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感力这个词,并非老詹发明,

然而,老詹却非常推崇。

我曾不止一次向同事和朋友建议,

抽点时间,读读《钝感力》这本书吧!

提升钝感力最有效的法子 人生必备之利器(1)

钝感力》作者,是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

在中文版序中,他写道:

在人际关系方面,最为重要的就是钝感力。

钝感力不仅限于精神方面,在身体方面也同样如是,

要想不因些许感冒或伤痛等就败下阵来,就必须拥有这种能力。

钝感虽然有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

但钝感力却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为了说清楚什么是钝感力,渡边淳一举了两个例子。

一是身体上的,一是精神上的。

先说身体上的。

时逢夏日,大家在外乘凉,一不小心,胳膊被蚊子咬了。

小A比较敏感,一咬就感觉很痛,不停地抓挠,

被叮的地方,很快红肿起来,

此后,皮肤溃疡,久久不愈,令小A痛苦不堪……

小B则比较木纳,拍了拍,把蚊子赶走了事,

被叮的地方,并无什么不适,此事很快就过去了……

再说精神上的。

小K在一家公司工作,算一小白领,

由于工作疏忽,出了差错,被上司当着同事的面,狠狠责骂了一顿!

周围同事都觉得,小K受此打击,肯定会情绪低落,好几天缓不过劲来,

谁知根本没那事,这个小K,屁事没有,

天天笑容满面来上班,好像从未发生过一般。

然而,同样在公司工作的小N,也因工作差错而被上司责骂,

生性敏感的他,却把这事看得很严重,

从此背上了包袱,整天闷闷不乐,

情绪越来越消沉,最终,工作没有干好,真被公司开除了!

加拿大医学家赛里埃,曾经对此做过老鼠实验,

他把一些老鼠关在阴暗寒冷的地方,

并不停地用小棍去杵它们,刺激它们,让其经常感到压力,

时间长了,赛里埃发现,这些老鼠消化器官开始出现斑点,

随着刺激程度加剧,最终,老鼠都患上了胃溃疡!

由此推演开来,赛里埃创立了精神压力学说

因为此学说对医学的重大贡献,赛里埃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各位明白,人有五种感官,

各种感官太敏感,常会给人带来麻烦。

视觉太敏感的人,动辄就会发现

床上有一根根头发啦,

地上布满厚厚灰尘啦,

桌上全都是些污垢啦……

听觉太敏感的人,老觉得周围很不安静,

到处都会发出各种奇怪的声响,

甚至,半夜三更,也会因为听到响动而睡不着……

嗅觉太敏感的人,生活就更加痛苦了,

他会闻到周围处处都充满着怪异的味道,

甚至会为同事身上某种香水而浑身不适……

触觉太敏感的人,皮肤常常产生莫名其妙的瘙痒,

这里刚刚好一点,那里又痒起来了,

有时就因为浑身瘙痒,整夜失眠……

当然,反过就不一样了,

听觉迟钝的人,觉得世界好安静好安静。

嗅觉不敏感的人,觉得空气好新鲜好新鲜。

触觉迟钝的人,觉得浑身舒坦,没有什么不适。

说完渡边淳一文章,说说身边例子吧,

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人,

对于上司的话,同事的话,相当敏感,

别人说了一句什么,或者做一个什么表情,

他也会琢磨半天,想想与自己有什么关系,

会不会是针对自己的呀?

于是,忧心忡忡,甚至,坐立不安!

也有这样的人,

一大大咧咧,没肝没肺,

甭管周围同事说些什么,甚至有些话明明是针对他(或她)的,

但他(或她)也假装没有听见,没事人儿一般,

照样嘻嘻哈哈,好像从未发生。

以上两种人,且不说事业顺利与否,

就是个人的心态,也会是天差地别,

前一种人,活得太累,

后一种人,比较轻松。

当然,与人相处,大家都会喜欢后一种人,

而不愿意同前一种人打交道。

老詹曾经写过《不记恨》,

文章中说,对于过往的人和事,

尤其那些伤害过我,曾经让我不愉快的事情,

我从来不会记在心里,

因为,记住非但没用,反而增添自己烦恼。

有一句话说,被恨的人没有痛苦,恨的人却痛苦不已,

那又何必自讨苦吃呢?

说了一通钝感力的好处,

问题来了,

怎么能让自己不要太敏感,

如何培养自己的钝感力呢?

钝感力》这本书,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

按照新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要素,

渡边淳一此书写得似乎还有些不完整,

不过,设身处地想想,

这些问题,也确实不好回答。

到底怎么培养自己的钝感力呢?

想去想来,应该也只能是三个字:

慢慢来。

只要你意识到钝感力的重要,

培养了对于钝感力的迫切感,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

慢慢地、一步一步来吧。

总会让自己钝感力逐步增强的。

说到这里,想起两个词儿,

一个叫“选择性耳聋”。

一个叫“选择性失忆”。

一是,明明听到了,装着没有听见。

一是,明明发生了,好像从未发生。

老詹曾在河南农村采访过一些长寿老人,

我发现,这些老人们,大都有以上本领,

他们经常将手掌围在耳朵边上,大声说道,

嗯,你说什么呀?我听不见……

或许正因此,这些老人们,

全都活过百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