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边境线长438公里,共有麻栗坡、马关、富宁3个边境县,14个沿边乡镇,145个沿边行政村(社区)和1个沿边农场,2624个自然村,兴边富民责任重大。十年来,文山州充分发挥沿边和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建设成为“兴边富民”示范区的定位,聚焦短板弱项,持续加大对边境地区的投入力度,实现边境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民生显著改善、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边防巩固安宁,发展驶入快车道。

云南文山州五年的发展 文山这十年兴边富民(1)

麻栗坡县老寨村

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大跨越,贫困地区实现全面脱贫摘帽。十年间,文山州全力决战脱贫攻坚,大力发展地方经济,现行标准下65.2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县(市)全部摘帽,81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全州地区生产总值从478.02亿元增加到1298.77亿元,2019年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边三县中,麻栗坡县地区生产总值从36.6亿元增加到100.55亿元,增长了1.75倍;马关县地区生产总值从52.14亿元增加到127.53亿元,增长了1.45倍;富宁县地区生产总值从49.78亿元增加到140.47亿元,增长了1.82倍。

云南文山州五年的发展 文山这十年兴边富民(2)

“兴边富民”绘就边境发展新画卷

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日新月异。十年来,全州抓好“通高速、建铁路、修机场、造码头”四件大事,推进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综合交通网络建设,积极打造外接南亚东南亚、内连西南及东中部腹地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通江达海”能力全面提升,交通网络基础设施实现从“瓶颈制约”到“立体突破”的历史性变化。2016年云桂高铁建成通车,全州迈入“高铁时代”;文山砚山机场现已开通航线13条,3小时可直达全国一线城市;富宁港二期工程将于年内开工建设,即将实现右江至珠江水运通道全线贯通。据统计,全州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农村路面硬化分别比2012年增加1050公里、290公里、4256公里。

云南文山州五年的发展 文山这十年兴边富民(3)

“兴边富民”绘就边境发展新画卷

对外开放水平迈上新台阶。十年来,文山州充分发挥“承接东西、贯穿南北、通边达海”的独特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不断加强与邻国在经贸、边境管理等方面合作,积极拓展欧美等新兴市场,加快沿边开放。同时,全州积极推进口岸建设,中国天保—清水河口岸建成国际口岸,都龙口岸正式对外开放,田蓬口岸通过国家验收,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再上新台阶。为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全州已有多家金融机构与越南有关银行达成互开本币账户协议的跨境结算体系,全州贸易进出口额从13.3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7.2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7.5%。

云南文山州五年的发展 文山这十年兴边富民(4)

“兴边富民”绘就边境发展新画卷

产业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十年来,文山州聚焦重点产业发展,精准发力,成功引进中铝、魏桥、神火等多家世界、中国500强企业,产业发展蓬勃向好。全州绿色铝落地产能达343万吨,占全省的近一半、全国近十分之一;以三七为重点的中医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中医药三七药材》等13项标准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三等奖;全州旅游业收入较“十二五”末翻两番,普者黑景区是全省近6年来唯一新增的国家5A级景区;同时,全州扎实推进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现代农业,2021年成功创建全国“一县一业”示范县3个、特色县1个,全州外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占全省的13%,居全省第二位。

强边固防能力全面提升。十年来,全州坚持以强边固防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守好国门、管好边境、筑牢防线。举全州之力沿边境线“全覆盖、无盲区、全闭合”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云南特点的文山边境“铜墙铁壁”,并全线配套技防设施,“智慧边境”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同时,全州积极探索边境管控长效机制,全面实施边境村网格化管理机制,形成五级共1537名段长同守边境,边境三县9.6万户边民群众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通过加强物防、技防和人防联控,今年上半年,全州侦办妨害国边境管理刑事案件71起,同比下降61.58%;查获涉私案件22起,同比下降93.7%,无偷渡人员带疫入境情况。

云南网记者 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