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做一把刀,带我跨越时光,置身那个骄傲的年代,与千军万马驰骋西域东北,横扫千军;踱步朱雀大道,踏着银杏叶看尽长安百花;再倒上一杯葡萄美酒,与边疆的诗人举杯邀明月。。。即使再也回不去,可思绪撩人,抛不开,忘不掉的大唐。后来找了很多店家,也看了很多现代唐刀,我知道他们也有参考,可就是找不到那个唐风,这种感觉比较玄幻,简单来说就是,一个造型入眼,便可勾起你的无限感慨,很可惜,市面上的唐刀没有带给我对大唐的感慨,即使我曾不止一次的自己yy。。。之后便是寻样,画图,在这过程中我逐渐知道了,为什么市面的刀总是没有唐风,也知道了要以现在的手段做出尽可能靠谱的唐刀是多么困难,因为一些东西在中国,确实是失传了,而在日本确实保留了(先别急着喷)。审美自不必说,装具中的吊耳(挂绳子的耳朵)比例,包边,前后位置,鞘尾的长度,样式,固定方法,以及刀柄和刀身的长度等等,都是有讲究的。首先唐风的刀柄,虽然没有环首的长刀在南北朝就出现了,但环首依然是那个时代的主流,所以我选用了纯铜做三叶纹环首,铆接在刀茎之上(不同材料的铆接环首汉朝就已出现,三叶纹在中国,韩国以及日本均有实物出土)而刀柄为了使其看起来与刀鞘宽度一致,以追求古刀剑中,对应儒家刚正的品格,又不影响手感,模仿日本东大寺的金银钿装唐大刀与国内唐墓壁画,做出手指指槽。指槽的刀市面上并不少,但普遍根据刀柄比例加长,按照人的手掌长度做的,确实很少。其次是刀格,他是从汉剑菱形格演化而来的(确实有汉剑格的环首刀)切面是菱形,而汉剑格又是从先秦青铜剑发展而来,到了隋唐虽有改变,但有迹可循,还是原来的配方,一样的的味道。刀柄图,以及师傅做测试时的比例图,可见指槽与手掌是相当贴合的!

最好的唐刀长度(冷兵器发烧友分享)(1)

刀格后面是鞘口,为了对应菱刀格做成了凹形(刀柄与刀格挨着的地方也有一个一模一样的,并非一大一小)虽然常见,可仔细观察会发现两个装具的横切面也是菱形。接下来是唐刀最有特色的部分,吊耳,就是鞘上凸起的两只耳朵一样的装具,内侧有挂环,可以系皮带从而挂在身上,是必不可少的佩件。中国的传统佩戴方法是璏式法,而吊耳则是魏晋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国内,在本土演化出了祥云般美丽的造型,后东传至日本,成为了独特的”唐样装“保存至今。这把唐刀的吊耳边是单独制作镶嵌其上的,贴近历史。其实从南北朝末期算,吊耳只在中国存在二三百年,正好是隋唐的黄金时期,所以唐风尤重。自唐后期,佩刀上的吊耳逐渐消失。末端的鞘尾近15cm,为东汉出现,经过南北朝后的遗留风格,样刀底部的花纹是一体的,效果一般,打算改为用铜单独做,铆钉镶嵌,造型也有微调,以求视觉比例上完美。菱形切面的鞘口,单独铜边的吊耳,耳朵成品与内侧

最好的唐刀长度(冷兵器发烧友分享)(2)

最好的唐刀长度(冷兵器发烧友分享)(3)

鞘内锋芒是用608成品花纹钢抱45钢机锻,精磨的,虽是现代钢材,效果倒没让人失望,细观之下,流云涌动,轻弹刀身,龙吟沧海。刀尖形制参考了盛世收藏的唐刀研磨帖子,与盲目追求锋利而凸显”刺“的大部分市面切刃不同,此刀尖部较为平正。刀尖与刀身,在阳光下会微微泛蓝

最好的唐刀长度(冷兵器发烧友分享)(4)

最后上一张整刀图

最好的唐刀长度(冷兵器发烧友分享)(5)

分享自网络 仅供参考

小编点评:整体略先单薄,刀镡(格)倒是更偏向欧洲风格作为新手来说这个效果很不错了。

▶交友、论剑、订购欢迎加飞红巾MMlongquan1956

▶ 更多刀剑、冷兵器知识,锁定 龙泉宝剑 (longquanb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