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大典#何为国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中国的传统文化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到民间神话,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的小说,从中华美食料理到精湛的非遗工艺,从古人的书法篆刻到大唐的敦煌壁画,…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薪火相传,如今正这薪火正熊熊燎原,世界注视着东方10月1日-10月8日,东方盐湖城2020国风大典震撼来袭,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国风?,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什么是国风中的首篇?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什么是国风中的首篇(什么是国风)

什么是国风中的首篇

#国风大典#何为国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中国的传统文化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到民间神话,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的小说,从中华美食料理到精湛的非遗工艺,从古人的书法篆刻到大唐的敦煌壁画,…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薪火相传,如今正这薪火正熊熊燎原,世界注视着东方。10月1日-10月8日,东方盐湖城2020国风大典震撼来袭,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国风?

国风是《诗经》的一部分,是《诗经》中最精华的部分,它的内容大多是周代至春秋期间,各诸侯国的民间诗歌。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所以也称为《诗三百》。

诗经按音乐分类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雅是宫廷乐歌又分为“大雅”和“小雅”大多是贵族作品或者为贵族服务的作品;“颂”是贵族祭祀祖宗的舞乐,用于宫廷宗庙祭祀;“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包括周代15个诸侯国:《周南》、《召南》和《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也称为“十五国风 ”,共一百六十篇。

国风大部分作品是普通的汉族劳动人民的创作的诗歌,反应的也大多是劳动人民的思想和日常生活。

《魏风·伐檀》、《魏风·硕鼠》这一类诗歌反应了当时劳动者对剥削阶层的不满,揭示的是当时的社会黑暗;《周南·芣苢》这类就是对劳动者的讴歌,洋溢着劳动者对于劳动的热爱,以及辛勤劳作给人带来的丰收喜悦;《秦风·无衣》这类表达的是将士为了保家卫国戍守边关的豪情,歌颂的是将士爱国的热情;《周南·关雎》这种,就是当时人们对于美好爱情的追求,情真意切,充满生活气息。

国风的民歌来自不同区域,内容丰富,语言朴实但感情真挚,有很大一部分是对于现实社会情况的描写,有现实主义色彩。

如今国风大典正在如火如荼中拉开序幕,“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我们又梦回3000年前那一片小洲,去见那窈窕淑女惊鸿的一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那年的桃花自有一种奔放之美,3000年后我们仿佛听到那鼓乐之喧,不禁生出对遥远春天最真切的爱慕和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