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初二语文教材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诵读,关于《梁甫行》的部分如下:

初一上册部编版语文古诗词测试(统编版初二语文教材)(1)

教材在对这首诗进行解释时,第一句就是“诗人来到贫困的海边,看到了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愤之作。”

读了这句话,会产生一个疑问,诗人什么时候来到“海边”,依据在哪里?如果从诗歌原文看,恐怕编写者认定的依据是“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那么,这里的“边海”就是“海边”吗?“边海民”就是海边的贫民吗?

看教材中这首诗的出处,选自《曹植集校注》卷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我找到了这本书的PDF版本。

初一上册部编版语文古诗词测试(统编版初二语文教材)(2)

其中,对“边海”有注释,但提示的是参见《辩道论》中“边海”的注释。找到《辩道论》,注释边海为“海岛”。看来教材是依据这个版本进行的注释。但是,《辩道论》中关于“边海”的语境是这样的。

“观神仙于瀛洲,求安其于边海”。这里的“安其”说的是“安其生”,是传说中东汉末年白日飞升的仙人。这个人在海边得道而飞升,所以这句中的“边海”注释为“海岛”“海边”没有问题,但是,能据此证明《梁甫行》中的“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中的“边海”就也可以解释为海边吗?

恐怕不能,因为这两个语境并不完全相同。

我进一步查询了两本手头有的关于曹植这首诗的古诗选本,一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余冠英先生注释的《三曹诗选》,另外一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由林庚、冯沅君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

虽然都是名家注本,但却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前者明确说这首诗是写“海边平民生活的困苦”,后者则说写“边海人民的贫困生活”。前者明确认定“边海”就是“海边”,而后者则回避了这个问题,直接说“边海”,也或许没有把这当成一个问题。

那么,“边海”是不是就一定只能解释为“海边”呢?好像不能这么简单地理解。因为“边海”与“海边”的构词方式不同。前者是并列式,与此相类的还有“边鄙”“边陲”“边疆”等,两个表示“边界”的近义词合成在一起,共同指代边远地区。而后者则是偏正式,是“海之边”。

两种完全不同的构词方式,仅仅因为构成词的两个字完全相同,于是就混同起来,恐怕说不过去。

我又查找了其他工具书,?《古代汉语词典》《辞海》《辞源》等均没有收录“边海”这一词条,在《汉语大词典》中,收录了这一词条。

初一上册部编版语文古诗词测试(统编版初二语文教材)(3)

(注:因纸质版字太小,不清晰,故而用了网络版)

在这本大型工具书中,虽然“边海”的解释也有“临海”“海边”等义项,但是,所举例句语境清晰,证据坚实。

其中第五项,将“边海”明确注释为“边远”。并明确使用了《梁甫行》中的这个例句。

三国魏 曹植 《泰山梁甫行》:“剧哉边海民,寄身於草野。” 黄节 注:“《尔雅》: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疏引 孙炎 云:海之言晦,晦闇於礼义也。《荀子·王制篇》 杨倞 注曰:海谓荒晦絶远之地,不必至海水也。然则此诗言边海,谓边远耳。” 明 冯梦龙 《风流梦·二友言怀》:“先祖柳州公,与你家昌黎公,俱是饱学才子,却也时运不利,一箇贬在潮阳 ,一箇贬在柳州,都是边海烟瘴地方。”

这个注释令人信服,所引用的例句以及解释证据坚强有力。明确了“边海”构词的方式。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故用以指僻远地区。《尔雅》: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由此,“边”与“海”意思相近,两个意思相近的词合成为一个词,这样的构词方式,在从单音节转化为双音节时,非常常见。

那么,有没有可能曹植真的去过海边,并在海边写下了这首诗呢?查阅各种资料发现,对于本诗的写作背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首诗是曹植随曹操北征乌桓时所作,也就是《观沧海》的同期诗作,也有人认为这首诗是曹植在临淄时所作。但所有说法,均无坚强证据,由此,“边海”解释为“海边”,亦无坚强证据。

另外,从诗作本身的前后文来看,“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寄身于草叶”,“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等,也并未明显是在说“海边”。将“边海”单独抽取出来,望文生义地理解为“海边”,显然很不合适,反而理解为“边远地区”更好,不只是海边的贫民,一切边远地区的贫民都包含在内,由此诗歌的内涵也得到了进一步丰富。

在阅读文言时,因为现代同形词或者形近词的干扰,而采用现代的理解,偏离了古代的意思的情况比较常见。比如,“妻子依林阻”中的“妻子”,初学者很容易将其当成一个人(丈夫的配偶)来理解,而不会认为是两种人(妻子和儿女)。

因为以上理由,个人建议教材的解说,不应该过于指实,不要直接说“诗人来到海边,看到……”,而应该表述为“诗人看到边远地区的贫民……”

另外,在研究“边海”这个词的过程中,还注意到这首诗中的另外一个词,“狐兔翔我宇”中的“翔”的注释。

教材中的解释是“自在地行走”,也有的注本中解释为“游”,这两种解释都说得过去,因为毕竟主语是狐兔,所以不能真的飞,因此,“翔”引申解释为“自在地行走”或者“游”都可以。

但是,我还看到了另外一个有意思的解释。在教材所选这首诗的出处《曹植集校注》中,引用了高诱的《淮南子•览冥训》中的例句,将“翔”训释为“犹止也”。

初一上册部编版语文古诗词测试(统编版初二语文教材)(4)

将“翔”释为“止”,乍一看全无道理可言,但细一琢磨,又不能不拍案叫绝。

一个字由本义扩展开来,可以引申为多个不同义项。本义与引申义,是汉字发展的“源”与“流”的关系,可能是近义的引申,也可能是反义的引申。

比如,“骞”的本义是“马的腹部凹陷下去的一种疾病”,后来反向引申为“高”,又由“高”近义引申为“飞起”,今人起名用“骞”字,多取“高举,飞起”之意。

回到“翔”字,“翔”本身是“飞”,反义引申为“止”,这从文字源流的角度可以解释得通。

进入到“狐兔翔我宇”这个语境。固然从“翔”的“飞”之本义,结合“狐兔”这个主语,引申为“走”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反义引申,解释为“止”,从语境上说,则更多了一层丰富的意思。

“宇”(房屋)本来应该是人之居所,但是,这里现在成了狐狸和野兔自由蹦跳纵情嬉戏的乐园。抛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语境,如果狐狸野兔把人居之所,当成了自己的王国,不是访客(自由地行走),而是就“止”于此地了,那又是什么感觉呢?

结合前一句“柴门何萧条”理解,是不是将“翔”理解为“止”,更增强了“萧条”的程度呢?才能与这个“何”所形容的程度更为相配呢?由此我想到了《十五从军征》中的诗句:“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何其萧条,何其悲凉啊!

诗无达诂。对于这个“翔”的注释,教材中并没有错,但是,却不应该只是停留在一种解释上。由此,想到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常常因为有考试的束缚,对文言诗文的教学唯教材是从,唯注释是从的情况。注释如何注,就要求学生如何解释,一个字都不能错,不敢越雷池一步,是不是这样做也完全偏离了文言诗歌教学应有的本义呢?

关于“边海”应该解释为什么更为合适,这个问题是武汉的初中语文老师“四柳书生”提给我的,这激发了我的探究热情。昨天花了两三个小时时间去查找各种资料,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又有了一些新的发现。我的年轻同事立冬老师,帮我找了很多资料,并且和我做了很多有益的讨论。一并向这两位老师致敬致谢。

通过这个探究,我最大的收获是,在实践中,更深刻地体验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两句话的妙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