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硕士专业学位

外文名:Master of Auditing

简称:MAud

学科特点

审计硕士专业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审计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审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审计人才培养质量,设置审计硕士专业学位。审计是一个新的专业学位专业其是在2011年2月1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设置该硕士。

报考条件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毕业2年及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此外,各校还可能在教育部门规定的MAud报考条件基础上制定本校的报考条件。

报考流程

3月-5月

招生信息采集

3月-6月

择校规划

4月-6月

提前面试招生通知

3月-10月

申请材料准备

4月-11月

提面备考

3月-12月

笔试复习

9月15日左右

考试大纲公布

9月24-27日

联考预报名

10月5-25日

联考报名

10月底-11月初

现场确认

12月18-27日

打印准考证

12月25日

考试

2月中上旬

联考成绩查询

3月中旬

录取分数线公布

3月-4月

调剂/(预)复试

8月

录取通知

9月

入学

MAud考什么

初试

1.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0分),其中包含三部分(数学、逻辑、写作)

2.英语二(100分)

复试

一般包括,笔试与面试。

•笔试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100分);审计学(100分)等专业课;同等学历需要加试。

•面试内容

1.英语

2.专业知识。

管理类联考逻辑基础(认识管理类联考)(1)

例:广东财经大学

复试

•时间:2022年

•考试科目:

审计综合知识100分(含财务会计、审计),其中:财务会计占40%,审计占60%。

政治考试的形式与分数以广东财经大学招生考试处网站的通知为准。

专业综合能力面试200分,包括:专业面试、外语口语与听力测试。

同等学历加试科目:

•中级财务会计学(100分)

•审计学(100分)。

因同年暂停招收全日制审计硕士,故复试资格分数线不受“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统一标准”规定的影响。

参考书目:

刘永泽、陈立军主编:《中级财务会计》第6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8年。

刘明辉 史德刚主编:《审计》第7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9年。

近5年分数线

年份

2022年

国家A线

194/50/100

国家B线

184/45/90

管理类联考逻辑基础(认识管理类联考)(2)

MAud课程是什么

例:

广东财经大学

主要课程:高级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公司治理理论与实务、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审计法律研究与案例、公共管理理论与实务、战略管理、财务报告分析、公共预算与政府会计、会计与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税收筹划、国家审计理论与实务、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注册会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管理审计与管理咨询、大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财政金融理论与政策、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价、IT审计技术与方法、Python程序设计等。

MAud就业方向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审计对保障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极为重要,同时政府组织,企事业单位及非营利组织对高层次、应用型审计专门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审计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在各类组织不仅可以从事审计工作,还可以从事综合管理,战略管理等工作,就业前景光明,审计专硕毕业后主要的就业单位有:

01.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金融公司

最适合审计专业毕业生的就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部门,从事专业的审计与咨询工作,职业匹配度很高。同样,也可以选择进入咨询或金融公司从事相关工作。

但是这些公司不仅对学生的院校背景有一定要求,对财务类证书的要求也很高,比如 CPA、CFA 等。

02.体制内工作

很多审计专业毕业生会选择考体制内的工作,进入相关的政府审计单位,工作压力相对比会计师事务所没有那么大,并且薪资和福利待遇都很好很稳定,是许多同学的不二之选。

03.各大企业

许多大中小型企业也都需要公司内部的审计人员,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等。总的来说,审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选择不会被局限在审计这个领域内,但是如果想要跳出审计领域,想要在会计金融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建议大家在读研期间,去考一考 CPA 证书,对于会计、审计这些专业的就业来说,是尤为重要的。

MAud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优良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具有宏观视野和战略思维,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以及良好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级审计专业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如下:

复合型。培养审计专业能力突出、综合素质全面、适应经济社会复杂性需要、“一专多能”的高级审计专业人才。

应用型。培养具备扎实专业实践技能、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能在实务部门从事高水平审计工作的专业人才。

信息化。培养适应信息化和大数据环境要求、具备良好数据处理能力和信息系统数据审查能力的IT审计专业人才。

创新性。培养具有宏观视野和战略思维、善于独立思考、能够创造性地利用相关资源进行审计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