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上今传釉里红

唐窑独著百年中

黯然淡简温而理

都识先生尚古风。

*唐窑:就是是唐英督造的瓷器。他是跨越雍乾两朝的一位鼎鼎大名的督陶官,使瓷器烧造设计的 工艺和艺术价值提升到一个巅峰的高度。下面会讲到康乾釉里红的一些特点,跟此人关系甚大。

釉里红瓷创烧于元代景德镇窑。它是以氧化铜作着色剂,用彩料在胎上直接绘画,罩透明釉后,在1280摄氏度至1300摄氏度的窑火中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氧化铜的呈色难控制,对窑室气温要求高。温度低了,图案的色泽会发黑;温度高了,纹样易于晕散。青花瓷温度低一点还是蓝色的,釉里红温度一低就难看了。古代柴窑密封性能差,到了1200度以上,每升温10度都困难,所以需要烧36小时以上,才能炉火纯青。而且釉里红瓷器的烧制对于窑炉气氛要求极高,最后出窑时候氧气稍微多一点则变成了绿色,所以元代釉里红瓷器多有绿色苔点或成片绿色出现。也有烧飞的橙红色或无色出现,晕散成片也是元代釉里红特有的现象。

釉里红各时期特点和赏鉴

元代:釉里红线绘系指在瓷坯上运用釉里红料进行线条描绘纹饰。由于釉里红对还原焰烧成气氛要求比较苛刻,所以很容易出现晕散及烧失。经常会出现发色稍微不足,因此而产生一种缺陷的美感。。因此,难得一见元代烧制出来的尚好的釉里红线绘产品。

元代釉里红涂抹绘画装饰是借鉴了古代绘画泼墨中的技法而来,它在运用中不求章法、以无拘无束的笔触将图案的渲染效果发挥到极致,与工整细腻的线绘图案形成鲜明的反差。

釉里红每个时期的颜色(少数人才知道的真相)(1)

明代时期

器形普遍硕大。洪武瓷器器形普遍硕大,考古出土及传世的青花、釉里红、白釉、青釉等釉彩品种的罐、瓶、盘、碗等器物,尺寸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大罐、大盘、大碗超过50厘米,20-40厘米也属常见品,极具元代大气、粗犷遗风。

胎体特征:胎土因淘炼粗细之差,胎质表现不一。以官窑器物而论,瓷化程度较高,因而坚质细白,稍有厚重感。民窑器物则因火力不足,有类似浆胎的现象,胎体断面呈土黄色,但大多数仍为略含杂质的浅灰白色。

釉面呈青白色,为元、明两代瓷的共同点,只是青白程度各朝略有差异。常见的洪武民密瓷器,有的胎体淘炼不精,胎质呈白或灰白色,经厚润的青白釉汁映衬,釉面显示出较明代其他各朝更加深的青灰色或灰白色。而官窑器釉面虽也为青白色,却较民密器白润肥厚。有的釉面伴有细碎无色的自然开片纹,玻璃化程度高,色泽清雅,柔和悦目。一般底足刷有白釉浆,薄处泛黄厚处呈乳白或青色,光泽感不强。有器足与器身釉面色调不一的怪现象,究其原因,或者是器足受火向背不同,熔融时产生变异,或者是底足涂了不同的釉料所致。

釉里红每个时期的颜色(少数人才知道的真相)(2)

釉里红每个时期的颜色(少数人才知道的真相)(3)

清康乾时期:

康雍官窑釉里红色彩鲜艳,白釉细腻,莹润微青,胎质坚、细、份量重。釉里红器还有以点花兰开框的,这也是康熙朝特有的产品。

雍正时釉里红的器型和花卉图案大多以宣德为蓝本,白釉较薄,微泛青色,且带有粉质。明宣德时期原物与雍正时仿品的造型、纹饰、款识均相同,但两者也有差别。宣德原物口微撇,丰腹,高足,足微外撇。细砂底用手摸有滑润感,通体白釉,釉面有橘皮状小棕眼,外口边及底边积釉处,釉色浓泛青。

真品的胎薄,釉面呈浅乳白色,细而温润;仿品胎较厚,釉面为青白色。雍正时期御窑厂烧造的釉里红和青花釉里红瓷器质量最好,达到历史最高峰。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有人称雍正时期的釉里红为‘宝烧红’,发色呈鲜红色调,成品率高。乾隆初期,仍有继承雍正时的产品,以后就逐渐衰退,釉里红釉较薄,与康熙、雍正时期相差甚远。在釉里红花卉的瓷器中,还有一种与青花并用在瓷器上的产品,俗称为“青花釉里红”。

釉里红每个时期的颜色(少数人才知道的真相)(4)

釉里红每个时期的颜色(少数人才知道的真相)(5)

衍生产品

青花釉里红(青花加紫)顾名思义就是青花加釉里红的副产品。元代已经非常成熟。康熙时期,青花大多作点缀突出釉里红的鲜艳。如同常用于玉石雕刻的巧雕手法一样。凸显主题的表达意思,从而达到更高的艺术和观赏的价值

釉里红每个时期的颜色(少数人才知道的真相)(6)

稀缺的和衰落几个原因

一、烧造难度大,成本也很高。只有在历史鼎盛时期才可能烧造在元代,明代初期永宣时期,康乾盛世 三个时期充分的烧造过。其他时期非常少。 但是在1300度,完全靠人眼,经验要把温度控制在10度温度内。难度非常之大,废品率非常之高。因此导致它的烧造成本也非常高,在当初买一件釉里红的可东西,可以买青花的10件。缺乏市场的竞争力

二、其他彩瓷品种的出现。尤其是粉彩的出现,对釉里红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釉里红从清雅角度讲不及青花,一个冷色调子,一个暖色调子。热烈不如其他彩瓷。比如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都比它热烈。所以从两方面讲釉里红没有优势。

三、同类还有其他的红釉。如郎窑红,豇豆红,雍正时期的祭红,胭脂红,乾隆时期的珊瑚红,矾红。各种精彩的红,让人对釉里红的兴趣逐渐丧失。

如果让我们穿越回到古时,别人给两个外形一样的瓶,一个青花,一个釉里红,是不会有人觉得釉里红不如青花。所以,作为我们普通的收藏者机会和乐趣往往就藏在这里。每个时期不同,则对审美的态度也是不同。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笔者在此大胆预测釉里红会有那么一天,因某件事情的发生会再次在收藏界掀起一股潮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