《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是“贪财”之人,影射“首辅”张居正喜好“贪赃”(应该“贬谪”)。

闽书林杨闽斋梓《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华阳洞天主人校·第七十六回)无猪八戒“五钱银子”“在我左耳朵眼儿里揌着哩”相关文字,此版应该先出于金陵世德堂版本。

金陵世德堂梓行《新刻官板大字出像西游记》(华阳洞天主人校·第七十六回)有猪八戒“五钱银子”“在我左耳朵眼儿里揌着哩”相关文字。此版本中相关文字似是华阳洞天主人“后来”“再校”时所加,其时首辅张居正应该已经去世(万历十年)。当特意为影射张居正“贪赃”而“量身定作”。而吴承恩在张居正之前已经去世,故此处文字和吴承恩完全无关。

水帘洞影射李春芳是清廉宰相(水帘洞影射李春芳是清廉宰相)(7)

金陵世德堂梓行《新刻官板大字出像西游记》·华阳洞天主人校

水帘洞影射李春芳是清廉宰相(水帘洞影射李春芳是清廉宰相)(8)

水帘洞影射李春芳是清廉宰相(水帘洞影射李春芳是清廉宰相)(9)

金陵世德堂梓行《新刻官板大字出像西游记》华阳洞天主人校第七十六回猪八戒五钱银子在我左耳朵眼儿里揌着哩

猪八戒“贪财”,见《西游记》第七十六回:

大圣却飞起来看处,那呆子四肢朝上,掘着嘴,半浮半沉,嘴里呼呼的,着然好笑,倒象八九月经霜落了子儿的一个大黑莲蓬。大圣见他那嘴脸,又恨他,又怜他,说道:“怎的好么?他也是龙华会上的一个人,但只恨他动不动分行李散火,又要撺掇师父念《紧箍咒》咒我。我前日曾闻得沙僧说,他攒了些私房,不知可有否,等我且吓他一吓看。”好大圣,飞近他耳边,假捏声音叫声:“猪悟能,猪悟能!”八戒慌了道:“晦气呀!我这悟能是观世音菩萨起的,自跟了唐僧,又呼做八戒,此间怎么有人知道我叫做悟能?”呆子忍不住问道:“是那个叫我的法名?”行者道:“是我。”呆子道:“你是那个?”行者道:“我是勾司人。”那呆子慌了道:“长官,你是那里来的?”行者道:“我是五阎王差来勾你的。”那呆子道:“长官,你且回去,上复五阎王,他与我师兄孙悟空交得甚好,教他让我一日儿,明日来勾罢。”行者道:“胡说!阎王注定三更死,谁敢留人到四更!趁早跟我去,免得套上绳子扯拉!”呆子道:”长官,那里不是方便,看我这般嘴脸,还想活哩。死是一定死,只等一日,这妖精连我师父们都拿来,会一会,就都了帐也。”行者暗笑道:“也罢,我这批上有三十个人,都在这中前后,等我拘将来就你,便有一日耽阁。你可有盘缠,把些儿我去。”八戒道:“可怜啊!出家人那里有什么盘缠?”行者道:“若无盘缠索了去!跟着我走!”呆子慌了道:“长官不要索,我晓得你这绳儿叫做追命绳,索上就要断气。有,有,有!有便有些儿,只是不多。”行者道:“在那里?快拿出来!”八戒道:“可怜,可怜!我自做了和尚,到如今,有些善信的人家斋僧,见我食肠大,衬钱比他们略多些儿,我拿了攒在这里,零零碎碎有五钱银子,因不好收拾,前者到城中,央了个银匠煎在一处,他又没天理,偷了我几分,只得四钱六分一块儿,你拿了去罢。”行者暗笑道:“这呆子裤子也没得穿,却藏在何处?咄!你银子在那里?”八戒道:“在我左耳朵眼儿里揌着哩。我捆了拿不得,你自家拿了去罢。”行者闻言,即伸手在耳朵窍中摸出,真个是块马鞍儿银子,足有四钱五六分重,拿在手里,忍不住哈哈的大笑一声。那呆子认是行者声音,在水里乱骂道:“天杀的弼马温!到这们苦处还来打诈财物哩!”行者又笑道:“我把你这馕糟的!老孙保师父,不知受了多少苦难,你到攒下私房!”八戒道:“嘴脸!这是什么私房!都是牙齿上刮下来的,我不舍得买了嘴吃,留了买匹布儿做件衣服,你却吓了我的。还分些儿与我。”行者道:“半分也没得与你!”八戒骂道:“买命钱让与你罢,好道也救我出去是。”行者道:“莫发急,等我救你。”将银子藏了,即现原身,掣铁棒把呆子划拢,用手提着脚,扯上来,解了绳。

水帘洞影射李春芳是清廉宰相(水帘洞影射李春芳是清廉宰相)(10)

