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宋头和老王头原来在一个单位工作老宋头是个大个头,走路昂首挺胸,说话声若宏钟,老王头不喜欢他那目空一切、盛气凌人的样子老王头个子矮小、性格棉软,老松头也嫌他缺少爷们气,有点小瞧他两人虽然没有闹过大矛盾,可也没什么多话说退休后,住在一个院子里,仍然各过各的日子,从不走动老送头和老王头不来往,可他们的孙子小明和小刚却是一对好朋友两人都在一个学校上初中2年级,每天都是一路来一路去,形影不离,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催泪喜剧故事?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催泪喜剧故事(骂人的喜剧结局)

催泪喜剧故事

老宋头和老王头原来在一个单位工作。老宋头是个大个头,走路昂首挺胸,说话声若宏钟,老王头不喜欢他那目空一切、盛气凌人的样子。老王头个子矮小、性格棉软,老松头也嫌他缺少爷们气,有点小瞧他。两人虽然没有闹过大矛盾,可也没什么多话说。退休后,住在一个院子里,仍然各过各的日子,从不走动。老送头和老王头不来往,可他们的孙子小明和小刚却是一对好朋友。两人都在一个学校上初中2年级,每天都是一路来一路去,形影不离。

这个星期天的上午,小刚起床吃过早饭后,就缠着老王头说:“爷爷,我们到小明家去好吗?”老王头说:“去他家干什么?”小刚说:“宋爷爷买了一只鹦鹉,还能说话呢,可好玩了!”老王头不愿踏老宋头家的门坎,可他不好对孩子讲,就说:“你和小明不是好朋友吗?你自己去就是了。”小刚是可以自己去的,可他心里是打了小算盘的,一定要把爷爷也动员去,爷爷看了一高兴,说不定也会买一只鹦鹉回来的。于是就揉着眼睛,假装哭道:“就要爷爷带我去,就要爷爷带我去!”老王头心软了:“别哭,别哭。爷爷带你去。”小刚一听高兴了,拉着爷爷就要走。老王头坐在沙发上不肯起来:“宋爷爷要是不在家呢?”小刚道:“在家的,在家的!不信,打个电话你问。”说着,小刚就走到电话机旁,敲了一串号码。电话通了,就把话筒递给老王头:“爷爷,宋爷爷在家。”老宋头在电话那头喊:“那位?说话呀!”老王头只好答道:“是我。”老宋头哈哈笑道:“老王头啊,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说吧,有什么事?”老王头只好硬着头皮道:“听说你家养了一只会说话的鹦鹉,小刚嚷着非得去看。”“那就来吧,欢迎参观!”老王头似乎又看到了老宋头那副洋洋得意的样子,心里就有些不舒服,可他拗不过孙子,只好牵着小刚的手出了门。

来到老宋头的家,按响门铃,老宋头的老伴开门出来,把老王头爷孙俩迎进了屋。老宋头老伴说:“正是不巧,我家小明刚才玩皮,把手割了一道口子,老宋送他到卫生所包扎去了,一会就回来。你们是来看鹦鹉的吧,来来来,就在院子里。”一边说着,就一边把他们往院子里领。老王头想:老宋头这是在回避我呢。回避一下也好,免得尴尬。说话就进了院子。院子蛮大,老宋头弄些花草藤萝、假山盆景,把它搞得像个公园。一根葡萄藤上挂着一只鸟笼,笼里有只羽毛漆黑的鸟,大慨就是那只会说话的鹦鹉。一见到鹦鹉,小刚就欢蹦乱跳地奔了过去。鹦鹉见来了人,嘴里吐出了一个单词。老王头没听清,接着鹦鹉又说了一句,这回老王头听清了,那是一句骂人的话:“可恶!”老王头的脸色就变了。心想,人家养鹦鹉,客人来了都喊“您好”、“欢迎”,可老宋头却教它骂人,联想到老宋头借故避而不见,看来这是有意的。小刚却没有这些复杂的想法,他在笼子前不停地逗着那只鹦鹉,那鹦鹉就不停地发出“可恶”“可恶”的叫声,引得小刚嘿嘿嘿直笑。老王头生气了:“小刚,我们走!”小刚说:“不嘛!”老王头走上去,不由分说,拽着小刚的胳膊就往外走。老宋的老伴站在一旁十分尴尬,一个劲地解释:“这只鸟也不知中了那门子邪,前些天还‘您好’‘您好’地叫,今天却叫得这么不中听。”她不解释倒也罢了,越解释老王头越来气。

