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观约取好学深思
——漫谈中文专业的学习与日常阅读
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三日,梅贻琦教授在就任清华大学校长典礼上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此说一出,影响颇广。其实,孟子早就说过:“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孟子是说,一个传世久远的国家,不仅仅有高大的树木,而且有累世修德之臣,能以道而辅其君王,济世安民,乃国之柱石,为一代事功与道德的风标,以养成淳朴敦厚的民风,促成社会的安定与发展。梅校长以亚圣之言为依据,提出了对大学的界定和期望,说出了大学的根本所在。
大师,是学术的风标,是象征,是大学的核心。然而,真正的大师是难得一遇的,可遇而不可求。如此,则使得诸多刚刚步入大学之门、渴求追慕“大师”以游从的学子,不免失望,“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大师不世出,难得一遇,余生也晚,无缘游从,然而,亦不必枉自嗟讶,而虚抛有限佳年华。最为实际的态度,则是从自我做起,切实而深入地了解自己的专业,充分利用大学四年的美好时光,认真学习、探讨、研究,从而确立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建构人生发展的宏伟大厦。
中文专业博大精深,要很好地学习、研究,首先应该对中文专业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中文专业由文学、语言学和文艺学三大类构成。其中,文学主要是指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语言学包括汉语史(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汉语言文字学、音韵学,以及理论语言学、文化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文艺学则指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西方文艺理论、中国现代文艺理论。这几门学科乃中文专业的核心,此外尚有一些相关的专业选修课,以充实、丰富、提高相应的学科知识,拓展学习、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建构中文学科的学术大厦。如中国古代文学,是中文专业最为核心和基础的课程,按照学术界通常的划分,一般分为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元文学、明清文学、近代文学;又因为上世纪末学科划分归类的问题,取消了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将其归属于中国古代文学,而在学科构成上,中国文学批评史又是文艺学一个重要的学科支撑。中国古代文学,在中文专业课程的安排上,占有比较大的比重,抑或称之为中文专业的基础。这个学科的兴盛与发展,往往能够承载其他专业、学科的发展,如文献学、汉语史、文字学、文艺学、比较文学等,为其他专业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学四年的学习,则要求我们对中文专业的这些学科、主干课程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探讨,勾画出各学科的学术框架及其间的联系,努力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培养语言文字的穿透能力,了解学术的前沿和生长点。如此,才能使我们进入中文专业的核心,领略其深厚精粹的底蕴和博大恢弘的气度,学以致用。
就其实际而言,目前的大学教育,与就业密切相关,大多数情况下,专业选择之目的就在于毕业之后的就业。坊间有戏语:“今日找工作所流的汗水,正是当初填报志愿时脑子里所进的水。”虽是戏谑,却也道出了相关专业的现实窘境。选择专业的实用性非常之明确、强烈,因而,文不如理,理不如工,工不如商。读书乃为稻粱谋,可叹亦复可悯!笔者忝为教职,禀承韩昌黎之“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精神,勤勉于教职,多年来,总被人问及一个问题:“都二十一世纪了,学古代文学有什么用?!”可以说,“问题”提得很好,但同时也正彰显出我们所缺乏的东西来。
应该说,大学是一种素质教育,并非职业教育,而我们的大学,经常为市场需求所左右,悖离了大学的宗旨,而把大学降格办成了高等职业培养所,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大学就办什么专业,没有深厚的积淀,没有学术的积累,缺乏原创性的活力,拘羁于狭隘的实用途径。没有学术思想,学者以及学生只能沦为工匠,以致于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上,我们一直处于被动的追赶状态,那些带有里程碑式的科学理论、新的学术观念、科学发展,过去大多产生于西方世界。而这一切,皆与我们的大学教育有着极大的关系。
即使以最为实用的功利目的而论,攻读于大学,乃为求知,在于成为具有思想性的人才。知识之获得,不可能凭空而来,必须借助于某种媒介,通过一种介质的训练、培养,而使我们获得知识,化为能力,练人才性,提升思维能力。源渊流长、充实丰富、瑰丽多彩的中国文学、世界文学,历经时间的沙汰,积淀为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品,我们阅读、研究,正可以训练思维、培养能力。比尔·盖茨是许多人所羡慕的,是青年心目中的英雄、偶像,但吾人往往关注的是盖茨所积累的财富和那种超常的积累财富之能力,很少有人想到正是对电脑的着迷、对未来科学的不懈追求,那种永不放弃的对未知世界的执著探索,使盖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发财只不过是这种强烈的求知欲与不懈的创造力的自然结果。这种对学术的痴迷,纯粹出于兴趣的探索精神,很有一些中国古人所说的“谋道不谋身”的意思,对形而上的“道”的追求,自然会获得“谋身”的结果。而原创性的科学发明和理论创造,所依赖的正是这种“谋道”的精神。如果勤于“谋身”,拙于“谋道”,甚或忽视了“谋道”,本末倒置,何以承载重溯华夏民族精神、振兴中华之重任?
