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没有现在的先进设备,不可能建立庞大的地下排水管道,那么聪明的古代人是怎么解决古建筑的排水问题呢?尤其是在闽南地区,建筑者如何巧思妙想,以独特的建筑风格,做到了雨季房屋也能保持干燥呢?

古建筑排水口的形状(闽南古建屋顶的排水巧思)(1)

利用排水构件排水

中国古建筑防水有“以排为主,以防为辅”“多道设防,刚柔并济”的理念,说到“排水”,古人首先是从屋顶下功夫。闽南建筑,是中国建筑中重要的流派之一,其在排水上的工艺和技巧自然也是延续了该种理念。那么在闽南古建筑里,又藏着先人们怎么样的智慧结晶?

古建筑排水口的形状(闽南古建屋顶的排水巧思)(2)

说到排水,最为人熟知的就是排水构件——滴水兽。在一般的闽南古厝或者“番仔楼”里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闽南地区的滴水兽大多为传统吉祥图腾,例如鱼、狮子等,非常富有闽南本土色彩。

“滴水兽主要功能为疏导雨水下漏,镶贴在房子外部的滴水兽延长了雨水下落的距离,让雨水飘得更远,防止雨水顺墙壁流下造成建筑物的受潮、变色,甚至腐朽,起到了保护房屋的作用。”古建筑爱好者蔡迟迟介绍。滴水兽在工艺制作上结合了闽南的传统工艺,如灰塑、陶瓷、剪瓷等。其中,剪瓷工艺不仅色彩鲜艳,而且能够更好地展现出滴水兽的神态细节,同时也能够减轻滴水兽被雨水腐蚀的速度。

古建筑排水口的形状(闽南古建屋顶的排水巧思)(3)

除了滴水兽,闽南古建筑中还有不少物件都起到了排水的效果,例如:花头、滴水檐、水沟堵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小物件在形状设计上都有不同的寓意,代表着房屋主人不同的期望,“通过图案或者纹样进行双关表达,是闽南传统建筑的特色。”蔡迟迟表示。

利用房屋设计排水

闽南建筑特征鲜明,其中最为特别,当属燕尾脊。殊不知,它除了拥有丰富的观赏价值,还有排水的功能呢!

古建筑排水口的形状(闽南古建屋顶的排水巧思)(4)

查阅相关材料得知,“燕尾脊”“双坡曲”其实都是采用高屋脊、大坡度的设计,利用陡坡让水顺流而下,再因惯性冲出屋檐之外。除了结构之外,屋顶的建筑材料一般也会考虑到防雨的需要。

在闽南谚语中有一句话叫“千银起厝,万银放水”。这句话说的是闽南人对于天井排水功能的重视。在闽南古厝里都会有“天井”,它是对宅院中房与房之间或者房与围墙之间所围成的露天空地的称呼,在闽南方言中也称之为“深井”。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保证厅堂宽敞明亮、通风采光,最重要的是它还能够帮助排水。

古建筑排水口的形状(闽南古建屋顶的排水巧思)(5)

“以前的人们都会在天井中挖一条阴沟暗涵,让水曲折流出。整条水沟分为涵孔、涵井、涵口三部分。一旦下雨天,天井内的雨水,就经过涵孔进入暗渠,再排放到屋外。同时,这里面也有积水成财,遇水则发的美好寓意。”蔡迟迟介绍,到了近现代,随着番仔楼、石头房的兴起,传统的古建筑逐渐减少,没有燕尾脊、双坡曲、天井等设计,于是闽南人就会在屋顶先做好沟渠,并在排水口安装滴水兽,起到定点排放的作用。

(陈嫣兰/文 李荣鑫 郭雅霞/图)

来源:石狮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