老王头气乎乎地回到家里,跟谁也不说话,来了电话也不接。小刚不知自己怎么惹爷爷生气了,就悄悄溜了出去,一天也不沾爷爷的边。到了吃晚饭的时候,还没有见到小刚,老王头就有些着急。心想,这孩子到哪里去了呢,莫非又去找那只鹦鹉玩去了?他就下了楼,向小区的广场走去。果然,小刚跟着老宋头爷孙俩在广场上遛鸟。老王头走到跟前喊了一声:“小刚,回家吃饭!”小刚回头一见是爷爷,就说:“我再玩一会嘛!”老王头说:“那只破鸟有什么好玩的,回头我给你买一只更好的鸟!”小刚一听高兴地奔了过来,老宋头却有点不高兴了:“老王,你要买鸟你就买,干嘛说别人是破鸟啊。”老王头不软不硬道:“是不是破鸟,你还不知道啊!那有好鸟骂人的!”老宋头道:“这事我正要跟你解释,可我打电话你又不接。我们从来也没教过鹦鹉骂人……”老王头不耐烦地打断道:“有什么好解释的,事情还不是明摆着的,我不听!”说着就拉着小刚头也不回地走了。

几天以后,老王头果然从鸟市上也买回来一只会说话的鹦鹉。这是一只虎皮鹦鹉,长得像一只花蝴蝶,漂亮极了。说话的声音也特别好听,像唱歌。小刚每天放学一回来,就逗着鹦鹉玩,有时还瞒着爷爷提着笼子到广场上去遛鸟,引得小明和一群小伙伴,跟在后面直转。

这天,老王头带着小刚在楼下遛鸟,正好碰到老宋头领着小明从这里经过。小明一见笼中的虎皮鹦鹉,就欢快地奔了过来。老宋头躲不过去,只好硬着头皮向老王头打招呼:“老王,你也买了一只啊。哟,还是虎皮鹦鹉呢!真漂亮!”老王头还没来得急搭话,就听笼中的那只虎皮鹦鹉送出来一句恶骂:“混蛋!”老宋头的脸立即就拉得老长:“老王,你的鸟怎么骂人!”那只鸟来劲了,又骂了一句“混蛋”。这下把老宋头气坏了:“好你个老王!你骂人骂出水平来了。真没见过你这样的人!”老王头本来还想解释一下的,一想起上次受到老宋头那只鹦鹉的辱骂,心里就有了一种出气的快感。老王头不软不硬地道:“人和人是一样的,鸟和鸟也是一样的。凭什么别人的鸟能骂人,我的鸟就不能骂一句呢?”“你,你,你……”老宋头气得嘴唇直哆嗦“我跟你没完,走着瞧!”老王头也不示弱:“那就随你的便!”

老王头把老宋头的话也没放在心上,他觉得气头上说出的话,说了也就了了。那知老宋头却动了真格的。这天晚上,小刚吃过晚饭正在他的房间里做作业,小明却急火火地来到小刚家,一进门就直奔小刚房里,小声地喊道:“不好了,不好了!”老王头觉得有点奇怪,就把客厅里的电视机声音调小,想听听两个小东西在里面说些什么。小明说:“我爷爷要告王爷爷呢!”小刚问:“告我爷爷什么?”“告王爷爷的鸟骂人,侵犯人权。”“真的?”“咋不是真的呢!今天下午放学回来,我陪你遛鸟的时候,你不也见过我爷爷拿个摄像机过来给鸟摄像?那是收集你爷爷的鸟骂人的证据呢!”“怎么见得?”“晚上,我爷爷戴着老花镜在卧室里写东西,我就悄悄走进去,站在他背后偷看,原来是在写告王爷爷的鸟骂人的状纸呢。你说这事怎么办?”“我看这事先得瞒着我爷爷,再想想办法,阻止宋爷爷去告状。”

两个小东西还嘀嘀咕咕说了好半天,老王头就没心思再听下去了。心想:好你个老宋,你倒叫真了!鸟不通人性,你咋也不讲道理呢?就算我的鸟骂了你,你的鸟不也骂了我吗?而且是你的鸟骂人在前,我的鸟骂人在后,怎么就许你的鸟骂我不许我的鸟骂你呢?这也太霸道了吧!好吧,你真要打官司,那就打吧,我奉陪到底!

