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美学社会价值,是设计师的一项优秀品质;——ME亿伽设计

据亿伽设计了解,温泉疗法是指以医疗为目的的,利用来自地下的天然产物、温泉水、天然气体及泥状物质等,以及温泉地气候等要素开展治疗的方法。

为了保护与合理利用温泉,增进公共福利,日本在昭和二十三年(1948年)制定了《温泉法》。《温泉法》第二条对温泉定义如下:温泉是从地下涌出的温水(除去以碳化氢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

舟山和风温泉设计案例(亿伽设计温泉设计)(1)

要满足下表所示的温度或成分。只要满足“温度或成分”其中的一项就可称之为温泉。没有规定含有的成分,但水温在20℃以上,或者水温未满25℃,但是含有一种表中所示物质成分的话,都可以称为温泉。在日本九州的大分县,有一个能治疗慢性关节炎而被人们熟知的温泉叫寒地狱(冷矿泉),这个温泉只有13℃。像这样以治疗为目的的温泉被称之为疗养泉。另一种关于矿泉的定义是,温泉定义中除去“水蒸气与气体”,剩下的就是矿泉。

舟山和风温泉设计案例(亿伽设计温泉设计)(2)

温泉分为火山性温泉与非火山性温泉两类。在本篇章页上简单地展示了火山温泉与非火山温泉形成的差别。火山温泉形成于热对流,非火山性温泉形成于热传导。日本列岛是环太平洋火山带的一部分,在这个火山带上的国家都有很多火山温泉。

火山温泉是雨水渗入地下,由岩浆加热并带着岩浆的成分重新涌出地面的温泉。有时也有岩浆产生的水蒸气直接喷出地表,或者这些蒸气随雨水储存在地表附近而成为温泉为人们所用。像这种由岩浆加热的火山温泉,含有岩浆成分的同时温度也很高。此类温泉形成年代较近,多为刺激性酸性泉,其代表性泉质为含硫的硫酸盐泉。另一方面,在欧洲发现的温泉大多是非火山温泉,具有悠久的利用历史,其泉质多为碳酸盐泉。

舟山和风温泉设计案例(亿伽设计温泉设计)(3)

如果对非火山性温泉开发过度,会导致水位下降,温度降低,所以开发时需要特别注意。地球内部温度极高,热流时时刻刻在向地表流动。即使没有火山的地方,每向地下挖掘100米,温度也会升高约3℃。以此类推,如果挖到1000米深,就会得到比地表温度高30℃的地下水(深层地下水),从温泉的定义来看,这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温泉了。

舟山和风温泉设计案例(亿伽设计温泉设计)(4)

我现在居住的札幌市年平均气温为8.2℃,向地下挖掘1000米,水温就可达到382℃,但这样的温泉引入浴池后,温度会下降很多,必须经过人工再次加热才能使用。繁华街区的温泉多数是这种加热过的温泉。地壳变动使海水渗入形成的远古海水,湖沼、河川等渗入形成的内陆地下湖泊等,也都属于非火山性温泉。这些由地热加温,含有一定成分的地下水即为温泉,这样的温泉几乎是在全封闭状态下形成的。

舟山和风温泉设计案例(亿伽设计温泉设计)(5)

不管是火山温泉还是非火山温泉,将在地表的雨水渗透到地球内部,再经地热加温重新涌出地面,最少也需要一百年的时间。温泉水作为自然循环的一部分,不仅要注意不要过度开发,净化环境也是保护温泉资源的必要环节。

北京亿伽设计,是致力于建筑空间业态研究、策划、设计、跟踪等服务的设计公司。经过十几年的公共空间领域设计经验的积累,秉持“把环境当产品做设计”的理念,逐渐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技术理论和实践经验体系。

(亿伽设计:致力于温泉设计、酒店设计、洗浴设计、会所设计、商业办公设计等服务的设计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