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问题,列宁作了较多摘录和评语。列宁认为黑格尔关于规律的观点是极其晦涩难懂的,但也有活的思想,这就是:“规律的概念是人对于世界过程的统一和联系、相互依赖和整体性的认识的一个 阶段。..... .这是反对把规律的概念绝对化、简单化、偶像化。”

这就是说,对某一规律的认识并不是对整个世界的认识,而 只是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的一个阶段。每一个新的科学规律的发现都意味着人类在认识世界的无限的途程中前进了一步,但绝不可能是对世 界的最后的最完备的认识。“任何规律都是狭隘的、不完全的、近似 的。”

也就是说,规律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下面我们谈 谈列宁是怎样从黑格尔的摘录中得出这个结论来的。

规律和现象区别与联系 现象和规律(1)

黑格尔把现象看成一个根据和有根据的东西的统一整体,他说: “实存转回到规律,也就是转回到自己的根据,现象包含着这二者,即 单纯的根据和现象宇宙的分解运动,而分解运动的本质性就是根据。”

实存是从根据转化而来的,实存是有根据的存在,实存经过事物及其特性、质料和形式等一系列范畴而转化为现象,现象或现象世界是各种具体事物相互依存、相互联结的一个整体。

因此,在现象中有着这两个方面:根据和有根据的东西、独立的一方面和依赖的一方面。这前一方面,即独立的根据这一方面就是规律。黑格尔用许多概念来说明这一方面:“现象中的统一”、“现象的中介中的肯定的东西”、“持续着的固存性”、“现象中同一的东西”、“现象世界的平 静的反映”、“本质的现象”(即现象的本质方面)、“现象的静止的内 容”、“本质的关系”等等。

概括起来就是:(1) 现象比规律丰富;(2)规律是本质或本质的关系;(3)规律是肯定的东西、同一的东西;(4)规律是平静的、稳定的东西。列宁说“黑格尔在这里热衷于对词和概念的‘加工琢磨’和‘穿凿雕镂’”,即是指黑格尔对规律这一概念的这些说明。

这些说明都是为了指 出,规律只是现象的一个方面,即本质方面,“同规律相比,现象是整体,因为它包含着规律,并且还包含着更多的东西,即自己运动着的 形式的环节”。

规律和现象区别与联系 现象和规律(2)

“自己运动着的形式的环节”,即“现象宇 宙的分解运动”,指的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不断运动变化的现实世界。列宁对黑格尔的这些观点都是很重视的,认为是对规律这一概念的正确的描写。这些正是规律的一些特点。

应该指出,黑格尔谈的不是一般的规律,而是力学规律,他自己举的规律的例子就是引力定律 (两物体间引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因此, 规律虽然是本质,却不是最高的、最后的本质,即绝对观念。所以他强调规律的相对的意义。列宁当然不会同意黑格尔把规律从属于所谓 绝对观念,但对黑格尔对于规律的特点的描述显然是同意的。

他除作了若干旁批之外,还指出黑格尔把规律了解为现象世界的平静的反映 是“极其唯物主义的、极其确切的”。列宁还指出规律和 本质是同一类的概念,或同等程度的概念。这些是什么意思呢?

规律和现象区别与联系 现象和规律(3)

我们知道,规律是客观事物的普遍的和必然的联系,而纷繁复杂、 变化多端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莫不受一定规律的支配,是自然规律 和社会规律以及一般规律的各式各样的表现。同一个规律可以有多种 多样的表现。

譬如引力定律可以表现为一片树叶的飘落,可以表现为 海潮的涨落,可以表现为地球之绕日。显然,引力定律是异中之同, 而其各种表现是同中之异。同一,在黑格尔看来就是肯定的东西、稳 定的东西,差别是否定的东西、不稳定的东西。

这样,我们也就易于了解为什么现象比规律丰富,这不仅是说,规律可以表现为各式各样 的现象,而且是说,即使在一种表现中,现象也比规律丰富,因为某 一规律即包含在某一现象中,是某一现象的一个方面,而某一现象除 了某一规律之外,还包含着更多的东西。

譬如一叶的飘落,就还包含又必须掌握全局,怎么办呢?掌握规律以掌握全局。列宁说:“表象不能把握整个运动,例如它不能把握秒速为30万公里的运动,而思维则能够把握而且应当把握。”列宁谈的是思维而不是规律, 但思维就是掌握规律的认识能力,因此,列宁这话在这里也是有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