训练思维、培养能力,正是大学学习的关键。学习前代的文化精品、文学典籍,正是训练思维、获得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爬罗剔抉,提要钩玄,乃逻辑思维的归纳与演绎之训练。读一本书,如果仅仅停留在了解一个故事、事件的层面,显然是浅层次的,借助于他人的思维方式、思维过程,训练自己的思维,培养自己观察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疑是深入的读解,才达到了读书求知之目的。而阅读理论性的书籍,其精密的逻辑思维、推理论证、辩疑析难的能力,显然对训练思维、培养能力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中文专业学习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即在于传承文化。“所谓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在悠长的历史中,在一种制度下形成的、渗透到民族的血脉中的集体记忆,一种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模式。”那种以学术为生命的不懈追求,正是对优秀文化的传承,是华夏民族的凝聚力所在。专业乃谋生技能,而文化则是立身之根本。从某种意义上说,中文专业正是将专业与文化融为一体了。文化是民族的根性所在,马克思说:“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自己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传承文化,发扬优秀传统,以开阔的视野、恢弘的气度,与世界上诸多文化交流,使得华夏文明得以延续,继往开来,开拓创造华夏文化的新境界,使我华夏民族能够以恢弘之气度、无限之活力、强大之国力,雄视东方,挺立于世界。冯友兰先生以哲学家的睿智,撰联自勉:“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乃是对华夏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的高度概括,也是对华夏文化吸收外来文化,融入世界潮流的期望,“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希望吾国奋发图强,乃一拥有优秀而悠远的文化传统、具有开阔视野和创新活力的现代化国家。学问之道,在于传承,在于创新。太史公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实乃一切学问的不刊之论。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关键乃守正而出新。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是重建华夏文明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对中外之优秀文化,直入核心,撷其精华,消化吐纳,乃吾人之责任。
训练思维与传承文化,则要求我们从日常的读书学习切实地做起。就中文专业的学习而言,把握核心课程,读专业书必不可少。对于本科生而言,专业书从三个方面来读:
首先,是从手头的课本。高校的专业老师不可能象中小学教师那样,紧扣课本讲授,老师一般都是把内容融会贯通之后,加入自己的见解,作为一种知识信息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学生也不希望老师照本宣科,那样也无意义,缺乏自己的理解,仅仅是传声筒而已。而课本乃最为便捷的参考书、辅助读物,其内容是专业常识性的,多是无争议的,观点比较平稳的东西。所以,课本不能不读,它是专业入门的第一步,它和课堂教学共同完成专业的传授,并使课堂上教师讲的内容系统化、条理化。
其次,是文学经典本身。文学史是由作家和文学作品所构成的,离开了作家和文学作品,则无所谓文学史。本科生的学习,应该由课本为媒介,而上溯文学经典本身,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来说,广泛的阅读和探究,能够深化文学及文学史的知识,加深对文学史、文学现象、文学本质的理解,为进一步的理论探讨做好准备。
其三,相关的研究资料,包括论文与专著。看研究资料主要可以拓展专业思路,活跃学术思维,了解学术的进展,掌握学术前沿动态,使专业不停留在书本上,使专业思考不至于闭门造车,使学术思维开阔、不陈旧。阅读他人的研究成果,其实就是借其思维过程训练自己,批判地吸收其学术见解,发展自己,站在已有的学术高度向前发展,再经过自己的思考,就会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专业学术上的新见解也就是这样产生的。对本科生而言,阅读相关的研究资料,可以培养“问题”意识,帮助大家从深、广的方面去了解专业内容。
大学的根本目标在于“成人”,《论语》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又,“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乃对“成人”的界定与期待。
