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器官移植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而今天的成果,很大程度上源于40多年前第一代器官移植探索者的大胆尝试——

✦ 1977年10月21日,瑞金医院为一名42岁的男性肝癌晚期患者进行了肝移植手术,拉开了我国器官移植技术发展的序幕;

✦ 次年,中国首例心脏移植再次诞生在瑞金,这同时也是亚洲第一例心脏移植术。

反复“演习”,只为等待这一天

1954年

美国人完成了世界上首例肾移植手术,这被视为现代器官移植的开端。

20世纪50年代中期

广慈医院(瑞金医院前身)外科就已开展了血管移植手术。

1959年

傅培彬在国内率先进行肝脏外科解剖研究。

顶级心脏移植专家(上海创下亚洲第一)(1)

1959年,傅培彬在国内率先开展肝脏外科解剖的研究,为此后肝脏移植打下基础

1963年

美国医生进行了世界上首例肝脏移植、首例肺移植后,董方中也开始了移植手术的准备工作,并指导林言箴等人创新性地进行肝移植动物实验。

20世纪60年代中期

广慈医院外科就已具备了开展肝移植和心脏移植的科学基础和技术储备。但在十年动荡期间被迫中断。过后,研究和实验得以恢复。林言箴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收集分析国外器官移植资料,以学习经验。团队还获得了普外科、内科消化组和血液组、麻醉科、检验科、血库的力量支持。两个月里,光动物实验就做了20多次,还进行2次联合实战演习,保证动物实验能顺利地过渡到临床。

1977年10月

一名有肝移植适应症的病人来到了瑞金医院。这名病人姓胡,是一名42岁男性肝癌晚期患者,外院诊断已无法手术。病人来瑞金后,医院立即安排了消化组江石湖参加外科查房,血液科王振义和王鸿利每天会诊调整凝血功能。傅培彬和董方中亲自参加病例讨论。经过多次讨论后确定唯有行肝移植手术才能挽救患者生命。10月21日,由林言箴等施行同种原位肝移植手术。李杏芳和王鞠武共同完成麻醉,黄宗明辅助。

顶级心脏移植专家(上海创下亚洲第一)(2)

第一例肝脏移植(右一)

为了保护好器官,手术室护士们用木榔头将大块冰块敲碎成冰粉,储藏在木箱子里作为“土冰箱”。为了到现场取供体,医生护士们争分夺秒。

肝移植手术时间非常长,在没有显微镜,没有血管缝针的情况下,林言箴只能凭着肉眼进行丝线缝合。阻断血管的只有橡皮筋,医生们必须根据阻断时间,动作极其迅速地缝合器官。为防止感染,做好病人的术后隔离,医生们在高压氧舱临时搭建了病房,由手术时护士愈惠芳负责护理。

手术后,病人接受了免疫抑制剂、止血、抗生素、胰岛素、补充凝血因子等治疗。术后,这位病人存活了54天。按照今天的标准,这是一次失败的移植。但是,在1963年3月世界上第一例人体肝移植到1967年7月的4年多时间里,全世界仅有3例肝移植手术,最长存活时间仅为23天。因此,瑞金医院第一例肝移植病人术后存活54天,在当时已经处在世界先进水平。1978年,瑞金医院又接连完成了3例肝移植,均获得成功,术后生存期分别为139天、200天及261天。

自制器械设备,完成心脏移植术

瑞金医院启动肝移植手术的同时,心脏移植的准备工作也开始了。1967年,南非医生完成世界上首例心脏移植。1977年11月初,瑞金医院张世泽等医生开始收集国外有关心脏移植手术的资料。在5个月的时间里,团队在动物身上共做了36次移植心脏的实验。

顶级心脏移植专家(上海创下亚洲第一)(3)

动物实验

由于心脏移植在我国原是空白,手术用的器械非常缺乏,从事心脏移植的医务人员就在实践中自己动手做器械,或请有关医疗器械厂协助制造,一共改进和制造了10多件器械、设备。缝合心脏需用的无损伤丝线,经不起拉伸,张世泽想方设法改进持线钳,请手术器械厂工人按照设计要求,造出无齿持线钳,解决丝线容易被拉断的毛病。诊断排斥异体情况用的心内活检钳,长达70多厘米,而只有火柴梗那么细,在手术器械七厂的工人帮助下,也制造出来。

