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把各路耽美小说和网络爽文"科普"给小学生的事情已经足够让人三观炸裂的话,那么把重大案件刑侦记录这种东西当"童话"讲给小朋友的人应该不是憨憨就是人才。

但有位伟人说过一句话,编造的故事才有逻辑,而现实并没有——现实就是近百年来,东方和西方的家长都一直在把跟刑侦记录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东西当做童话讲给儿童听,而且没有任何意识,起码在迪士尼的公主系列出来之前都是这样。

比如说《灰姑娘》——直到现在,很多带有梦幻色彩的少女漫画小说还会把水晶鞋、仙女教母、南瓜马车、还有辛德瑞拉变身时候的华服当成一种符号来使用,作为少女情怀总是诗的象征。

迪士尼灰姑娘水晶板(如果没有迪士尼包装)(1)

迪士尼灰姑娘水晶板(如果没有迪士尼包装)(2)


迪士尼灰姑娘水晶板(如果没有迪士尼包装)(3)

每次看到类似的内容,我总会感慨,当年的迪士尼是如此的富有创造力和用心良苦,维护了多少小朋友的童年还让自己成为了永远的经典。因为我比较不幸,小时候家里纸质书多,看电视没有看书来的方便,所以率先读了灰姑娘的原著——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杨武能翻译。它封面长这样:

迪士尼灰姑娘水晶板(如果没有迪士尼包装)(4)

然后发现灰姑娘的原著在格林童话中算得上一个平平无奇的故事,而且提前围观了灰姑娘在灶台里捡豆子,穿的不是惊艳的水晶鞋而是俗气的金鞋,还看到了灰姑娘两个姐姐为了穿上那双鞋一个削掉脚后跟一个削掉大脚趾,直到血从鞋里冒出来才露馅,最后在婚礼上试图沾光的时候眼睛被鸟叼走。

现在网上有很多传说,说小红帽、睡美人在格林兄弟收集之前的故事原版有多么黑暗恐怖,但灰姑娘和他们不一样,它就算在《格林童话》里也够血腥的。但这在整本童话集里还不算最血腥,比如砍手、吃人、被害者的骨头说话、用各种方法折磨坏人到死、公主必然被偷窥到洗澡等等。这都不是我瞎编,是买一本真正的、原版翻译过来的《格林童话》就能看到的东西。

当时一起看的还有《海的女儿》(安徒生童话集),封面长这样。

迪士尼灰姑娘水晶板(如果没有迪士尼包装)(5)

但当时的感觉是《海的女儿》比价晦涩难懂废话多(长大了之后才明白安徒生的语言描写优美之处),反而是格林童话更好看、更刺激,即使很多故事都有相似之处,且很多故事也不像安徒生童话那么完整。

可能很多人都听家里的老人讲过狼外婆的故事——这个故事并不是源自格林童话,但也可窥见早期这些民间童话的黑暗面:狼爬上床之后把外婆跟与外婆并排的其他孩子吃掉了,主人公在黑暗中摸到水(血)、长的东西(肠子)、还有骨头等,"狼"谎称自己是外婆一一回答,最后还是被孩子识破。这个细节非常卧槽的故事当年是我奶奶亲自将给我听的,多年之后才纳闷自己当年到底听到了些什么......

迪士尼灰姑娘水晶板(如果没有迪士尼包装)(6)

迪士尼灰姑娘水晶板(如果没有迪士尼包装)(7)

("黑暗童话"也是童话的一种)

但是为什么这些"童话"从现在的角度来看那么的黄暴、血腥、少儿不宜,而安徒生童话就不是这样呢?那是因为安徒生童话是作家的"创作",而《格林童话》是格林兄弟从德国和欧洲各地收集而来的各地传说的一个集合,一部分童话甚至有可能是同一个版本在流传的过程中产生了太多变化或者和其他故事杂糅了起来,所以才会出现很高的重合率。

而这些"童话"本来也不一定是讲给孩子的童话,他们可能本来就是各种猎奇小说、地方传说、坊间八卦、恐怖故事或者含有某种宗教隐喻的故事,比如流传很广的"小红帽和大灰狼隐喻的男女关系"等(这个说法不无理论依据,很多后来的创作者都敏锐地观察到了小红帽、大灰狼和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里面的暴力因素),只是被收集者原汁原味的收集到了而已,然后被同样恶趣味的大人当成童话传承了下去......

迪士尼灰姑娘水晶板(如果没有迪士尼包装)(8)


迪士尼灰姑娘水晶板(如果没有迪士尼包装)(9)

不过值得思考的一点是,虽然在文学性上安徒生童话完爆格林童话,但无论是迪士尼的改编还是在世界范围内的受欢迎程度,都是格林童话完爆前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