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逼朱开山同意女儿和传武的婚事,韩老海可谓费尽心机,甚至拿“水泡”相胁,对朱开山明敲暗打:你应亲,我放水,一解朱家干旱的难题!

韩老海和朱家所有人都知道,传武不喜欢秀儿!

韩老海觉得,这些不重要,孩子们的情情爱爱能值几个钱,自古以来,婚姻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要朱开山点了头,这门婚事成了,两人往炕头上一坐,孩子一生,天长日久,还怕两口子处不出感情。

但他万万想不到,传武的性子会那样烈,为了拒婚,他离家出走、绝食,最后竟在新婚之夜,带着鲜儿直接私奔了,秀儿一时无法接受这个现实,直接疯了。

韩老海彻底被激怒,为了给女儿讨回公道,他对朱家展开了疯狂的报复。

本以为,传武私奔,两家成仇,秀儿和传武的牵绊也将就此划上一个句号,她将在父母的细心照料下,慢慢对传武释怀,随着时间的消逝,早晚会开启她新的人生。

闯关东老韩叔的结局 懂了封建吃绝户的心酸(1)

没想到,朱家离开元宝镇到齐齐哈尔时,韩老海却又亲自带着秀儿到朱家,让朱开山带秀儿一起离开,韩老海的意思很简单:此后一别,秀儿生是朱家的人,死是朱家的鬼,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秀儿跟韩家再无关系!

秀儿用了18年时间,既没有感动传武,也没有让传武对她日久生情,反而在朱家成了一个“女儿不是女儿,媳妇不是媳妇”的尴尬的存在。

我当时一直不解,为什么韩老海如此固执,一而再再而三地把女儿推入火坑,难道这世上就传武一个男人了吗?明知传武不喜欢女儿,还一次次逼他娶秀儿,这样得来的婚姻,女儿如何能幸福?

秀儿不懂事,那是因为她年轻,还不懂婚姻,不懂生活,她对爱情的固执对传武的沉迷只是一时的;而韩老海作为一个阅历丰富的过来人,他应该在此时想着如何引导女儿,让她慢慢走出感情的漩涡,让时间淡化她在传武那里受到的伤害。

直到我再三翻看原著,仔细推敲韩老海逼婚这段,才懂为何传武多次以死拒婚,韩老海却依然要对他逼婚的真实隐情。

为了让秀儿嫁进朱家,韩老海对朱开山做了三件事:利诱、逼迫、追上门

闯关东老韩叔的结局 懂了封建吃绝户的心酸(2)

利诱

秀儿是老韩家独苗,是韩老海捧在手心长大的掌上珠,她喜欢传武,韩老海说什么也要成全她。

但是大家都看得出来,传武不喜欢秀儿,他羁傲,性子又犟,只要他不愿意做的事,十头牛也拉不住他。

恰逢一年难遇的大旱,朱家的庄稼眼看要干枯而死,朱开山不得不抹下老脸跟韩老海“借水”,韩老海正愁找不到跟朱家结亲的借口,怕女方家太主动上走进着提出结亲显得秀儿“低贱”,便想趁“借水”的事换“两家之好”。

朱开山在江湖上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自有他的血性和骄傲,虽然他也很喜欢秀儿,但韩老海这种明目张胆的算计让他心里很是不爽,且他也不想被人诟病“拿儿子的换水”,于是他多次婉拒韩老海:

这家伙,鬼心眼儿就是多,我听出他的话味儿了,在打咱家老二的主意呢,说了半天,绕来绕去,就是想把秀儿说给传武。我也看秀儿不错,不过他用这个做交换我心里不舒服。

韩老海以利相诱,他忘了朱开山是个血性的真英雄,他一生行事光明磊落,怎会做出“拿儿子换水”这种丢人脸面的事。

闯关东老韩叔的结局 懂了封建吃绝户的心酸(3)

逼迫

眼看着大好的庄稼因为干旱便要颗粒无收了,朱开山急病了,秀儿为了讨好传武,私自掘开了自家的水泡给朱家放水。

韩老海想逼朱开山就范,同意两家婚事,便放出风去说要报官处理。

不想朱开山却不接招,直接绑了传武到韩家演了一出苦肉计,当着众村民的面大义灭亲:

今天我把逆子绑了,送到韩家请罪发落,该打就打,该罚就罚,该送官就送官,我朱开山绝不袒护。

韩老海借坡下驴,想趁机坐实两家关系:老朱大哥,其实都是自家人,何必搞得这么紧张呢!

一句“自家人”,让朱开山再次感受到韩老海的算计和胁迫,想当年,他闹义和堂,杀洋毛子,闯金场,还从来没这么被动窝囊过,自觉脸上挂不住的朱开山“当众教子”狠揍了传武一顿,以苦肉计结束了这场“以水换婚”的交易。

闯关东老韩叔的结局 懂了封建吃绝户的心酸(4)

追上门

朱开山带着传武离开之后,韩老海才反应过来自己中了朱开山的苦肉计:

我要报官也没当真,就是要逼着他答应传武和秀儿的亲事,他来了这么一出,对传武要打要杀的,给我来了个措手不及,我就稀里糊涂地放了他一马,我这不是白忙活了吗?

