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最全名词解释?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全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00二)

最全名词解释

  1. 实践:改造社会和自然的有意识的活动;实际去做;履行;在核辐射防护中,实践指增加辐射照射剂量的活动。

  2. 实践者:实际履行的人。

  3. 客观:在意识之外,不依赖主观意识而存在的;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考察,不加个人偏见的。

  4. 客观世界:所谓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相对,它是指“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它是人的意识活动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总和。从内容上看,它包括两个部分,即自然存在和人的社会存在。前者不依赖人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后者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又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5. 角逐:武力竞争;争斗,竞相取胜。

  6. 文艺家:从事文学艺术工作的专门家。

  7. 文艺:意思是文学和艺术,有时指文学或表演艺术。

  8. 比较:意思是指对比几种同类事物的高下。

  9. 主观: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②不依据实际情况,单凭自己的偏见的。

  10. 认识:认得;指人的头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11. 主观认识: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12. 综合:把分析过的对象或现象的各个部分、各属性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把各种不同而互相关联的事物或现象组合在一起;

  13. 能力: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

  14. 综合能力:综合能力是人在思维中把客观对象的各个部分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进行考察、认识的技能和本领。

  15. 思维中的综合:是把客观存在的各个要素、层次和规定性,用一定线索把它们联系起来,从中发现它们之间的本质关系和发展的规律。

  16. 综合能力的作用:可以对决策对象的认识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零散到完整,由局部到整体,从而把握全局,立足长远,使决策不偏离方向。

  17. 学有余力:在学习上没有用尽全力,力量有所保留或剩余。有指的是保留的意思。余力指的是剩下的力量的意思。

  18. 学有余力的高中生:是指在学习上没有用尽全力,力量有所保留或剩余的高中生。

  19. 高中生:高中生,是中学阶段进入高级中学学习的学生的统称,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重点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等。中国高中生年龄范围大致是15—17岁。

  20. 语言:语言是人类用嘴说出来的话,它由语音、语汇和语法所组成,它跟思想有密切关系,是表达情意、传递思想的重要工具,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21. 相对指标:相对指标亦称“统计相对数”。两个有联系的现象数值相比得到的比率。反映现象的发展程度、结构、强度、普遍程度或比例关系。分为:结构相对数、强度相对数、比较相对数、比例相对数、动态相对数、计划完成相对数等。表现形式是有名数和无名数。

  22. 高水平:具有道德高尚或才智高深的风格或性质。

  23. 文学:是一种用口语或文字作为媒介,表达客观世界和主观认识的方式和手段。

  24. 教育:培养人才、传授知识的过程,多指学校教育;教导启发。

  25. 文学教育:培养文学人才、传授文学知识的过程。

  26. 专业:主要研究某种学业或从事某种事业

  27. 专业课:专业课与“基础课”相对。指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培养目标所开设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

  28. 人才:人才,泛指各行各业中的领军人物。

  29. 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30. 选拔:按条件进行挑选

  31. 人才选拔:是指企业为了发展的需要,根据人力资源规划和职务分析的要求,寻找吸引那些既有能力又有兴趣到本企业任职的人员,并从中挑选出适宜人员予以录用的过程,以确保企业的各项活动正常进行。人才选拔是其他各项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32. 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33. 文学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学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文学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文学人才。

  34. 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中专,是指经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批准设立,实施全日制中等学历教育的职业学校,包括公办和民办的普通中专、成人中专、高等院校附属的中专部。从学校分类上看,中等专业学校有两类: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按照《职业教育法》等规定和国务院现行的“三定”方案,普通中专和成人中专归教育部门管理。

  35. 研究:①探求事物的性质、规律等。[近]探求。②考虑;商讨。

  36. 文学研究:对文学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包括美学、文艺理论、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比较文学、民间文学等学科

  37. 文学研究工作:对文学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的工作。

  38. 专业培养:专业人才的培养。

  39. 专业培养目标:包括培养方向、使用规格、规格要求。

  40. 科学: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符合科学的,科学种田。

  41. 依据:作为论断前提或言行基础的事物:理论依据;以某种事物为根据:你这样说依据什么?

