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玉友们有没有发现,很多翡翠吊坠,特别是翡翠观音、佛背面都有凹凸不平的弧面,甚至是六、七位数的高端翡翠也不例外。好多的料子就这么被白白浪费了,雕刻师难道一点也不心疼吗?

怎么判断翡翠是否调水(你还要被骗多久)(1)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翡翠的水。翡翠行业内经常会说到翡翠的水头,水长还是水短,几分水等。水这个概念是翡翠独有的,简单来讲,水指的是透明度,但又不是透明度那么简单,这样说可能有点绕口,因为水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一种感觉,水头长会给人一种晶莹剔透、水盈欲滴、水汪汪的灵动感,水直接决定了翡翠的品质。

怎么判断翡翠是否调水(你还要被骗多久)(2)

水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知道,翡翠是光线的艺术,所谓的水可以说成是光在翡翠内部传播,而在受到了其中矿物晶体的反射、折射、散射以后的一种综合感受。想要水好,需要满足翡翠种老、晶体颗粒细腻、晶体排列紧密、质地纯净等条件。

怎么判断翡翠是否调水(你还要被骗多久)(3)

翡翠一旦形成,质地已经稳固下来,不可能再发生改变,所以只能在后期工艺上着手。最早,人们发现把翡翠雕刻成直棱角荧光较弱,而雕刻成弧面荧光更强,显得水头也更好,所以翡翠雕刻以弧面居多,这也是最早期的“调水”运用,用专业的话说就是利用光影的物理的原理达到凸显材质的效果。

怎么判断翡翠是否调水(你还要被骗多久)(4)

然而这还不够。拿佛公来说,以前雕的佛背后都是平的,后来人们发现如果背面如果也有弧度,会显得翡翠水头光气更足,先是从肚子开始挖水,再后来佛光也挖水了,再再后来胳膊手掌也挖水,背面能挖空的全都给挖了,感觉就上来了,看似浪费了很多料子,结果却是起货效果更好,卖更高价钱。

怎么判断翡翠是否调水(你还要被骗多久)(5)

简单来说,用雕刻技巧挖水的方法是:尽可能作薄,将不雕刻的背面打磨成凹下去的阴面(弧面),扩大受光面积,吸收更多光线,牺牲厚度,从而提高透光性和透明度提高,以便翡翠容易出水,常见观音头部的背面、佛的肚子和头部的背面几乎都是挖薄的方法调水。

怎么判断翡翠是否调水(你还要被骗多久)(6)

这里可能会有人疑惑,调水、挖水说明水头差,像几十、上百万的高冰、玻璃种为啥背后也挖的凹凸不平呢?料子这么好,水头这么足,如此浪费料子也会降低其价值,雕刻师傅是傻吗?雕刻师傅当然不傻,答案只有一个,就是锦上添花。用顶级的料子雕的成品固然很漂亮,但背后再挖水效果更上一层楼,几十万的翡翠给你几百万的视觉效果,换你如何选择?

怎么判断翡翠是否调水(你还要被骗多久)(7)

所以,调水、挖水是一把双刃剑,雕刻师傅把那么好的料子打磨掉,心里肯定痛并快乐着。当然除了雕刻调水挖水,抛光、封底镶嵌等都是常见的调水方法,也就是说,调水已经成为翡翠行业雕刻的一种常态,大家见怪不贵了。我们更需要警惕的是另一种所谓“深挖水”。

怎么判断翡翠是否调水(你还要被骗多久)(8)

正常翡翠调水、挖水更好凸显水头,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而“深挖水”,是把本来没有水头或水头很差的翡翠,把背面挖薄,一直薄到能看到水为止,最薄可能只有0.2mm不到。当然,高品质的翡翠不会挖这么空,常见像永楚料、铁龙生等料子,只有挖的像鸡蛋壳那么薄,才会显得有水头,因此也叫“鸡蛋壳翡翠”。

怎么判断翡翠是否调水(你还要被骗多久)(9)

鸡蛋壳翡翠通常会封底镶嵌,在加上金属衬底,会显得通透有水头,视觉效果很好,因此被一些不良商家当成高端满绿翡翠出售。但是轻轻挤压就会碎掉,大家一定要提防,这已经不是在挖水,连底都挖穿了。

何为翡翠“调水”?

翡翠的水是光线在翡翠内部传播,受晶粒的多次无序交叉反射、折射后形成的一种综合状态,似迷雾萦绕,有深度,无层次感,是透明度与种、底子的结合体。在翡翠种老、晶粒细小、结构紧密,底子纯净的情况下才能产生的水,是更甚于透明度的光学现象。在翡翠的创作过程中,为了增强其质感和层次感,要经过一系列的设计和打磨,使其更加通透、有光泽,这个过程用行话讲就是翡翠“调水”。

怎么判断翡翠是否调水(你还要被骗多久)(10)

水与透明度息息相关。透明度是指翡翠的透光程度,翡翠分级国家标准将翡翠的透明度分为五个级别:透明,亚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虽然透明度不是决定水的唯一因素,但不透明则绝不会有水,透明与否对水的产生影响巨大,透明度的高低能影响水的形态。越透明意味着有更多的光线进入翡翠的深度越深,光线与种、底子结合交替作用,更容易形成有水。由此,通过打磨抛光,使翡翠的表面光滑如镜面,有利于光线穿透表面射入内部。也就是说,调整光线和透明度能达到“调水”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