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生平二三件事(海瑞去的是湖广兴国州还是江西兴国县考察)(1)

海瑞是明代第一清官,被万历皇帝称为粤东正气。有关其生平事迹被搬上舞台,在80 年代的一部老电视剧《海瑞传奇》中一节称为廉泉斗贪,故事的发生地设定在江西兴国县。翻来江西兴国县的历代名人也赫然写在海瑞曾任江西兴国县令。似乎海瑞去的是江西兴国确证无疑。

海瑞生平二三件事(海瑞去的是湖广兴国州还是江西兴国县考察)(2)

然后我在查阅阳新县志时发现其历代名人中记载海瑞来的是湖广兴国州即今阳新县。那么疑问来了海瑞到底去的是湖广兴国州还是江西兴国县。

海瑞生平二三件事(海瑞去的是湖广兴国州还是江西兴国县考察)(3)

首先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历史沿革。阳新县位于湖北东大门与江西九江交界,古称下雉,北宋时称兴国军,元称兴国路,明清称兴国州,辛亥革命后废州称县,因为与江西兴国县重名故改名为阳新县至今。而江西兴国县位于赣州市,最出名的莫过于土地革命时毛主席在此主持颁布的兴国土地法,兴国县也是全国有名的将军县。查阅资料可知982年(北宋太平兴国七年),从赣县划出七乡,加上庐陵、泰和部分地区,以年号为名,建“兴国县”。设县治于潋江镇。此后,兴国辖区虽有变化,但县名却一直沿用至今。可知江西兴国县一直为县级行政区划从北宋至今。

奇怪的是在县志中阳新县得名兴国也据说跟宋太宗的太平兴国年号有关。那么这二个地方有联系吗?像南昌市底下有个南昌县。那么这个兴国军和兴国县有关系吗?首先我们可以查阅地方志知道兴国军在北宋的行政区划类似现在的地级市,之所以称为军是北宋一种独特的行政区划类似现在的建设军团,碰巧的是兴国军在北宋属于江南西路,路是宋代的行政区划类似现在的省,江南西路也就是现在的江西省。二个地方在一个省下,会不会是兴国军底下有个兴国县。翻来地图我们就会打消这个推论二个地方不在一起而且距离遥远。根本不可能存在行政隶属关系。有阳新的朋友也会奇怪我们阳新现在不是属于湖北吗?怎么谈到江西了。其实我们阳新在元代以前是归江西管的,元代以后才划到湖北。

海瑞生平二三件事(海瑞去的是湖广兴国州还是江西兴国县考察)(4)

说了半天我们还得说回海瑞。我们去明史海瑞传里面找一下相关记载不就行了。时瑞已擢嘉兴通判,坐谪兴国州判官。久之,陆光祖为文选,擢瑞户部主事。明史明确记载海瑞因为得罪御史本来已经从淳安知县升到了嘉兴市副市长的位子上,被贬为兴国县判官。海瑞是明代人,我们之前解释过江西兴国县一直都是被称为县没有被称为州。所以从明史记载海瑞来的是今天湖北阳新无疑。

当然考虑到官方史书也有可能有误记,我也查阅了网上江西兴国的相关记载。摘录如下:海瑞上任后,立即上书赣州抚台吴百朋,提出了有利于老百姓的八条意见、五项措施,这就是有名的《兴国八议》。同时,兴修水利、清丈土地、安集流民、普查户口、减轻税赋、奖励耕种、裁革冗员。由于他不畏权贵,执法无私,做事雷厉风行,很快,兴国县便五业兴旺,百姓安居乐业。后来,兴国的百姓为纪念海瑞,建立了海公祠、学海堂。至今,兴国的老百姓叫他“海青天”,至今仍传诵着许多许多关于“海青天”的故事。

《兴国八议》和《申吴军门便宜五事文》

《兴国八议》的内容为:一为屯田,二为地利,三为隘所,四为均赋役,五为站马船,六为招抚逃民,七为哨官,八为革冗员。《申吴军门便宜五事文》的内容为:一为本县到任至今,百凡节省,从前冗弗无不裁革,民歌舞之矣;二为卫所官军徒享俸粮,了无一分之用,非独南赣,天下通然也;三为本院至任以来,防闲周密;四为县官亲民,比之守巡抚按之去民远者,于民则家人父子也;五为卑职申请以机兵剩银,补段察院经过兴国县里甲之用。

海瑞知兴国县时,因兴国本来瘠薄,岁赋不登,民苦浮粮。于是,海瑞上八议于赣州巡抚吴百朋,次第请行,尤其是清丈。前兴国县令卢柱著清丈事宜,海瑞仿照其法,定弓步,审田形,丈明则归册,册正则归粮。择老人为公正,而身自履亩巡勘,飞诡之弊遂绝。张魁、张豹兄弟,系南昌尚书张鏊族子。以市木凌轹山户,海瑞按之。鏊求解,海瑞不听;张鏊又托巡道反其狱。海瑞面见赣抚力争,“二张”终伏法。兴国县机兵额为552名,赣抚调走300赴营团操,又核减饷费,裁200名。海瑞以邑险,力请留之。赣县、信丰二卫屯军,其田取给各县。永乐中,兴国拨田999分,每分30亩。宏治以后,争讼渐滋。兴国县多荒土,民所垦者,军辄攘之。海瑞议欲革军,止存佃田之人,以军田补民之赔累,而输纳并于县官,事竟不行。又上便宜五事,谓:军门柴马俸粮之外,一毫不 宜征派里中;院衙内班,更换递漏消耗,请严加防范;县官亲民,非至不肖,无不为民者,上僚每事须责成之,不可掣其肘。其言深切婞直,巡抚吴百朋不以为忤。

海瑞生平二三件事(海瑞去的是湖广兴国州还是江西兴国县考察)(5)

对比阳新县志仅仅记载海瑞曾到过阳新为兴国州州判以外,在地方故事中没有听说过任何有关海瑞在本地的事迹。因此可以得出明史的记载有误,明史是清朝人修的对于地理可能有误。如果现在再修明史希望有关专家能就这一点做出解释说明以免以讹传讹。当然这也是我一家之言,希望人士可以提供更加详细的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