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现状就是孩子的未来(父母的形态里藏着孩子的未来)(1)

(图片来自网络)

1

经常听一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求上进,不思进取,似乎孩子不上进是天生的,他们也无可奈何。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我观察过这些家长,也与这些孩子进行过日常交流,发现这些家长和孩子在日常的相处中缺乏一些有效的、有营养的对话及正确的行为引导。这些家长要么每天忙于工作,对孩子进行一些口头的泛泛地叮嘱,要么打着全职妈妈的旗号却只做了保姆的工作。

孩子之所以被称为孩子是因为在这个年龄段是他们的最佳学习期,那么他们的主要学习来源是哪里呢?很多人会脱口而出是学校,大家再认真回忆一下真的是学校吗?

仔细想一想,在你的孩子进入学校接受学习以前,他是不是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小性格?他的小性格是在哪里形成的呢?或者说是谁影响他形成的呢?现在答案是不是已经明了了?没错,是家庭。

在你的周围是不是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年纪还不足五指多的小屁孩已经熟练的玩起了游戏,刚会呀呀学语的小肉团儿已经爱上了动画片……这是谁教他的?是谁?

等到孩子进入一年级,家长便轰炸式的给老师打电话:孩子沉迷游戏怎么办?不愿学习怎么办?学习不好怎么办?不愿读书怎么办……怪谁呢?怪老师还是怪学校?

曾有一个妇人问爱因斯坦:我的孩子已经两岁了,现在是不是可以学习知识了?

爱因斯坦说:已经晚了,他没出生时就应该接受教育了。

有研究证明,怀孕期间,妈妈的情绪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形成。也就是说,孩子在母体里便有了感知能力,我们经常说的胎教并不是真的无足轻重的。

我经常劝我周围怀孕的朋友多给孩子进行些胎教,听听音乐,读读书都是不错的选择。但通常她们的回答都是:每天又困又饿又难受,哪有那么多闲心。于是我便经常看到没有闲心的孕妈们每天抱着手机勤勤恳恳的追剧……等到孩子出生了,她们更忙了,忙着塑形,忙着晒娃,忙着追剧……在孩子学会走路,开始对周围的世界好奇的时候,便是宝妈们最痛苦的时候,每天要扯着喉咙奔跑在阻止娃娃们破坏世界的路上……

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宝妈们总有办法来减轻自己的压力。你不是对周围的世界感到新奇吗?还有什么比网络世界更丰富多彩呢!打开手机动画频道,给,让你见识见识花花世界!果然,娃娃安静下来了,抱着手机一坐就是一个小时,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个小时……三个小时……瞧!一个电子迷在你的手底下诞生啦!

“老师,我家的孩子天天在家看手机、玩电脑,怎么说都不听,真是气死人了!也不知道哪来那么大的瘾。”

是吗?你真的不知道他的瘾是哪来的吗?你忘了自己曾因为他学会了与手机相处而窃喜过吗?还是你不敢细究呢?

一个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到了学校才去学的,而是在他来到这个世上的时候你就应该对他的教育负起责任。曾有一项研究显示,在0-30-300-330-300-3岁获得细致照顾的孩子,不但儿时成绩好,30岁时学术表现也更佳,更有利于其在社会上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亲自抚养孩子长大的家长都知道,孩子越小,模仿心理越强,学习的意识越高。可是有多少家长浪费了孩子的最佳学习期,反而去教孩子怎样去和其他小朋友抢东西,怎样虚度光阴打游戏,怎样懒懒散散的过一日乐一日……孩子不懂大人做得对不对,他们甚至还没有能力去思考这个问题,他们只知道自己接触到的世界是这个样子的,那么自己也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天长日久孩子形成了意识流,便养成了习惯。所以人们才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大家都知道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老师是福楼拜,但是他的母亲才是促使他爱上文学的人。

莫泊桑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对他进行培养教育,经常给他朗读《圣徒传》。莫泊桑经常伏在母亲的膝盖上听得入迷,甚至模仿书中的人物从窗口往下扔钱接济穷人。

由于接受培养教育早,在7岁的时候,莫泊桑便有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一个名人。尽管后来他在修道院念书因不守规矩被赶了出来,但她的母亲仍然没有放弃他。在多年的教育下,她知道自己的儿子善动脑筋,富于想象力,具有文学天赋,便更加悉心指导他阅读和写作,小心地保存着他的每一篇诗作和每一本练习。这为后来莫泊桑拜师福楼拜习作奠定了非常扎实的基础。即使在莫泊桑成名后,她的母亲也从未放弃过对他的教导,帮助他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莫泊桑的母亲是他当之无愧的启蒙老师。

再来说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故事——孟母三迁。

孟子的妈妈为了让孟子受到好的教育,搬了三个住处。第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地、哭嚎的样子,玩起丧礼的游戏,孟母看到了,便想: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于是孟母便带着孟子搬到了集市旁,孟子看着街上的商人,便和邻居的小孩玩起商贩的游戏,一会儿大声招揽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玩的不亦乐乎。孟母知道了便皱起眉头想:这儿环境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第三次孟母带着孩子搬到了学校附近。渐渐地,孟子开始变得爱读书、守规矩、懂礼貌。孟母此时才展开笑颜说道:这才是我儿该居住的地方。

这两个故事都说明了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导作用。

孟母三迁是为了让孩子接触到好的人、事、物,受到良好的熏陶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说明了人的行为方式是受外界环境影响的。

孩子自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外界环境便是家庭,家庭成员的行为便影响着孩子将来的所作所为。如果孩子所在的家庭没有良好的教育观念,孩子信赖的家长没有正面的榜样教育,你却要求他成长为一个“别人家的孩子”,这不是天方夜谭吗?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的家庭关系并不好,我的孩子就注定不能优秀了吗?当然不是这样。

生活中夫妻关系难免僵硬,但对于孩子要有所避讳。不仅如此,你还要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好话,在孩子心中树立良好的父母形象,万不能在幼小的心中播下畸形的种子,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

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父母离异,由母亲教养长大。母亲从未在奥巴马面前说过前夫的不是,甚至是姥姥姥爷也从未在奥巴马面前诋毁过自己的前女婿,反而经常对奥巴马谈起他父亲的轶事。以至于奥巴马当上美国总统后,出的书都叫《奥巴马回忆录:我父亲的梦想》。奥巴马的母亲一直在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她不会重复性的去和孩子讲道理,而是更多的用自己的坚强,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简而言之,对孩子最有效的教育就是家长的自我教育。一味地和孩子讲道理还不及家长无意间的一个举动影响大。

教育孩子要从小抓起,切忌投机取巧。不要溺爱孩子,让孩子多做家务,干家务的孩子更容易养成独立的人格。引领孩子经常做运动,会让孩子的人格更加健全,培养其积极乐观的特性。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加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