老王头立即行动了起来,开始进行打官司的准备。收集证据、学习法律、聘请律师,忙得不亦乐乎。两个老头为鸟骂人要打官司的事,在社会上也传开了。有的支持,有的不以为然。新闻媒体也掺乎了进来,说这是中国人法律维权意识的觉醒。

法院受理案件后,按照民事案件的审理程序,先要进行调解,可老宋头偏要把官司打到底,调解无效。不久,法院开庭通知书到了。老王头、老宋头都提上了鸟笼走进了法庭,分别坐上了原告席和被告席。这一天到庭旁听的人真不少,小刚、小明也来了。法官宣布开庭后,原告老宋头的律师宣读了当事人诉讼书。诉讼书详细叙述了被告老王头如何买了一只鹦鹉,如何骂人的经过。称老王头利用鹦鹉骂人,是对老宋头的人格侮辱,侵犯了人权,要求法庭判决老王头公开道歉,并赔尝精神损失费人民币一圆。

接着,就开始进行法庭调查。法官问道:“原告,诉讼书称被告的鹦鹉辱骂了你,有什么证据?”原告代理律师道:“有。我这里有一盘录相带,可以说明我的当事人,的确受到被告所养鹦鹉的辱骂。”于是就把录相带呈了上去。法庭工作人员将它插进放相机,电视机的屏幕上,立即就出现了一只鸟笼和那只关在笼内的虎皮鹦鹉。虎皮鹦鹉张开小嘴,发出骂人的声音,也听得清清楚楚。好象是为了证明屏幕上的鹦鹉就是被告的鹦鹉,被告席上老王头带来的笼中鹦鹉,也跟着骂了一声。法厅内爆发出笑声。

法官转过头来:“被告,你对此有什么不同意见?”老王头的代理律是说:“我的当事人,承认此鸟骂人是实,但原告并没有证明骂人的指向就是原告。况且,原告的鸟也骂过被告,而且在先。”法官又问道:“你说原告的鸟也骂过你,有什么证据没有?”老王头的律师说有,也拿出一盘录相带来,递给了法官。后面发生的情况跟前面一样,老宋头带来的鹦鹉也跟着屏幕上的鹦鹉骂出了同样的声音。法厅内又发出笑声。

接下来,法官又要求原告和被告提供鹦鹉骂人指向的证据,原告和被告的两位律师巧舌如簧,极力论证,但都是推测,无法拿出具有说服力的证据。

正在这时,法庭里出现的一幕,使法庭对案件的审理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法庭的后排走来两个人,一个是小刚,一个是小明。法官问他们要干什么,他们说要当证人。于是就询问他们的姓名、年龄、和原告、被告的关系,他们都一一作答。法官首先询问小明:“你要给谁当证人,证明什么?”小明说:“我要给被告当证人,证明被告王爷爷的鹦鹉没有骂人。”法庭里立即议论纷纷:原告的孙子要给被告当证人,有戏看。法官问道:“你怎么知道被告的鹦鹉没有骂人?”小明说:“被告王爷爷的鹦鹉刚才发出的声音,是我教的,我见它长得花蝴蝶一样,跟我们班上女同学黄丹穿的花衣服差不多,就‘黄丹’‘黄丹’地叫它,结果它就学会了。因此,它的叫声应该是‘黄丹’,而不是‘混蛋’。所以,王爷爷的鸟没有骂人。”不等法官发问,小刚也接着道:“我要给原告宋爷爷当证人。宋爷爷的鸟也没有骂人。它发出的声音也是我教的,我见它长得像乌鸦一样,就‘黑乌’‘黑乌’地叫它,结果它就学会了。因此它的叫声应该是‘黑乌’,而不是‘可恶’。”

原来是这样!这是法庭里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的。老宋头和老王头互相对看了一眼,都显得有些尴尬,又立即把目光移开。旁听席上的听众对这件案子的结局发生了浓厚的性趣,都静静地等候法官如何审理下去。这时法官开口道:“原告,案情已经清楚了,纯属误会。你还要告下去骂?”没等老宋头开口,又一个喜剧性的场面出现了。小刚和小明分别站在“黄丹”和“黑乌”两只鸟笼前,正逗着那两只鸟。先是“黑乌”发出了声音:“我不告了”,接着“黄丹”也发出了声音:“我们是朋友”。这两只鸟似乎觉得说一句还不过瘾,一个劲地“我不告了”“我们是朋友”地叫个不停。

旁听席上发出了开心的大笑。老宋头和老王头也笑了。老宋头说:“行,我不告了,现在就撤诉!”

法官宣布闭庭,性格直爽的老宋头走到老王头跟前,主动伸出手来:“老王,对不起你了。不打不成交嘛!”老王头说:“我还要向你学习养鸟的经验呢,我们就做个鸟友吧!”说着,两人提上鸟笼,并肩走出了法庭。小刚、小明手牵手跟在后面,冲着两个爷爷的后背做鬼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