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大学时期的学习,就在于确立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基。古人云:“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所谓“立身”,实乃关乎其人之思想境界,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有思想的生命才是完整的。有什么样的思想境界,则有什么样的“立身”原则、行为方式,也因而确定了其人日后的成就。思想清明、品格伟大之人,介然有守而不因循守旧、随波逐流。在今天,我们对“成人”应该如何理解呢?花样年华的大学生活,是人一生的黄金时代,是充满激情的时期,也是思想日趋形成的重要阶段。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式的生活轨迹,似乎乏味、枯燥,然而多读书,可以怡情悦性、涵养性情,可以洞明事理、培育思想,从此打开了一个智慧的世界。精鹜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大学有别于中学,许多同学的读书方法存在问题,没有用自己的心去读,缺少用自己大脑加工的过程,仅仅是“装进”而已。在读书时,思维不要受限制,内容可以自己理解,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穿透语言文字而去探讨其内在的东西,重在得“间”,这样才能读出味道。大学四年,最自由的就是思维,没有教师再要求你按照某一规定来理解。因此,通过读书来训练思维,使思维更具有逻辑性,使思维更开阔、更活跃。《尚书》说:“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多学善问,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丰富思想的好方法,因而孔子强调学习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读书重在充实与提高自己,不要带有偏见,要虚心,即使是自己不喜欢的人的著作,也可以翻翻,了解其优长,做到“知己知彼”,借鉴补充。读书一定要做到精神上的自由,掌握自主的权利,不盲从轻信,也不自以为是、妄自尊大,随意轻视、诋毁他人的劳动成果。要自己做主,自己思索,参考借鉴,融会贯通,为我所用,而不是让别人到自己的头脑中来跑马。
中文专业博大精深。文学所直面的是社会、人生,乃思想文化的核心、心灵史的载体,涵蕴着丰富的情感、深刻的思想、睿知的哲思、健康的人类理性。中国传统学术,历来文史哲不分,在一定意义上乃由文学专业的特性所决定。博大丰富的内容,可以让不同的读者各取所需,《文心雕龙》评价《离骚》说:“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故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不同层次的读者,会有不同的收获。
当然,将读书所得知识转化为能力,更好地训练思维、培育思想,还重在关注现实生活,与实践相结合。程夫子说“道通天地有无外,思入风云变态中”,指出了鲜活的思想来源于读书、格物与实践。写作是实践之重要的一个方面,可以使思维严密、思想明晰成熟。鲁迅先生曾有形象的比喻,吃过罐头荔枝、陈年荔枝,是不算真了解荔枝真味的,只有亲自吃了鲜荔枝,才知其如何的鲜美。倘不与实际社会接触,亲身实践,仅仅坐在玻璃橱窗内读书,是不会有真了解的,始终是隔膜的。
作为主体的人,需要融入其所生存的社会与自然,因而研究文学必然地要了解这个多样丰富的社会与自然。因此,理解一个作家、作品或者文学现象,要还原历史的文学生态,去体味、感知,知其思想、情感,发掘作品的深刻内涵。于是,真切地进入文学的领域,探讨文学之真际,尚须有历史学的深度,哲学的高度和诗人感悟。历史学的深度,使我们进入文学生态的“现场”,目睹亲历其悲欢离合、跌宕起伏历程;哲学的高度,使我们穿透历史的迷雾,立足于思想的高地,高屋建瓴地把握;诗人的感悟,使我们拥有敏锐的艺术感悟能力,捕捉心灵深处的悸动,揭示真善美。历史、哲学、文学三大领域,在当今的学术分界中,是那样地清楚,疆域分明。然而,揆之于实际,以文学为基础,似乎又可以融会历史与哲学。故而,勃兰兑斯说,文学史就其深刻意义而言乃心灵史。
在一个缺乏大师的时代,我们不迷惘,更不盲从,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而是脚踏实地,从自我做起,一心向学,持之以恒,奋发有为。进入大学,其实是站在了人生的同一起跑线,谁能捷足发力,谁能持之以恒,自然会早日达于成功。大学是养育英才之地,读书明理、训练思维、培育思想,为我华夏民族培养并保护一批“读书种子”,成为华夏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光大者。有了这样的志向,有了这样的读书学习的场所,最终会形成培育大师的沃壤,“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五百年”,也许,不久的将来,“大师”终会在未来学人中产生。“先立乎其大,有志者竟成”,是所望焉。
作者简介
雷恩海,复旦大学博士,苏州大学博士后,现为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学研究中心主任,甘肃省唐代文学会会长,中国李白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理事,中国韩愈研究会常务理事等。
内容来源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教务处编辑 | 李容基责任编辑 | 周唱主编| 肖坤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