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看过,讲述的是明代的袁了凡先生,如何一步步的成功扭转自己命运的故事。该书被称为天下第一善书。建议所有想改变自己命运的人,都好好认真的读一读,必有收获。
简单的来说,他原本觉得自己的命运被一个高明的“相士”算中了,而且分毫不差,渐渐对人生失去了信心,最后在云谷禅师的开导下,重整旗鼓,终于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我们会注意到,他改命的方法是采用“功过格”。把自己做的善事和恶事都记录下来,做善事则加一,做恶则减一,最后得出一个累计的数字,一次来勉励自己,改过向善。
当时他就发愿,要先求功名。因为他“命中”只有秀才,是没有科第的,所以他先发愿做3000件善事,以3000件善事的功德来求取功名,考中举人。结果第二年便真的考中了,而此时他的3000件善事并没有做完。而是在十年后才圆满完成。他自己反省,在头一年,自己确实很精进,后面慢慢的就有所懈怠,好在没有失言,仍然坚持下去,完成了这个承诺。
其实,以我们现在的心态来看,也是太正常不过了。因为他刚开始改命的时候,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凡人”,既然是凡人,那就有凡人的思想,那为何一步步的变成了那么“不平凡”了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几个点:
第一:他先求的是功名。如果是我们发愿要改变命运,恐怕有90%以上的人都会说,我要先发财。有了财富自然能够解决很多问题,保证了自己和家人衣食无忧,不为生活所累,才能为自己腾出时间和精力来做更多其他的事情。
第二:他的目的非常明确,并且还量化了。目的就是要改变命运,求功名,那应该以什么样的德行才能够与这个官位相匹配呢?3000件善事。非常具体,这3000件善事是功过格中的累计数字,也就是说,如果今天行善一件,作恶一件,那今天就功过相抵,不能计数了。因此能够累计到3000件,确实功德不小了,应该能与功名相匹配。
第三:刚开始动力特别足,渐渐的就松懈了。这点与我们也很像,往往我们给自己立定一个目标,刚开始都很有激情,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就坚持不下来了,最后渐渐的就放弃,不了了之了,而袁了凡先生难得可贵的就是,他时时刻刻都在反省自己,他知道自己懈怠之后,就会提醒一下自己,给自己重新补充一下动力,如此才能得以“续航”。像他这样,能够坚持10年,实在是很不容易了。
第四:坚守承诺,不违约。虽然当初头脑一热,发的愿有点“大”,但是既然已经发出去了,说了这样的话,那岂有不做到的道理呢?人生在世,无信不立。了凡先生信守了自己的承诺。坚持10年最终完成,足见其毅力非凡,也为他今后有大作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发愿并未完成,愿望就提前实现了。这点说明了什么呢?这就很直接的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件事情的成败除了我们自身的主观因素以外,一定还存在着其他的“客观因素”。曾国藩有句名言:凡成大事者,人谋居半,天意居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历史上很多人物和案例都证明了这一点。
了凡先生求取功名,自己努力学习这是主观因素,能不能考中还得看看“天意”。也许这一年来他所做的200-300件善事的功德已经与这个功名相匹配了?也许是天意?也许是佛菩萨加持?这都有可能。因为云谷禅师在教他用功过格改命之法的同时,还给他传授了“准提咒”。要他每日念诵,把自己的妄念去掉,修习清净心,也就是一念不生,那么智慧就会现前,真心就会现前。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平时所说的,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都不要执着,你越执着,越想要,可能越得不到,而当你不执着去追求的时候,反而会不知不觉的得到了。
大家完全可以参照了凡先生的做法,去实践,改变自己的命运。实践操作的时候一定有很多细节,或者遇到很多困难,我们可以参照以上5点,只要认真的反省自己,你也一定可以做到。别忘了,袁了凡先生改命之前,和我们现在一样,都是个普普通通的凡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