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最受欢迎的地方戏曲剧种,黄梅戏以其婉转细腻、行云流水般的曲调,清新俏丽、淳厚朴实的人物形象,贴近生活、载歌载舞的表演风格,在大陆各省、港澳台以及东南亚各地都受到非常广泛的欢迎。短短几十年里,黄梅戏从一个民间小戏发展成地方大戏,再到跻身中国五大戏曲剧种的进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得益于每一次都成功地借力了那个时代最先进的传播媒介并得到广泛传播,让黄梅戏变得家喻户晓、尽人皆知。

黄梅戏同现代媒介的结合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每个阶段都借力了一个最重要的传播媒介,分别是早期的电影(银幕),到后来的电视剧(电视荧屏),再到现在的抖音(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显示屏)。

屏幕虽然是越来越小,黄梅戏与观众的距离却是越来越近,观众对黄梅戏的参与度却是越来越高。

当黄梅戏遇见“抖音”,黄梅戏会第三次得到历史的垂青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黄梅戏历史上的两次“路遇”,实际上是黄梅戏得到大发展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黄梅戏与电影的结缘

195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根据《天仙配》的舞台演出本,由桑弧重新整理,大名鼎鼎的石挥任导演,严凤英、王少舫主演,拍摄成第一部黄梅戏戏曲片电影《天仙配》。

电影《天仙配》一经问世,即不胫而走,众口皆碑。影片随即在国内外热映,引起巨大反响。据1958年底统计,仅内地的观众就多达一亿四千万人次之多,创造了当时电影票房的最高纪录。《天仙配》在香港、东南亚一带上映时,同样是万人空巷、盛况空前。1956年7月12日起《天仙配》在香港放映,打破了此前所有欧美影片在香港的票房纪录。

正是因为电影《天仙配》的巨大成功,以黄梅戏音乐为基础,香港导演李翰祥创造了“黄梅调电影”这一崭新的电影类型。他先后创作了黄梅调影片《貂蝉》、《江山美人》,连获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后又拍摄《梁山伯与祝英台》,在香港、台湾、东南亚地区风靡一时。因为李翰祥的带动,催生了香港“黄梅调电影”前后绵延二十年的热潮。

这一影片类型同样创造了票房奇迹,黄梅戏同现代传媒的第一次结合,无论在黄梅戏的传播上,还是在电影票房上都取得了空前绝后的巨大成功。

黄梅戏背景故事(因为两位安徽姑娘)(1)

香港黄梅调演员:石慧 凌波 江青

电影《天仙配》的成功,使黄梅戏人看到了现代传媒手段的巨大影响力和覆盖力。随后1959年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与安徽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女驸马》;再后来有《春香闹学》、《牛郎织女》、《柳荫记》等一系列黄梅戏艺术片接踵而至地跃上银幕。  

自1983年起,《杜鹃女》、《龙女》、《孟姜女》、《朱门玉碎》、《母老虎上轿》、《香魂》等影片的上映,使黄梅戏热闹活泼,清新欢快的曲调再次唱响全国。

第二阶段 黄梅戏与电视的结缘

改革开放初期,戏曲电视剧成为一个重要的类型,收视率一度很高,其中,黄梅戏电视剧数量最多,也最受欢迎。著名导演胡连翠的名字就因为成功导演了众多黄梅戏电视剧而为广大电视观众所熟知。

1984年,16岁的韩再芬主演黄梅戏电视剧《郑小娇》而一举成名,并逐渐成长为继严凤英、马兰之后的又一代黄梅戏领军人物。

黄梅戏电视剧的兴起和发展,给黄梅戏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利用电视传媒的强大优势,拓展和丰富了电视艺术领域。一大批黄梅戏电视剧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郑小娇》之后,《西厢记》、《朱熹与丽娘》、《遥指杏花村》、《黄山情》、《桃花扇》、《半把剪刀》、《玉堂春》、《孟丽君》、《家》、《春》、《秋》等,数不胜数。黄梅戏电视剧多次获得飞天奖并且蝉联14届大众电视金鹰奖优秀戏曲片奖。

