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定要自强、自立、自信,即使在失败的时候也认可与坚持自己的目标、追求与价值观,才有能力屏蔽、对抗、挑战世俗,不受他人说法、标准与评判影响,活出自我。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数千年,自有其特点,与西方最大差别恐怕就是中国的集体主义与人情社会,具体表现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感比较差,尤其是亲人之间,不管是亲爹亲妈、七大姑八大姨还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三姑六婆,总会想在晚辈的工作、感情和人生上给予“指导”和“帮助”,并美其名曰“为了你好”。这些人无一例外一事无成,最擅长和喜欢的不是脚踏实地做好自己干好自己的事,而是好为人师,好管闲事,特别是在晚辈的感情与婚姻问题上。也难怪他们自己一事无成,唯有成家了是其唯一成就与优势(也不论其是否合适与幸福),动不动就干巴巴的几句,“怎么还不结婚啊?”“年纪到了该成家了,再不结婚不认你了!”“别再挑了,年纪再大就找不到好的了!”,特别是有些极端的父母,貌似将自身的幸福全都寄托在了晚辈的婚姻上,晚辈结婚了他就有所交代,晚辈不结婚就是他的头等大事,而不是将时间精力花在做好自己及正确教育子女上,只会干着急却没有任何建设性方法与帮助。这些人共同特点就是成功不多经验不少,读书不多道理不少,经历不多老话不少,且借口安慰能力极强,事业无成就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平淡是福”,感情不幸福就说“少来夫妻老来伴,结婚就好”,没有理论、没有逻辑、没有方法,只单纯的抛出一个结论和想要一个结果,无奈又可笑。

自己没能力又有什么资格怪别人(人一定要自强才不会他弱)(1)

关心晚辈的长辈大军何其多

首先要明确,长辈的初心是好的,每个人也应该有婚姻,不然老了真的是很惨。想象一下,当你老年父母已经故去或者行将就木,你没有兄弟姐妹,原来的好朋友也都有了孙子辈要照顾,别人过年都是一家人围着吃团圆饭但你只能一个人喝咖啡,别人生病了都是一家人忙前忙后照顾你只能花钱请护工,别人平时或过节都是往家送吃的一家人围着打麻将,你只能一个人蜷缩着看电视,真到那个时候不是幸福不幸福问题,有没有勇气活下去都有疑问。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有婚姻,但是否是在长辈的压力下匆忙进入婚姻?那大可不必,一定要在自己想清楚、愿意的情况下接受并进入婚姻,这样才会心甘情愿的委身其中并为之努力与付出,而不是一潭死水看不到希望与生气的下半生。如何才能自主选择自己想要的节奏、感情与生活?—唯有自强。

自己没能力又有什么资格怪别人(人一定要自强才不会他弱)(2)

自强、自立、自信

自强才能自立,才能不依赖他人生活在这个社会,才有了不受他人影响的基础,这是最基本的,除自强外还要有独立的人生观、价值观与承受力,有自己的目标、标准与追求,才能不受他人影响活出自己人生。在自强自立的基础上就应该自信,失败者的首要特征就是不自信甚至自卑,对一切都没有信心,差不多主义的得过且过,宁可接受一辈子的不成功、不幸福,也没有勇气和行动去改变和提升,因为他们不敢接受任何程度和形式的失败,最后只剩下蹉跎岁月与一地鸡毛。所以人首要的就是自信,哪怕失败了也要无条件自信,毕竟“成功只是一时,失败才是主旋律”,一时的失败不能证明什么也不会持续一世,且所有东西最后只有体味最真实最重要而非占有,所以没什么大不了,认识了这点心理素质就会好很多,不会为得不到而痛苦,不会为不成功而悔恨,不再将精力、时间、感情浪费在不值得、无希望的人和事上,坚持自己的标准、使命与价值观只为幸福、成功想办法。

父母催婚出发点虽没错但方式有问题,他们缺乏系统逻辑所以只提出问题而不指导和解决,用著名的3W问题来概括催婚,一般父母能只能回答一个半或者两个W,即“what”和“why”的问题。结婚是什么?即What问题,结婚就是找个人一起生活,成立家庭;为什么要结婚?即Why问题,是为有人生伴侣,生儿育女,互相扶助;如何才能满意的恋爱与结婚?即How问题,绝大多数父母回答不出来?他们认为婚姻简单,就是找个差不多的人组成家庭、共同生活、互相扶助,很多时候为达成这一目标甚至选择退让、放弃原则、委曲求全,还天真认为只要结婚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殊不知一个人都照顾不好自己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过好两个人甚至更多人的日子。绝大多数父母受制于能力与见识,只负责养不负责教,特别是非常重要的本质教育、价值观教育及心理教育,无原则、无标准、无自信情况下只能放低自己,自卑自己,退而求其次的委曲求全,自然而然也影响到了孩子,不自信自然不能自主、自强,只剩下唯唯诺诺、自怨自艾及不名一文的感觉,更不会有原则、标准及主动的勇气。

自己没能力又有什么资格怪别人(人一定要自强才不会他弱)(3)

一定要充满自信、心甘情愿的进入婚姻

开明的长辈会首先做好自己,有目标、原则与价值观,本就不是随波逐流受他人影响之辈,且会用自己的经验、智慧与物质帮助孩子建立正确、自信、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鼓励孩子多闯多试、理解孩子行动选择、尊重孩子工作生活,他们理解万事皆有因会深入了解问题,而不是只抛出问题不协助解决,只逼迫晚辈不了解指导,只攀比比较不保护家人,遇到这样的长辈是孩子的幸运。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天然自信、从容与淡定,有了这份从容与自信,在待人接物、事业感情及遇事处理上皆会有自己的原则与方法,也会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努力、去追求、去接受,而不是自卑自怯、犹豫不决、踌躇不行,活出真正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