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八景”华岳仙掌、骊山晚照、霸柳风雪、曲江流饮、雁塔晨钟、咸阳古渡、草堂烟雾、太白积雪。它是陕西八处人文自然景观的合称,代表陕西自然与文化特点的重要符号,也是中国西部地区最知名的景观概念。

《关中八景图》石刻为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以武廷桂作画题诗关中八景的八条屏为底,由频阳(今陕西富平县)籍刻工樊东兴摹刻,竖长方形双面碑刻,现珍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院库房,暂不对公众展示。武廷桂,字林弌(林一),号印水,清长安人。通诗文,工书画,喜绘关中胜景,用笔工细,设色清雅,西安美术学院、大连图书馆均有武氏书画珍藏。

武廷桂条屏式《关中八景图》,构图完整,意境深刻,画风精美,情趣生动。每条屏精绘一景,用笔工细,刻画精巧;附题咏景七绝诗,隶书诗题,行草诗文,诗句优美、精心原创。落款均署“林一”,下方钤阳文方印“林一”。

明清胜迹图(武廷桂条屏式关中八景图拓品欣赏)(1)

《华岳仙掌图》为首幅,右上部篆书四字“关中八景”,下方钤阴文方印“天造地设”和阳文长方印“摹写山川真面目”。左上题“华岳仙掌”,诗曰:“削处痕跡何处寻?岧嶤太华耸云深。嵩呼万岁□□状,终古常怀捧日心。一朵石莲一样新,别擎朱影摘星痕。指挥云游天花落,巨擘曾羞世上人。”

入潼关,望秦岭,华岳仙掌,光彩壮丽。过城墙门楼,山势险奇,峻绝古幽;山间林木葱茏,云气缭绕,有殿宇房屋散布,牌坊步道其中,下有闲云野鹤悠然,上有儒释道俢归隐。奇瑰壮观,气势磅礴,物华天宝,锦绣河山。

《骊山晚照图》右上题“骊山晚照”,诗曰:“危峰突出白云间,汩汩溪流四面环。心自望从残照里,分明画出镜中山。当年歌舞地空闻,云散风流去不还。惟有夕阳解终始,多情日日到骊山。”

骊山群峰,松柏满坡,苍山绣岭,美如锦绣。蜿蜒道路上有车马行人往来,云连涧谷高低路,树绕郊原华清宫。斜阳相映处,骊山晚照红,云霞满天,妩媚动人。放眼望去,远处峰峦重重叠叠,一峰连着一峰,绣岭温汤,绝美佳境。

《霸柳风雪图》右中上题“霸柳风雪”,诗曰:“风中雪里路迢迢,驴背人归霸上桥。惹得春风无限恨,半堤细柳锁虹腰。数遍长亭与短亭,风波处处任飘零。热肠最是桥边柳,雪里犹然眼放青。”

灞水之桥,翠柳依岸,长桥跨河,风景怡人,有达官显贵、文人墨客、才子佳人、车马挑夫等往来于驿站灞亭、旅店酒肆,或商贾买卖,或眺山戏水,或离愁送别;远处一望山水不尽,诗意美景。

《曲江流饮图》右上题“曲江流饮”,诗曰:“曲江镇日任句留,人自无心水自流。翻烟西江难吸画,未能畅饮到源头。无宾无主水一方,且舀清流入醉肠。梦醒绝知堤上睡,衣襟空惹□花香。”

云台亭榭、宫殿楼阁,群山林木,萦纡曲江,岸边数人酌饮成趣,赋诗吟对,赏湖光山色,尝美酒佳肴,不亦乐乎!绿树环绕,水色明媚,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人文风雅,一时盛事。

明清胜迹图(武廷桂条屏式关中八景图拓品欣赏)(2)

《雁塔晨钟图》右上题“雁塔晨钟”,诗曰:“云深古刹记何年,高耸层云接洞天。听到更残月落里,一声缥缈一声圆。晓风何处送钟声,塔势凌云逼太清。应是题名销壮志,钟声似作不平鸣。”

晨曦朝雾,霞光灿烂,越过古城西安南城楼城墙,人们荷锄牵牛,下地耕作,扶老携幼,临池垂钓,一片田园风光,太平盛世。放眼望去,近处有荐福寺小雁塔,稍远有大慈恩寺大雁塔,更远处是绵延起伏的终南山。古刹处处,晨钟阵阵,诗情画意,令人陶醉。

《咸阳古渡图》右上题“咸阳古渡”,诗曰:“滔滔萦绕汉宫流,涌出蓝关月一钩。笑掷当年无限恨,孤帆一掉任沉浮。□树曾添涌北云,波流浩渺抱三秦。放开脚步行将去,不用前途不问津。”

树木林立,楼阁掩映,渭水河畔,有往来名利之客,有携物挑担之人,贩夫走卒樵士牧童,立坐站谈,络绎不绝,人马喧闹,一派繁荣。在波涛浩瀚的渭水河中,浮筏小船,往来去返,沽舟泛泛,渔艇悠悠。远处有咸阳城墙城楼,更远处是岚浮翠涌的九嵕山。古渡千秋,通陇通蜀,阳关三叠,一曲三叹。

《草堂烟雾图》右上题“草堂烟雾”,诗曰:“落雾浓烟陌上垂,草堂寺下望迷离。水光接得云光泣,正是西山日落时。远风空□杜家城,古寺山前晓露横。却喜□□难污眼,草堂烟锁不分明。”

沣水太水山间流,拱形石桥意悠悠,风景秀美,直上草堂。雄伟高耸的圭峰山,清净庄严的千年古剎,楼阁廊庑,祖庭圣地,松柏参天,竹林清幽,二柏一眼井,紫色烟雾生。草堂龙象,福佑长安,烟雾空蒙,钟声缥缈。

《太白积雪图》右上题“太白积雪”,诗曰:“一混琼瑶赛太空,入山浑不辩西东。崖间那得寻捷径?令不冰消热日中。历此梅绡与竹枝,数峰交峙影迷离。无冬却喜别无夏,山外不知又几时。”

森林茂密,溪流潺潺,有丹崖雄关、奇峰云海,栈道建筑、瀑布曲流,太白山顶,白雪皑皑,莽莽天际银光四射,景致壮观格外美丽。冰凌玉体,晶莹剔透,熠熠生辉,风姿迷人。太白经,拔仙过,一日历四季,一步一重天。

左上部楷书题写“余业画长安有年矣。八景之目及见未及见者,尝驱之腕下,而会之意中。风物历历,足娱观览,恨未广之以新海内之耳目。庚申岁,友人孙玉亭索画此图,盖将刊之石,以垂久远。余闻之,喜曰:‘此予有志未逮也。今而知造物诚不私其所有矣。惜墨如金,予又奚敢?’爰如其请而绘之,并缀以诗。非敢寄不朽也,盖以志本地之风光,而于卧游者未必无一助云尔。”落款为“长安林一氏武廷桂并识于一桐山馆”,下部钤阴文方印“廷桂”、阳文方印“林弌”,再下部落款“频阳宾卿樊东兴氏摹刻”,下部钤阳文长方印“樊东兴印”。

武廷桂条屏式《关中八景图》是清代同类题材画作中尺寸最大、历史信息最丰富、艺术价值最高者。兼诗、书、画印于一体,实属“关中八景”艺术作品的真正代表。它借鉴了清代著名画家顾樵、王翚、袁江等人的绘画风格,严谨而细致地描绘了山川、建筑、舟车等形象,为研究关中地区的自然人文景观提供了翔实而可靠的依据,也反映了清代后期工笔绘画的高超水准,极大地丰富了该题材的文学创作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