黄梅戏与电视剧的结缘虽然起步较晚,却以恢弘的气势迅猛发展。黄梅戏依托那个年代最强势的媒体,依托电视这个年代最重要的平台,走进千家万户的荧屏,让黄梅戏电视剧这朵艺术奇葩开遍全国的大街小巷。

黄梅戏背景故事(因为两位安徽姑娘)(2)

主演黄梅戏电视剧《郑小娇》的韩再芬

第三阶段 黄梅戏与手机的结缘

黄梅戏与手机的结缘是近十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逐渐兴起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方式已发生巨变,手机终端通过平台科技化和内容可视化等方式,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传统的电影和电视渠道逐渐退居幕后。黄梅戏作为一种集歌、舞、乐诸艺术于一体的传统戏曲艺术,再次与这个时代无处不在的手机结缘,与手机上的各种App结缘。

相较于传统的剧场,便捷的手机,小巧的屏幕让黄梅戏对年轻人来说触手可及。黄梅戏再一次与受众实现了零距离。一个小小的手机,既可以完成短视频的创作,也可以实现短视频的欣赏、评论和转发,这对吸引疏离黄梅戏已久的青少年走近黄梅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了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黄梅戏艺术本身也才有可能得到发展、才有可能与时俱进。

移动互联网时代黄梅戏等戏曲的手机端传播,主要有自建APP传播和借力新媒体平台传播两个路径。这两个路径有各自的平台优势及受众群体。

自建APP平台方式目前有以下三种类别:资源型(如掌上黄梅App、黄梅迷App);互动型(如戏缘App、金梅花App)以及综合型(如央视戏曲App、有戏安徽App)。

黄梅戏借力新媒体传播主要依托三大平台:微博、微信和今日头条(抖音)

黄梅戏在微博上的传播曾经风靡一时,众多黄梅戏演员在微博上都成了博主,发布了大量黄梅戏演出视频和资讯。然而,在今日头条和抖音出现以后,这一切都悄然发生了变化。

今日头条和抖音通过个性化推荐算法,向目标人群精准推送其喜好的内容。抖音的用户以青少年为主。15秒到1分钟的时长设定,使得抖音可以聚焦某个局部,进行特写式传播。特写式传播对戏曲中海量的信息进行了屏蔽和过滤,所选择的内容集中而单纯,接受起来难度不大,方便快捷。抖音可以反复观看,继而进行模仿,接受戏曲的过程变得轻松而有趣,这就大大激发了受众的参与热情,戏曲传播方式再一次迎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再次借力腾飞的时机已经来临。

两位安徽姑娘让黄梅戏“巧遇”抖音,黄梅戏人紧紧抓住了短视频大爆发的历史性机遇

最早在抖音上表演黄梅戏的合肥姑娘”郝菇凉“并不是黄梅戏演员,但她却是抖音上第一个黄梅戏网红,让“郝菇凉”成为黄梅戏网红的这段抖音视频,其音频却是来自于安庆姑娘慕容晓晓创作并演唱的一首神曲《黄梅戏》。由黄梅戏演员转型作歌手的慕容晓晓首先唱红了这首改编自黄梅戏《女驸马》经典唱段“为救李郎“的《黄梅戏》。从2010年开始,尤其是2018年,该神曲常常霸占热歌榜,久居不下。

黄梅戏背景故事(因为两位安徽姑娘)(3)

慕容晓晓(左)和郝菇凉(右)