1978年4月21日,胸外科张世泽、方立德站上了手术台,一枚3.5小时之前由周思伯医生取下的珍贵心脏供体,被送到了他们手上。手术持续了6小时15分钟,其中体外循环2小时22分钟,整个供心血管缝合时间只用了69分28秒,术后呼吸机支持26小时。

瑞金医院胸外科在外科团队的配合支持下,完成了中国第一例人类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手术,同时也是亚洲第一例心脏移植术。在克服了术后休克、排异反应、细菌感染等难关后,病人慢慢恢复,最终存活了109天。

顶级心脏移植专家(上海创下亚洲第一)(4)

第一例心脏移植患者(左三)术后77天在和医务人员交谈

由于成功地实施了国内首例同种原位肝脏移植和首例同种原位心脏移植这两项重大医学成果,瑞金医院获得中央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甲等奖”。这两项重大医学成果不仅填补了我国器官移植的空白,也为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一肝两用”到“两供一受”

进入21世纪后,常规的肝移植手术技术已经普及。此时,瑞金的移植团队又开始挑战新高度——劈离式肝移植。

劈离式肝移植

就是将一个完整的供肝,按照解剖结构分为两半,分别移植在两个患者的身上。这种移植方法难度大,医生们需要将肝脏依解剖结构劈离,然后整理和建立起两套各自独立的动脉、静脉和胆道系统。

顶级心脏移植专家(上海创下亚洲第一)(5)

首例劈离式肝移植手术

2002年7月19日,时任瑞金医院院长、普外科主任的李宏为,与彭承宏教授领衔,进行了国内首例劈离式肝移植尝试,两台手术“齐头并进”,先将总重量为1080克的供肝依解剖结构劈离为二,重量分别为850克和230克,并修整出两套各自独立的动脉、静脉及胆道系统,然后分别植入两位病人体内。

49岁的患者病变切除后,850克供肝担负其全部功能;22岁的患者由于需解决的是部分肝代谢问题,手术仅切除了其左半肝,再用230克供肝移植上去。两台手术历时13个小时,“一肝二用”,救活两位病人。这是瑞金医院在肝移植领域写下的又一项“第一”。

顶级心脏移植专家(上海创下亚洲第一)(6)

第一例劈离式肝移植术后随访,两名患者分享一个肝脏

2003年2月17日,瑞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成立,又完成了好几个中国器官移植的“第一例”:

❆2004年10月,瑞金医院帮助应急性小肠扭转接受小肠次全切手术的大学生完成了国内首例肝脏小肠联合移植手术;

❆ 同年12月,一位38岁的女病人在瑞金医院接受了腹腔七个脏器的联合切取和移植手术——患者的肝脏、胰腺、脾脏、胃、十二指肠、全小肠和结肠等腹腔消化器官整块移植。

如此高难度的手术,不仅是中国的“第一例”,也是亚洲第一例腹腔多器官簇联合移植手术。

劈离式肝移植是难度非常大的手术,但将两个供肝人的肝脏拼接起来再移植给患者则更加困难。2007年12月,一名15岁、体重达85公斤的女患者来到瑞金医院。按照她的生理状况,她需要获得一枚不少于950克的移植肝,但中国人的肝脏一般只有1000至1200克重,也就是说按照传统的技术,由亲属捐献肝脏的活体肝移植无法实现。另外,等待自愿捐献的肝脏也可能遥遥无期。

为了挽救患者生命,瑞金医院决定将女患者45岁父亲的左半肝和43岁母亲的右半肝这两块健康肝组织移植到女儿体内。这一次肝移植,涉及三个手术,3组麻醉医生严密观察,保证手术过程中三人的生命体征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当天,医院还配备了放射科、超声科和出凝血专家,37位医护人员守护在手术室,17个小时后,手术圆满成功。

顶级心脏移植专家(上海创下亚洲第一)(7)

2005年7月,一例妊娠期合并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人,经多科联合抢救成功并剖腹产下2890克健康女婴;产后6天,移植中心成功为其进行肝移植手术,母女健康存活至今

“两供一受”活体肝移植手术复杂程度高,排异风险严重,当时全世界能够实施的国家不超过5个。这些年来,瑞金医院不断挑战高难度,在我国器官移植历史上完成多个“第一”,并建立起一支实力雄厚的器官移植团队。如今,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器官移植手术量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左 妍

图 片 |采访者供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