懊悔万分的韩老海决定放下面子,走“真诚”路线,他带着礼品亲自追上门跟朱开山道歉,这次他也不再绕弯子,直接了当地说要跟朱开山“结亲家”。

朱开山和文他娘本来便对秀儿十分满意,只是朱开山被韩老海拿“水泡”相逼,一直拉不下脸面,他即诚心求亲,他们也不再托大,便也默认了这桩婚事。

闯关东老韩叔的结局 懂了封建吃绝户的心酸(5)

得了朱开山对这门亲事的首肯,韩老海不等男方家提亲走过程,便迫不及待地上朱家下定去了,原著中韩老海对朱开山这样说:

按道理说,你们娶我们嫁,应当是先媒人后提亲,儿女相亲,再过礼下定,最后择日迎娶,这都是有一定之规的,可咱们是乡邻,这些过场能免就免了。咱这门亲事是我们赶弄你们,有些地方我们就得主动点。

这场一波三折的“逼婚”,以朱开山立下“我应亲,你放水”的字据落下帷幕。

韩老海万想不到,他的初衷是想给女儿寻一个靠谱的人家,不会让女儿受婆家的委屈,到头来,却害得女儿守了18年的活寡,18年的青春,十八年的寒窗冷夜,把她从一个活泼天真的姑娘磨成了一个满眼空洞悲凉的妇人。

闯关东老韩叔的结局 懂了封建吃绝户的心酸(6)

逼婚的韩老海藏着旧时吃绝户的悲凉

韩老海曾跟秀儿娘说过这样一番话:

咱秀儿恋着传武我为什么没阻挡?我是看好了这孩子有朱开山身上的一股英雄气,咱家人丁不兴旺,就秀儿这么个闺女,咱闺女要是跟了传武,就等于给老韩家立了一根顶门柱,这个亲我一定要和他做。

韩老海一生就生了秀儿这么一个女儿,他有家财万贯,却无人承继,他最怕的不是女儿爱而不得,而是自己百年之年,诺大家财被人刮分,女人无人护。

那个时代,人们还不像现在这般思想开明,一个人家里若是没有儿子,是要被戳人脊梁骨的,且在这家的男子去世之后,女人很可能将面临被“吃绝户”的悲剧。

闯关东老韩叔的结局 懂了封建吃绝户的心酸(7)

封建年代,以男子为尊,女子必须依附于男子而活,作为家里的顶梁柱的男人若死了,又没有儿子承继,或是儿子还年幼,没有能力反抗的孤儿寡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宗族、亲戚把家里值钱的东西全部瓜分光,最后被赶出家门逼上绝路,这种强取豪夺的行为被称为“吃绝户”。

韩老海之所以明知传武不喜欢秀儿,甚至知道传武为了拒婚离家出走,绝食抗议,他还偏要勉强,甚至多次对朱开山“逼婚”。

他就是知道朱家是厚道人家,朱开山又素以仗义闻名,只要跟他结了亲,他不必担心他会吞没他的家产,也不怕在他百年之后,女儿会被人欺负无人护,只要有朱开山这个招牌在,就没人敢动秀儿。

而传武也遗传了朱开山的“血性”和义气,秀儿跟了他,无异于给老韩家找了一个最可靠的靠山,当然,私下里,他还打着另一层小九九:想招传武为赘婿。

闯关东老韩叔的结局 懂了封建吃绝户的心酸(8)

在成亲时,他曾跟朱开山开玩笑般说:

闺女成亲我是高兴的,可细想想心里也挺难受的,你说我一辈子拼死拼活熬了这份家业,等到蹬腿那天,这家业不都成你老朱家的了,你朱大哥就成了元宝镇的大拿了。

朱开山笑道:

儿女婚嫁的事你怎么也论起斤两来了,这可不是做买卖,你不是觉得亏了吗,那过两年我让他们两口子到你们家去,传武给你当养老女婿行不行

韩老海状似无意地说:好是好,可他不姓韩啊!

这句话,多少带着点试探,朱家有三个儿子,他们同住元宝镇,两家离得也不远,传武若能入赘韩家,平时走动起来也方便,对朱家来说似乎并不会受多大影响。

不过听到朱开山说“就算是姓了韩,你两腿一蹬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了”,他便知道朱开山不愿意,于是也歇了这个心思。

闯关东老韩叔的结局 懂了封建吃绝户的心酸(9)

后来,传武私奔,村子遭到流匪抢劫,韩家多年基业毁于一旦,他再次把秀儿托付给了朱家,是因为他害怕,在那个兵荒马乱、战火纷飞的时代,他们的身子越发年迈,再也拼不出一份家业给秀儿傍身,朱开山一家都仗义厚道,他自信他们不会亏待秀儿,传武早晚会回朱家,只要她留在朱家一天,她便算一生都有了个靠山。

其实,在现代社会,“吃绝户”的现象依然存在,前几年就有个“广西三姐妹遭遇亲邻“吃绝户”姐妹维权”的新闻,三个姑娘因为父母和弟弟不幸去世,因家中再无男人,他们家的土地都被同宗叔叔和一众亲戚侵占,后来,土地被征收,叔叔和亲戚更是直接侵吞了三姐妹的征收款和安置地。

在当今社会,女人尚且还能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但在封建时代,哪怕如出身名门如林黛玉,在父母双亡后,都不得不把家产尽数送给贾家,以换取一丝安身之地。

韩老海多次对朱家逼婚,明知传武不是女儿的良人,却两次把秀儿送进朱家,这其中深藏着韩老海最无奈的心酸,也藏着他对秀儿最深沉的爱。

所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大概说的便是像韩老海这样的父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