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回到齐国第二年(公元前684年)春天,齐桓公出兵讨伐鲁国,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春秋二十八义?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春秋二十八义(春秋二九五二十七)

春秋二十八义

管仲回到齐国第二年(公元前684年)春天,齐桓公出兵讨伐鲁国。

鲁庄公上一年刚被齐军打得战车和自己的两位大夫秦子、梁子都丢了,又在齐国的威胁之下,不得已杀了自己的舅舅公子纠,心里一直窝囊,他还没找齐桓公的麻烦,齐桓公倒又先来找他的晦气,于是鲁庄公立时便要上战场和齐桓公一决高下。

就在这时,一个叫曹刿的鲁国人听说了,便在乡里声称要去拜见鲁庄公,请他不要冲动。

注意,曹刿把话说出去后,他的乡亲们劝他不要管闲事,当时乡亲们这是这样说的——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什么意思呢,这是国家大事,是那些吃肉的大夫们需要考虑的事,不关你这个小老百姓的事,你又瞎掺合个什么劲?

老乡们话糙理不糙,这事确实不关曹刿半毛钱关系。大家注意,中国的历史,尤其是秦以前的中国历史,凡是在史书中出现的,几乎都是贵族,不是国君,就是王孙公子士大夫,也就是所谓的“肉食者”,普通的老百姓,也即古人所说的“民”,只是纳税、出劳役和兵役的纯工具人而已。他们的喜怒哀乐在平时是不会引起关注也几乎毫不重要的,除非出现“时日何丧,吾及汝偕亡”这样的情况,否则像曹刿这样的老百姓,就是历史的底色而已。可是,历史的底色中也有抢眼的杂色或亮色,曹刿这个小老百姓便在这个历史的时刻,从他所属的阶层中,跳了出来。别人说鲁国与齐国打仗不关他事,他偏要去管。

曹刿跑去战地,要求见鲁庄公,鲁庄公还真就见了。见到鲁庄公后,曹刿问鲁庄公:你凭什么和齐军交战?鲁庄公说自己衣食方面从来不吃独食,总是拿来与底下众人分享,而且一向诚心祭祀之事。曹刿说,这些都还不够。鲁庄公又说自己忠于审察案情,总是根据实际情况断案。曹刿听了,说:可以凭这个与齐人一战了。于是曹刿跟从鲁庄公一起出战,与齐军战于长勺。

长勺之战,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了。这次战役开始的时候,鲁庄公就急着要让士兵擂鼓进攻,曹刿拦住鲁庄公说:还没到时候。等到齐军先后敲了三通进攻的战鼓后,曹刿才对鲁庄公说:咱们可以敲鼓了。于是,鲁军擂鼓,出军攻打齐军。齐军不敌鲁军,败走而去。鲁庄公要驱车去追,曹刿又一次拦住了鲁庄公,说:还没到时候。跟着曹刿下车,检查齐军逃跑时留下的车辙印,然后又登上战车,扶轼远望齐军溃退的阵容,然后才对鲁庄公说:现在可以追了!就这样,在曹刿的全程协助之下,鲁军追亡逐北,大败齐军。

战后,鲁庄公问曹刿战时为什么一再阻拦他。就是在这时,曹刿说出了奠定他在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地位的那段著名的话——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其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这段话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十五个字,但如果再加上战前他问鲁庄公凭什么和齐军作战时,他对鲁庄公的治国理政理念和实际操作的肯定,综合在一起,便可以勾勒出比较完整的曹刿的军事思想。其中包括战争的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战略战术,以及实战中的作战经验。尤其是作战经验,对鲁军最终取得此次长勺之战的胜利,作用非常大。这也说明,曹刿有的不只是纸上谈兵的理论。

好了,讲到这儿,我提一个问题——曹刿是个普通的小老百姓,根本不属于肉食者行列,他这个人的军事谋略是和谁学的?

让我们根据曹刿的名字做一点不太出格的小的猜测。曹刿名“刿”,“刿”是什么意思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利伤也”,《广韵》的解释是“割也”。注意,在那个女子只能以孟仲叔季——相当于今天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小称呼的时代,曹刿这个小老百姓是有具有含义的真正意义上的名字的。在那个蒙昧的、普通人面目模糊的时代里,一般人见了君子士大夫后,不说吓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吧,至少不会像曹刿那样侃侃而谈,头头是道吧。所以,曹刿到底是什么人?民间的水土是否可以滋养出没有受过正规贵族教化的天才?我认为这种可能性非常低。可是,中国的历史上,像曹刿这样离奇的人又不是孤例,比如汉代的淮阴侯韩信,自小也是个吃不饱饭的无赖那样一个人,但到了军队之中,得了机会之后,便如横空出世的奇人一般,兵法韬略源源不断地向外输出,怎么来的?所以,我个人还是倾向于认为,曹刿并不是一个真正普通的老百姓,他或许是阶层跌落的士阶层的后代。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得了他身上的谜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