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独特的风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风俗文化)(1)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英文:Republic of Trinidad and Tobago),简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Trinidad and Tobago),简称“特多”,位于11°18'00.00"N,60°32'00.00"W,处于中美洲加勒比海南部,紧邻于委内瑞拉外海。由两个主要大岛——特立尼达岛与多巴哥岛,以及另外21个较小岛屿组成,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国总面积为5128平方公里,其中特立尼达岛4828平方公里,多巴哥岛300平方公里。而全国大部分的人口,都是集中在特立尼达岛之上。

位于特立尼达岛西岸的海港城市西班牙港是该共和国的首都,该城目前也是美洲自由贸易区(FreeTradeAreaoftheAmericas,FTAA)常设代表处总部预定地的候选名单里排名顺位最优先的城市,在中北美洲的经济圈里占有颇重要的地位。英语是该国的官方语言,但民间最常使用的却是以英语为基础的混种语言,也是英语加勒比最大经济体。

丹麦独特的风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风俗文化)(2)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全国分为8个郡、5个市和1个半自治行政区(多巴哥岛)。8个郡为圣安德鲁、圣戴维、圣乔治、卡罗尼、纳里瓦、马亚罗、维多利亚和圣帕特里克。5个市为首都西班牙港、圣费尔南多、阿瑞玛、福廷角和恰瓜那斯。多巴哥岛为半自治行政区。

截至2013年6月,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共有人口122.75万,主要是印度裔人、黑人和混血种人,此外还有欧洲后裔、阿拉伯人后裔和华人等,在特立尼达岛北部还有大约2000名阿拉瓦克和加勒比印第安人。其中56.7%的居民都聚居在西班牙港和圣费尔南多两大城市,人们通用英语,部分使用印地语和乌尔都语,其特立尼达岛北部居民使用法国的一种土语。主要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印度教。

丹麦独特的风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风俗文化)(3)

在多巴哥岛的居民绝大多数为黑人,通常为石油工人和文职人员,多信基督教新教。印度人后裔出生率高,所占比重仍在不断增长,多从事甘蔗、水稻生产,占农业人口的大多数,大多信印度教,基本上仍保留原有语言、宗教、习俗乃至种姓制度,对岛国的社会有显著影响。由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风俗习惯主要源于宗教信仰,所以要注意尊重天主教、印度教教义为基础的生活习惯。

当地人讲礼貌,重礼节,见面时会互相拉住对方的手问好。他们非常喜爱音乐,盛行以政治时事为主题的即兴演唱“卡利普索”小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钢鼓也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人最具民族特色的乐器。

丹麦独特的风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风俗文化)(4)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西班牙、法国和英国都侵占过特立尼达岛。这些殖民者利用岛上最初的居民美国印第安人作为劳动力,并奴役来自非洲、印度和中国的劳动力。后来,中东和葡萄牙的人们也来到这里,美国的社会风俗和文化也对特立尼达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地区的不同文化和美食传统的相互融合便产生了特立尼达的美食和文化习俗。

非洲奴隶还带着他们香醇的炖品和可口的菜肴来到了特立尼达岛,经过几代人的发展,这些菜肴被制作成了具有特立尼达特色的美食,如:pelau、通心粉派和callaloo(一种用蟹肉、蔬菜、以及各种调味佐料煮成的浓汤)。任何肉类或豆类都可以炖出特立尼达风味的菜肴,但鸡肉和红豆是最美味。

特别注意的是:近几年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治安形势恶化,凶杀、绑架、抢劫等案件发生频繁,外国人遭抢劫、杀害的案件也时有发生,所以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