  42. 科学依据:科学的依据。

  43. 自然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的经验证据为基础,对自然现象进行描述、理解和预测的科学分支。自然科学可以分为两个主要分支:物理科学(physical science)和生命科学(life science)。

  44. 知识: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近]常识。指有关学术、文化:~界|~分子。

  45. 知识考试:知识考试简称考试,主要指通过纸笔测验的形式对被试者的知识广度、知识深度和知识结构了解的一种方法。

  46. 单一化:只有一种的

  47. 人才考评:人才的考核评定

  48. 人才考评模式:人才考核评定的一般方式。

  49. 模式:是主体行为的一般方式,包括科学实验模式、经济发展模式、企业盈利模式等,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中介环节,具有一般性、简单性、重复性、结构性、稳定性、可操作性的特征;指事物的标准样式。

  50. 模式的实际运用: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实现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衔接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随时调整要素与结构才有可操作性

  51. 单一化人才考评模式:只有一种方法的人才考评的标准样式。

  52. 基本理论:基本理论(elementary theory)是2018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指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范畴、判断与推理。科学的基础理论,指科学的基本概念、范畴与原理。

  53. 志趣:指志向与情趣;心意所向。

  54. 学生的志趣:学生的志向与情趣。

  55. 志向:未来的理想以及实现这一理想的决心。

  56. 情趣:性情,志趣。

  57. 基础教育阶段:截止到2021年9月,在中国,目前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一般为3至5岁)、义务教育(一般为6至15岁)、高中教育(一般为16至19岁),以及扫盲教育。

  58. 其中涵盖小学和初中阶段的义务教育,具有普及性、公共性和强迫性的特点,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59. 职业:即个人所从事的服务于社会并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60. 职业中心:职业的中心。

  61. 婴儿:指0—11个月大的儿童。

  62. 婴儿期:婴儿期指从出生到满1周岁以前的一段时期。

  63. 幼儿:从一足岁到六七岁的小儿。

  64. 幼儿期:幼儿的时期。

  65. 技能: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1] 指掌握并能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指技术、能力。

  66. 专业技能:专业的技能

  67. 专业知识技能:指精通或从事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的能力,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操作性知识。

  68. 过程: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阶段

  69. 评价:指对一件事或人物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论。

  70. 过程评价: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阶段的评价。

  71. 必修:按照规定必须学的,尤指取得学位或达到毕业要求必须学的必修课。

  72. 课程:广义上看,课程是一种教育性经验,是对主体产生积极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狭义上,课程专指学校场域中存在和生成的有助于学生积极健康发展的教育性因素以及学生获得的教育性经验。

  73. 多样化:多样化就是很多种类形式的变化。

  74. 多样化的人才考评:很多种类形式变化的人才考评。

  75. 机制:1.本指机器的构造与运作原理。后泛指社会或自然现象的内在组织和运行的变化规律。2.机器制造的。

  76. 综合:“综”是织机上使经线上下提放以接受纬线的机构。一综可提数千根经丝,故含有“总聚”、“集合”之意。“综合”就是将几千根不同的经线通过“综丝”把它们合并起来便于操作。因此,“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或对象的各个部分与属性联合为一个整体。

  77. 品质:①通过行为、作风上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等的本质。[近]品性|品德。②物品的质量:这些瓷器的~真好!

  78. 综合品质:就是整体的品质。

  79. 发展程度:就是发展水平。

  80. 要求:提出具体事项或愿望,希望能实现

  81. 终身:一辈子。

  82. 发展:事物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变化;②扩大(组织、规模等):发展新团员|发展旅游业

  83. 终身发展:一辈子的发展。

  84. 限制:约束;不许超过规定的范围。

  85. 限制性:约束、不许超过规定的范围的性能。

  86. 非限制性:不在约束、不许超过规定的范围内的性能。

  87. 方式:方法和形式。

  88. 方法: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

  89. 社会发展:社会发展是指构成社会的各种要素前进的、上升的变迁过程。这里的社会是区别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的某构成部分来说的。

  90. 社会发展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

  91. 进度:工作进展的速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加快进度;进行工作的先后快慢的计划。

  92. 部署:安排,布置。

  93. 具体:指的是不抽象,不笼统,细节很明确;具体也指实际存在的,真实的;特定的。

  94. 周密:周到而细密;严密|周到。

  95. 可操作性:又称操作定义,是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特征来界定变量含义的方法,即从具体的行为、特征、指标上对变量的操作进行描述,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观测、可检验的项目,从本质上说,可操作性就是详细描述研究变量的操作程序和测量指标,在实证性研究中,操作性定义尤为重要,它是研究是否有价值的重要前提。

  96. 计划:工作或行动以前预先拟订的方案:科研~。[近]方案。②(动)打算;做计划:动手之前先~。[近]筹划|规划。

  97. 科研:科学研究(Scientific research),一般是指在发现问题后,经过分析找到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利用科研实验和分析,对相关问题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分析等一系列的活动,为创造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或获得新发明、新技术、新产品。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认识未知和创新。

  98. 研究变量:研究变量是研究者所需要的研究与测量的随条件变化而变化的因素。

  99. 操作规程,一般是指有权部门为保证本部门的生产、工作能够安全、稳定、有效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操作设备或办理业务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100. 抽象:抽象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具体地说,抽象就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于丰富的感性材料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