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秦朝是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它将支离破碎的华夏大地重新一统,完成了伟大的事业。但是,它就像一个绚丽的烟花一样,美丽但短暂!秦朝待传到秦王子婴时,这个庞大的帝国轰然倒塌,江山易主!

秦国是靠什么变法统一七国的(秦国为何能统一天下)(1)

现在来讲一下秦朝的发家史。首先,秦朝最开始只是周天子的一个养马的家奴,在电视剧《大秦赋》中,在秦朝王军攻破王畿时,周天子破口大骂秦王是“养马的家奴”。这“养马”是有来历的,请听我细细道来。秦国先人最早可以追溯到颛顼,据《山海经·海内西经》中记载:秦国和周朝都是黄帝后裔。秦人以华夏自居,奉黄帝为始祖。颛顼的后代大费和大禹一起治水,治水成功以后,大费便留在舜帝的身边,为舜帝驯养和调教鸟兽。舜帝赞赏大费的功劳,就赐姓为嬴,这就是嬴姓的由来。

秦国是靠什么变法统一七国的(秦国为何能统一天下)(2)

大费生有二子,一个是大廉,一个是若木。若木有个后代叫费昌,正处于夏桀时代,因为忍受不了夏桀的残暴,离开了夏朝,投奔了商汤。后来帮助商汤灭夏,成为商朝的功臣。在此基础上,赢姓部族一直受到商朝的重用。到了商朝末期,蜚廉生二子:恶来和季胜。蜚廉与恶来都在辅佐商纣王,所以,等到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消灭商朝后,还杀了恶来。其秦国始祖秦非子正是蜚廉的后代。

等到西周建立后,尽管秦国的先祖曾辅佐商纣王,周王室并没有对秦人赶尽杀绝,而是将他们安置于汧、渭之间喂养马匹。由此可见,秦国的先祖,确实是为周天子养马的。在此背景下,非子因为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分封在秦地,非子便以封地为氏,号为“秦嬴”,并成嬴姓的大宗,续其祭祀,后人称其为“秦非子”。这里是有史书记载的,《史记·秦本纪》中记载: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孝王欲以为大骆适嗣。申侯之女为大骆妻,生子成为适。

后来秦朝在西北地区扎下根以后,慢慢发展,在最开始的时候是为周王朝守护边疆,对抗周边的戎族。

自秦非子到秦始皇一共是38位君主,依次是秦非子、秦侯、秦公伯、秦仲、秦庄公、秦襄公、秦文公、秦静公、秦宪公、秦出子、秦武公、秦德公、秦宣公、秦成公、秦穆公、秦康公、秦共公、秦桓公、秦景公、秦哀公、秦夷公、秦惠公、秦悼公、秦厉共公、秦躁公、秦怀公、秦灵公、秦简公、秦惠公、秦出公、秦献公、秦献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

秦朝族谱理清楚之后,我们正式开始讨论秦朝的“奋六世之余烈”。

六世,是从秦孝公开始的。

秦孝公吸引各国人才来秦,这其中最出名的人才只怕是商鞅。他的“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富国强兵,一代强过一代,可以说,秦国能够一统天下,与商鞅变法有着很大的关系,商鞅变法为秦国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定的基础,特别是制度性基础。

秦国是靠什么变法统一七国的(秦国为何能统一天下)(3)

秦惠文王,这位秦国君主,取汉中、巴蜀,扩张秦国版图,连横合纵,拓展外交,意义非凡。

秦武王,历史上并无过多记载,但能够称上一个“武”字,想必也不会太差,只是英年早逝而已。

秦昭襄王,吸引人才,重用人才。文有范睢,武有白起。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使得赵国再无力与秦国抗衡。秦昭襄王时期,得九鼎,入王畿,版图空前扩大。

秦国是靠什么变法统一七国的(秦国为何能统一天下)(4)

秦孝文王,这位国君在位时间不长,但做太子的时间却是很长,以至于登基不久后就驾鹤西去了。

秦庄襄王,秦始皇的父亲,在位时间并无大举动,为秦始皇的东出和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奋六世之余烈”的六世。其实真正做出重大贡献的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这三人,加上秦始皇,被誉为秦朝四雄主。

秦国是靠什么变法统一七国的(秦国为何能统一天下)(5)

这六代人为秦始皇东出灭六国做好了基础,无论是经济还是制度,在战国时期,秦国都是首屈一指的,这不可否认。所以,最后秦始皇一统天下,建立皇朝也是情理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