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弹飞》由姜文导演,2010年12月16日在中国上映。

电影的上映意味着姜文已经开了枪,要打中什么?别急,让子弹飞一会儿。

事实上,这部电影就是对现实的电影,任何了解现实的人都很容易观察到。

让子弹飞最后一个镜头解读(让子弹飞十年前饱受争议)(1)

最明显的是,买县长,就任后为了得到钱而拼了命。县官压迫百姓,只与当地恶霸共污,分赃。故事从这里开始。

故事发生的地方为什么叫鹅城?虽然是小县城,但其象征就是我们的祖国。我们住的就是这样一座鹅城。

在这个鹅城,有县令、恶霸,还有无数百姓。县令,恶霸,这些有钱人靠什么发财?他们掠夺老百姓的财富。他们把普通人作为廉价劳动力卖给美国,赚美元,自己挥霍。

这时,一个天不怕地不怕,在电影中有着无比强大实力和对穷苦大众慈悲的恻隐之心的亦雄亦匪的救世主式的人物,也就是姜文所扮演的张麻子来到了这里。彻底打破的鹅城往日的“和谐”。

让子弹飞最后一个镜头解读(让子弹飞十年前饱受争议)(2)

他感到奇怪,为什么我要赚钱,不去富人身上赚,却要在穷人身上赚?这是张麻子的疑问,也是我的疑问。其实答案很简单。在那个年代,这就是现实。

不信邪的张麻子不想这样,师爷说,要发财,就得跪下。可是他在这里告诉所有人,我不跪着,我要站着把钱赚了。

张麻子说,我要给所有人公平,有名无实的冤鼓,不能只是一个摆设,要让大家来鸣冤,要给大家主持公道。这就好像某种制度一般,只是一个好看的摆设,却没有人有机会通过它来洗刷冤屈。

百姓们看到张麻子的铁面无私,就一起跪下。张麻子骂到,早**没有皇帝了,没有人值得你们下跪,我也不值得!他其实是想说,不要做奴才,不要给任何人下跪。人应该是平等的。看得出,对当时国人的无奈。

张麻子教育六子那段,看得出姜文对知识 和艺术的向往,对钱和权的鄙视。他希望人们可以看看外面的世界,去追随自己的精神。

让子弹飞最后一个镜头解读(让子弹飞十年前饱受争议)(3)

胡万在陷害六子的时候,县长的儿子,吃了两碗粉,只给了他一碗钱,这不公平,我们应该公平!虽然电影中的六子并没有以权谋私,不过现实中,我们或许需要的就是吃一碗粉给一碗钱的公平。六子被陷害,他的选择是切腹以证明自己的清白,看起来愚蠢,实际上反映了很大的现实问题。

由于六子的死,张麻子和黄四爷正式展开斗争,张麻子抢走富人的钱,分给穷人,打破这个世界的不公平、不合理、不公正,为无耻的剥削者付出代价,使善良的百姓们得到幸福。在张麻子和黄四爷的决战中,张麻子给群众送钱,但第二天群众乖乖地把钱交给黄四爷,因为他们害怕。张麻子说,怕之中有的是怒,我们要把这怒引出来。看来这就是让子弹飞的真正意图,他要挑起的就是压在群众心里的愤怒,这愤怒指的是谁呢?

第二天他们不发钱发枪,但是人们仍然漠不关心。他们四个人骑马在空荡荡的广场上喊了一声,但没有回音。这里姜文想告诉我们他的孤独和寂寞,想唤起民众的觉醒,但收获的只是凄凉和没有人回应。

他们对黄四爷家大门发起了疯狂的攻击。这扇门象征什么?在那时候,也许就是权威。黄四爷也是向人们表现出某阶层人的傲慢和自以为是。

最终张麻子带着愤怒的百姓打碎铁门,拿走了属于他们的一切。

张麻子问黄四爷,你重要还是钱重要,黄四爷说我重要。张麻子说,你再想想。黄四爷说钱很重要。张麻子说,你再想想。黄四爷说那仍然是我重要。张麻子说没有你,最重要。很有深意的一句话。

让子弹飞最后一个镜头解读(让子弹飞十年前饱受争议)(4)

在这里,姜文想说的是权力重要还是金钱重要。他最后说的是没有不受监督,国民优越的权力才是最重要的。

这部影片看似一片混乱,随心所欲,其实向我们暗示了很多。姜文想说的话太多,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他太想唤醒或煽动什么了。

不知道观众老爷们有没有看出更多的故事?一起分享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