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稻田里,泥鳅和黄鳝特别多,小时候经常拿手捉,或者拿网子网,还有些人拿打鱼器打,都能收获不少。泥鳅还比较好分辨一点,比较短粗一点,但是这个黄鳝经常会被误认为蛇,因为体型长得太像蛇了,都是细长细长的。小时候看到这个黄鳝也比较怕,生怕抓到的是蛇。其实水蛇和黄鳝还是好区别的,水蛇和黄鳝在水里游动的姿态是不一样,水蛇的幅度比较大一些,花纹也比较多样,而黄鳝游动的幅度比较小,花纹也比较单一。

稻田里有多少黄鳝(山上稻田里的泥鳅和黄鳝)(1)

我们很多人可能都疑惑过农村稻田里的泥鳅和黄鳝是从哪儿来的?我小时候也经常问大人这样的问题,大人就告诉我,是顺着水流带来的,可是在一些没有活水,只有雨水的田里也有,这就很让人纳闷,尤其是一些旱田改造的水田,土壤硬的要用锄头挖,里面居然也有泥鳅和黄鳝。所以没有人能解释这一现象。

稻田里有多少黄鳝(山上稻田里的泥鳅和黄鳝)(2)

要搞清这个问题,先要弄清楚泥鳅和黄鳝是怎么繁殖的。泥鳅和黄鳝二者都属于鱼,只是和其它的鱼不相同,无论外表,体形,生活习性都不同,是一种特殊的鱼类。既然是鱼类,那就是卵生动物。黄鳝喜欢栖息在松软且腐殖质多的浅水和静水淤泥中,离地面约30厘米营居生活。泥鳅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当水缺氧时,可进行肠呼吸。

稻田里有多少黄鳝(山上稻田里的泥鳅和黄鳝)(3)

为什么很多山上没有水源的稻田也有泥鳅和黄鳝了?主要是鱼籽传播繁殖。泥鳅和黄鳝的适应性很强,鱼籽在有水或无水的环境都可以存活很长时间,这就让随处传播成为可能,这种传播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种方式。无意识的传播有很多种,比如鸟儿迁徙、刮风下雨、龙卷风、农具携带等等。有意识的传播主要是人为放养,这也是有可能的,农村孩子经常把这些抓来的小鱼小虾放到稻田里去。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本来山上就有泥鳅和黄鳝的鱼籽,以前只是没有合适的环境,或者是本来就有泥鳅和黄鳝,但是没有人发现。大家都知道地壳的运动,很多高山上会发现海里生物的化石,所以你面对的这座山以前说不定就是湖泊,有泥鳅黄鳝籽很正常。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山里可能存在暗河,上下贯通,下大雨的时候,泥鳅和黄鳝会沿着河道逆水而上。

黄鳝和泥鳅都含有高蛋白和矿物质,但是由于现在人们大量捕捞,人们没有有意识的去放养,去繁殖泥鳅和黄鳝,让鱼籽越来越少,导致田里能看到的黄鳝和泥鳅也越来越少了。我们应该维持生态平衡,有意识的去保护好生物繁殖。

稻田里有多少黄鳝(山上稻田里的泥鳅和黄鳝)(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