书林杨闽斋梓行《新镌全像西游记传》

水帘洞影射李春芳是清廉宰相(水帘洞影射李春芳是清廉宰相)(11)

闽书林杨闽斋梓《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华阳洞天主人校

水帘洞影射李春芳是清廉宰相(水帘洞影射李春芳是清廉宰相)(12)

↑闽书林杨闽斋梓《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华阳洞天主人校·行者救八戒打出阵(此处无猪八戒“五钱银子”“在我左耳朵眼儿里揌着哩”相关文字)

《西游记》中的美猴王偷仙桃、偷御酒、偷仙丹,成为“谪仙人”,是“美”的形象;而《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是“好色”“贪财”之徒,投了猪胎,本质上是“丑”的形象。

其九,《西游记》第一回有“三才定位”,而猪八戒“好色”“贪财”“抢功劳”“说(孙悟空)坏话”“闹散伙”等影射“首辅”张居正“有大才”“无大德”“德不配(正)位”,应该“贬谪”。

大明首辅张居正汲汲于名利,李春芳曾预言其将来会有“报应”,会遭到“贬谪”。

《李氏家谱》卷十二:

“先是春芳虽大显,其诸子悉滞场屋间。有以试事上,谒者欲请间,辄正色拒之。既致仕,居正遂大用事,其三子后先取进士高第。或以告春芳。春芳哂曰:‘彼子贵,不如吾子安也。’未几,果如春芳言。”

盖棺定论。《明实录》有首辅张居正去世之后,因“贪赃”“任人唯亲”“乾纲独断”等遭抄家和批判的记载: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五):

“万历十年六月丁亥朔。丙午,太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卒。”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五):

“万历十一年三月癸未朔。上览大理寺所上游守礼冯昕等狱词,命夺张居正上柱国太师兼太子太师……”

《明神宗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五):

“万历十二年十一月癸酉朔……丙戌……湖广巡抚李江解进抄没故相张居正金银古铜磁漆等物,诏内库交收……”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一):

“万历十三年五月辛未朔……乙酉……故相张居正之处乾刚独断,正其罪逐其党与矣……丙戌……南京户部山东司主事王鏻以南京地震陈言,略曰:易卦以地道臣道比类而言谓其代终之义同也。今地道弗宁,于稽其类,必臣道失矣。以大端言之,自高拱、张居正当事,尽欲进其所喜,退其所忌,而科道之臣望风承旨,乃指其所忌弹劾之,择其所喜推荐之,不复顾万世是非奚取其为台谏哉。今此风少殄,将来可戒也。昔嘉靖之末,隆庆之初,除阶辅政,用舍颇公。自高拱起,尽取阶所任者摈斥之。及居正用,又取拱所任者摈斥之。不复问人材贤否奚取为辅相哉。今此风少殄,将来可戒也。夫留京者,祖宗创业之根本也。而地震于兹,皇上宜惕然深思,法祖宗为治矣……”

是非功过,自有后人公允评判。

其十,《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被封“净坛使者”,影射其虽有缺点,但“西天取经”路上仍有功劳,影射首辅张居正执政期间“改革有功”,体现了“状元首辅”李春芳的“宰相胸襟”。

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西游记》是“太平宰相”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经国大业”之巨作。谈清廉,谈斗战,谈宰相,谈治国方略,谈太平盛世,谈复兴中华,格局之大,境界之高,吴承恩是担不起“宰相”这副担子的。

《西游记》中孙悟空是“花果山水帘洞”洞主,影射李春芳是“清廉”首辅。“太平宰相”李春芳为了国家“千秋万载”“长治久安”,则“亲自”动手杀贪赃,杀奸佞,灭倭寇,建清廉太平盛世,又要以“复兴中华”为己任。如此,则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必然“树大招风”,四方“树敌”太多,故署名“华阳洞天主人”而不直接署名“李春芳”,用心良苦,为了让李氏子孙后代不受“牵连”,自己不说“华阳洞天主人”是李春芳,自己子孙后代也不必说“华阳洞天主人”就是李春芳。况且“华阳洞天主人”究竟是不是“清官”?李氏后人也不必去争论。盖棺定论,世道轮回“五百年后”自有后人公允评判可也。

据此,《西游记》中“水帘(清廉)”“斗战”的美猴王(李春芳)和“贪吃(贪赃)”“好色”的猪八戒(有万历首辅张居正的影子)“美”“丑”相对,影射大明首辅张居正“德不配(正)位”。

综前所述,则今流行本小说《西游记》作者所署之名“华阳洞天主人”就是“句容籍”“状元宰相”李春芳,而非吴承恩其人。

水帘洞影射李春芳是清廉宰相(水帘洞影射李春芳是清廉宰相)(13)

水帘洞影射李春芳是清廉宰相(水帘洞影射李春芳是清廉宰相)(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