正是因为这两位安徽姑娘,因为神曲《黄梅戏》遇上了抖音,黄梅戏突然就成了抖音上的热搜,这一年轻的地方剧种忽然间就幸运地赶上了短视频大爆发的风口。

根据抖音官方大数据,2018年抖音上最受欢迎的地方戏曲,黄梅戏当仁不让地稳居第一。

2019年,抖音平台上戏曲内容播放量超过70亿次,其中黄梅戏以14.2亿次播放量,几乎赶上了国粹京剧的14.6亿次播放量。继2018年之后,黄梅戏再次蝉联2019年中国最受欢迎的地方戏曲

面对机遇,黄梅戏人没有丝毫犹豫,黄梅戏再次受到历史的垂青

抖音上获得1000多万点赞的黄梅戏名家吴琼是抖音平台上粉丝最多的黄梅戏专业演员,其个人抖音号吸粉近105万人。吴琼曾坦言:抖音对戏曲传承有无法衡量的价值!

黄梅戏背景故事(因为两位安徽姑娘)(4)

抖音上的黄梅戏名家吴琼

吴琼的抖音上,她将兰花指、攥拳、小五花、兰花掌等演唱黄梅戏时的手势做了一个手势舞合集,受到了粉丝们广泛传播与关注。可以这么说,碎片化的经典呈现为传统戏曲焕发了新生!

吴琼认为,用抖音传播戏曲,不代表“简单”,反而要“浓缩才是精华”。“只要30秒,那就要把最精致的好东西拿出来”。

在和粉丝互动的过程中,吴琼找到了年轻人欣赏艺术的节奏,正是这种互动,对黄梅戏继续传承下去具有“无法衡量的价值”。

黄梅戏背景故事(因为两位安徽姑娘)(5)

抖音上的黄梅戏青年演员

现在,黄梅戏很多中青年演员基本上都入驻了抖音平台,其中坚持开黄梅戏直播的,粉丝至少都有几万人。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的陈邦靓&董超组合,拥有粉丝约31万人,是年轻演员中粉丝最多的组合;安庆黄梅戏艺术剧院的马丁&熊东旭组合,这对黄梅戏舞台伉俪,拥有粉丝约5万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青年演员姚丹、范璇璇在抖音平台上吸粉超过10万人,邬云、王霞和袁媛,各拥有粉丝7~8万人。

作为黄梅戏舞台上的“中流砥柱”,黄梅戏新五朵金花中何云、王琴、程小君、吴美莲、仝婷都开设了抖音号,但因为她们大都没有开直播,抖音上粉丝数都不太多。

黄梅戏背景故事(因为两位安徽姑娘)(6)

抖音上的黄梅戏新“五朵金花”

据初步统计,目前已有超过50位黄梅戏专业演员开设了抖音号,其中相当一部分还开了抖音直播。抖音这个平台大大拉近了专业黄梅戏演员和年轻人的距离,为黄梅戏在年轻人当中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黄梅戏背景故事(因为两位安徽姑娘)(7)

抖音直播的黄梅戏青年演员演出

前不久,“安徽省青年戏剧演员优秀作品展演”通过抖音平台进行全程直播,“有戏安徽”App与抖音平台等的再次成功合作,让黄梅戏等安徽地方戏曲漫步云端,让更多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关注戏曲,喜爱黄梅戏。

如果说,黄梅戏一代宗师严凤英的闻名全国是中国电影发展的促成,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的成名得益于电视剧的迅猛发展,那么当代青年黄梅戏演员的成功不可不依靠网络和新媒体

新媒体在冲击传统艺术的同时,也为传统艺术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很多黄梅戏青年演员,在抖音平台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抖音上黄梅戏直播的人气高居不下,黄梅戏获得了广大年轻网民异乎寻常的关注和喜爱。

当国家级非遗中关注度最高的地方戏——黄梅戏,遇见日活跃用户数超4亿的中国最大的艺术和非遗传播平台——抖音,可以预见,黄梅戏的明天会更好!

喜爱黄梅戏,请关注【黄梅戏艺术】头条号和【黄梅戏艺术】抖音号:HuangmeiOpera!

黄梅戏背景故事(因为两位安徽姑娘)(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