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可是众所周知的诗词天堂,所谓的"唐诗宋词元曲",其中把诗归结于唐,也可看出唐朝在诗歌历史上的地位与垄断之势。

破窑赋千古奇文吕公所著(唐朝一修碗匠随手写下一诗)(1)

据历史考究,唐朝的诗人中,好的诗人就有70多位,比如李白、张九龄这些是我们熟知的。

但是唐朝有这么一位修碗匠,他随手写下的一首诗却流传千古,如今成为了小学课本的常客,年年被选入课本,是一首后世必学的诗。

破窑赋千古奇文吕公所著(唐朝一修碗匠随手写下一诗)(2)

这个人叫胡令能,这首诗就是——《小儿垂钓》

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破窑赋千古奇文吕公所著(唐朝一修碗匠随手写下一诗)(3)

蓬头,不是现代汉语中蓬头垢面的意思,而是描写孩童没有仔细的束发,显得很随性,很天真的感觉。

垂纶,是钓鱼的意思。纶就是钓鱼用的线。

莓,是一种野草。映身,就是草遮蔽身体的意思,孩童钓鱼的地方,长着青草和苔藓,青草可以映身,小孩子的身高应该不高,当然,年纪也就不大。

破窑赋千古奇文吕公所著(唐朝一修碗匠随手写下一诗)(4)

后两句,把孩子钓鱼的专注和可爱,刻画的很生动。用的是文学的对比修辞方法,一边是行人问路,一边是垂钓小鱼,孩子,更在意后者。

这首精妙绝伦的诗词,其实是胡令能去别人村子里找他朋友的时候迷路了,然后拉住路边一个钓鱼的小童问路时,随手做的诗。

破窑赋千古奇文吕公所著(唐朝一修碗匠随手写下一诗)(5)

据说胡令能一开始其实并不会作诗,他写诗的才能是因为一日梦中,有白发老者开其腹,放入一书,醒来后,胡令能便可以出口成章。

破窑赋千古奇文吕公所著(唐朝一修碗匠随手写下一诗)(6)

这种戏言,听听也就罢了,要有出口成章的诗词才能还是得从小积累的。

比如古代的贺知章、李白、杜甫,那个不是从小读诗词积累的。

破窑赋千古奇文吕公所著(唐朝一修碗匠随手写下一诗)(7)

《中国诗词大会》冠军武艺姝,成功离不开从小的积累

这种人放到现在也是有的,比如那位18岁就以613的高分被清华录取,而且还在《中国诗词大会》获得冠军的武艺姝!

破窑赋千古奇文吕公所著(唐朝一修碗匠随手写下一诗)(8)

更令人震惊的是她原来其实是个"学渣",是父母的培养让她爱上了读书爱上了诗词。

武亦姝能背2000首古诗词,这个数量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背完的,离不开长时间的积累。就像节目中评委说到的"童子功",从小积累到现在!

喜欢古诗词的人,特别是孩子,其实早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破窑赋千古奇文吕公所著(唐朝一修碗匠随手写下一诗)(9)

2019年全国中小学语文大改革,全国统一使用"部编"教材,教材最大的改变是:小学6年12本《语文》,共选古诗文124篇,占整个篇幅的近三分之一,比原来的"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80%,平均每学期约10篇古诗文。

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篇,篇幅占比52%。 今后,基础教育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比重大幅度增加了。

破窑赋千古奇文吕公所著(唐朝一修碗匠随手写下一诗)(10)

很多家长着急,一看古诗词重要,就逼着孩子去死记硬背,这样不仅没效果,时间久了还会导致孩子对古诗词产生厌恶抵触心理。

为此,北大才女琬如受到中华传统文化,诗词游戏"飞花令"的启发编著了一本可以玩着学诗词的书籍——《飞花令》

破窑赋千古奇文吕公所著(唐朝一修碗匠随手写下一诗)(11)

本书包含唐诗宋词三百首还有诗经鉴赏。

北大才女琬如特邀中华书局资深编辑沈锡麟先生编校,一年365天天品读好诗词。

破窑赋千古奇文吕公所著(唐朝一修碗匠随手写下一诗)(12)

书中插配与诗词易经相吻合的国画作品,让诗情画意在阅读过程中得到升华,更容易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不仅适合作为孩子的学习辅助和兴趣培养,喜欢诗词的成年朋友也是很适合品读的。

读诗词可以静心,可以帮你找回应有的心态

诗词,带给我的是感动,是期待,是无法言说的美感。

读一首好词,我的生活便不是教条术语,不再千篇一律。而是庭院深深一蓬秋草, 是绕梁三日秦筝古曲。

破窑赋千古奇文吕公所著(唐朝一修碗匠随手写下一诗)(13)

如今的社会纷繁诱惑多,人们开始沦为平庸浅薄。一本本快餐式的小说,慢慢占据我们的生活。而那大多是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少了真情实意,少了中心之理。读诗词,可以帮你找回你应有的心态。

破窑赋千古奇文吕公所著(唐朝一修碗匠随手写下一诗)(14)

诗词曲赋,传颂数千年的深情至感。传令飞花,享受梅雨天的诗意生活。

喜欢这本书朋友,可以点击下方商品卡进去逛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