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觉得香港,真是个神奇的地方。

弹丸之地,竟然有那么多绝顶的帅哥跟美女,而且个个特点突出,少有雷同。

香港明星一起踢足球(香港演艺圈的后继无人)(1)

男有周润发,吕良伟,梁朝伟,刘德华,张国荣,周星驰,黎明,郭富城,万梓良,任达华,罗嘉良,黄日华,苗侨伟,梁家辉,郑伊健,吴启华,古天乐,镇业,刘松仁,张智霖,温兆伦,何家劲......

女有张曼玉,邱淑贞,张敏,李嘉欣,梅艳芳,温碧霞,周海媚,关之琳,周慧敏,钟楚红,陈玉莲,赵雅芝,朱茵,梁咏琪,利智,叶玉卿,关秀媚......

总之名单一拉就是一长串,数都数不完。

可是,几十年后,再看如今香港的电影。

港星的中坚,男星依然是梁朝伟,刘德华,古天乐,刘青云,郭富城这些人。

而女星,还叫得出来名字的几乎已经绝迹了。

香港明星一起踢足球(香港演艺圈的后继无人)(2)

于是好奇,同样的香港。

几十年前,人才井喷。

几十年后,人才凋零。

难道,香港适合混演艺圈的俊男靓女们,都出生在了那几年,出道在了那几波,后面真没有人可用了?

于是,我把目光聚焦在了香港演艺圈的人才选拔上。

仔细看了看以前老一辈那些帅哥美女们的家庭背景跟人生履历,再对比了一下如今年轻一辈的家庭背景跟人生履历。

有意思的是,老一辈,不分男女,几乎都是穷苦出身。

成龙,武行。

洪金宝,武行。

周润发,做过门童。

刘德华,看过父母的小饭店,干过理发师。

周星驰,单亲穷小子。

梁朝伟,单亲穷小子。

古天乐,进去过的古惑仔。

何家劲,扛过死尸。

......

以上是老一辈的男星,而老一辈的女星们,家庭状况也好不了多少。

说明什么问题?

说明最早的香港演艺圈,选拔的是真正的人才,选拔的是真正的明日之星。

不论你的家庭背景是什么,不论贫穷富贵,不论你来自哪里,只要你有潜力,只要你够努力,凭着天赋,凭着面孔,你就有做主角的机会,你就可以成名。

因为这些港星们,是从全香港的大街小巷里面选拔出来的最适合做艺人的年轻人。

我一直有个观点,我们这个世界,任何国家,任何地方,都有很多适合各行各业,天赋异禀的人才。

拿香港老一辈的那些明星来说,他(她)们,就是一个个适合在演艺圈发展的人才,他们就是一颗颗散落在香港各个角落里的星星,当年的无线跟整个香港演艺圈如大海捞针一般地发掘挑选出了他们,给了他们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

这是一种双赢的局面,首先无线跟整个香港影视圈,因为挑选人才的那张网够大,够不拘一格,所以让当时的无线跟整个香港影视圈,有了用不完的人才跟星星。

其次,那些本来只能做做武行,门童,理发师,古惑仔,苦力,工人的年轻人们,得以做自己最在行的歌星影星,不靠家庭背景,最后也能名利双收。

李白说过,天生我才必有用。

韩愈也说过,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前提是,你虽是人才,你虽有潜力,但你总得有展现自己的机会才行吧。

当年的那批港星够幸运,他(她)们遇上了他(她)们的伯乐!

再看看现在的香港演艺圈,那些还说的出名字的,有几个不是富二代,星二代?

这说明,后来香港演艺圈,人才选拔的圈子缩小了。

以前,是从全香港去挑选。

后来,是从香港的富二代跟星二代里去挑选。

穷小子们,再也没有机会做大明星了。

挑选的圈子变小了,能挑选出来的真正人才也就变少了。

后来那些生在普通家庭的刘德华,周润发们,只能做理发师跟门童了,再也演不了戏,成不了明星了。

那些散落在香港大地上的星星们,他们还有,他们还在,只是已经没了施展自己的机会。

为什么?

因为最早的港星,跟我们普通上班族并没太大区别,演戏就只是个工作,一点儿也不轻松。

虽说成名了,挣的也不会太多(可以看看有关无线艺人的工资收入,以及劳务纠纷的报道),当年的富二代们是看不上这份表面风光,背后又苦又累的工作的。

后来,大家发现,做明星,不止有名,还能有利(高额片酬,代言费),名利双收。

于是,富二代跟星二代们也开始眼红了。

毕竟,不是所有的富二代星二代,都有管理家族企业或者做其他大事业的能力。

但是,利用父母的资源,包装一下,进演艺圈挣挣快钱还是没有问题的。

于是乎,普通人进演艺圈的路,基本上被富二代星二代们的富豪老爹,明星老妈们给联手堵死了。

天长日久,演艺圈的路,也被他们自己给堵死了,变为一潭死水。

因为,真正的人才被淘汰掉了,充斥其中的大多是一些靠资本包装出来的水货。

因为,观众最终喜欢看的,始终是真正有表演实力,有颜值的演员跟明星,而不是强行包装出来的二代。

前面说了这么多。

最后,大家再认真想一想,我们的男足,在人才选拔上,是不是存在同样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