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主线(肃北一条主线)(1)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谁也舍不得谁”。近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肃北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着眼在“全面”,着力在“共建”,着重在“示范”,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各族人民手挽着手、肩并着肩,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让自然景观绚丽多彩、民族文化枝繁叶茂、民族风情淳朴浓郁,这正是“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生动写照。

“一条主线”,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

强调指出,“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肃北县始终坚持将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坚决扛起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的政治责任,抓牢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成立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创建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建立了县、乡、村、组“四级联动”抓创建工作机制,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推进、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创建工作格局。

“五字为基”,坚持民族团结进步全面创建

鲜明提出指出,“要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自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以来,举全县之力,全社会之力,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推动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以“教”为先,凝聚共识。着力在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机制上下功夫,全方位、多维度、持续性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学习列入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集体学习、中心组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列入党校(行政学院)各类培训班常态化培训内容。抓好课堂和校园文化两个主阵地,常态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活动、民族团结进步书画比赛。改造升级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广场、文化长廊等,广泛设置宣传标识牌,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中华民族一家亲”氛围,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深入人心。

以“创”为要,全域共建。着力在全域创建、全力创建、全员创建上下功夫。把牢“一面旗”,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列入年度目标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树牢“一盘棋”,不断形成和巩固以村组为基石、社区为单元、乡镇为阵地、县为主体的创建格局;织牢“一张网”,建立起全链条全覆盖的责任网络。目前,全县已培育了全国和省、市、县级示范单位163个、示范家庭291户、模范个人28人、“最美民族团结之星”20人,使示范创建见人见物见行动,完善了全民共创共建共享格局。

以“交”为重,相依共命。坚持从构建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着手,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团结统一。以弘扬传承优秀文化为桥,以新春社火、草原那达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活动为核心,不断增强各民族团结进步的文化底蕴。以示范创建为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10 N”进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各类先进典型。以服务管理为媒,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让少数民族群众在城市“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

以“法”为基,齐心共治。着力以法治保障民族团结上下功夫,不断深化基层社会治理,确保社会和谐稳定。针对肃北县地域辽阔、牧民流动性大的实际,推行羊群跟着草场走、牧民跟着羊群走、普法跟着牧民走的集“综合治理、人民调解、普法宣传、维护稳定”为一体的工作机制。组建“马背普法小分队,进村入户开展法律常识宣讲、矛盾纠纷排查、各类信息收集等工作,提高牧农村依法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同时,结合综治宣传月、“法律八进”、宪法宣传月以及牧农村春秋两季防疫等有利时机,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引导各族群众把学法、懂法、守法放在第一位。

以“宣”为介,同声共鸣。着力在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上下功夫,推进“融媒体+民族团结”行动。在线上,以“肃北统一战线”官方公众微信平台、工商联微信服务平台、统战基础信息库、全县统一战线QQ工作群为基础,打造“四位一体”的网络宣传矩阵,建设宣传、引导、联系、服务的高速通道,做到“民族工作开展到哪里,宣传引导就覆盖到哪里”,使网络真正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宣介的有效载体。在线下,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广泛开展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宣讲活动、普及推广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广场舞、课间操等活动,传播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好声音,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肃北大地常开长盛。

“三个着力”,坚持示范创建促进全面发展

肃北县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民族问题的总钥匙,扎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 融合发展”这篇文章,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全县呈现出民族团结进步、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着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共同体”。坚持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广“党建 合作社 牧农户”“党建 企业 项目”等产业发展模式,在县城周边投资建设千亩花海、现代农业示范园、“菜篮子”稳产保供示范园等村集体产业项目,在马鬃山镇、石包城乡、盐池湾乡大力发展骆驼养殖、红色旅游、牛羊肉精加工等特色村集体经济项目,着力增强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去年以来,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8802.24亩,种植高原夏菜153亩,新增中药材20亩,畜禽饲养总量达到42.7万头只。全面落实畜牧业减灾救灾政策,争取省级畜牧业救灾资金,为4个乡镇740户牧户调运储备饲草料8300吨。制定印发肃北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总体方案、分项方案,整合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实施农业产业发展项目和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共8个,各族群众的生产质量、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着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与文化旅游发展“共同体”。结合肃北县境内丰富的旅游资源,策划推出生态与民俗体验精品旅游线路,形成了以梦柯巴音敖包、党河峡谷民族文化风情园、马场村和石板墩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紫亭湖千亩花海生态景区等为标志的休闲避暑、草原观光、摄影采风、户外运动精品民族文化旅游景点。打造以“丝绸之路那达慕(肃北)为代表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民族文化节会品牌,培育集休闲观光旅游、领略草原民俗风情、体验游牧生活于一体的新兴产品和发展模式,有效增强全县各民族内生发展动力,带动肃北县各族群众增收致富。

着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同体”。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管好“山”、护好“水”、用好“地”、建好“园”。认真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中央和省市环保督察排查反馈、发现、交办问题整改有序推进。完成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涉及的136宗矿权及无主矿点均恢复治理,盐池湾湿地成功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累计投入超过1亿元开展南山水源涵养、北山生态修复等治理项目,生态植被覆盖率逐年上升。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标逐步提高,均控制在约束性范围内。县乡村三级河湖长体系全面建立,水环境质量保持良好,地表水、地下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今后,肃北县将继续坚持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牢牢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以“一滴水”奔向大海的坚定执着,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不懈努力奋斗!

★ 来源:肃北县民宗委★

编辑制作:省民委宣传处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主线(肃北一条主线)(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