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施雯

天冷的时候,特别想吃一些高热量的食物。

作为一个典型的南方人,最近小时新闻记者的食物链自动开启了冬日御寒甜蜜攻势。

一天吃十个泡泡糖会怎么样(你我他很多人一天吃下25块)(1)

比如,这两天,早餐刚灭掉两块“拿破仑”,中餐在食堂又拿了一盘糖醋里脊,下午茶点心是刚网购的冻米糖。

摸着肚皮上鼓鼓囊囊的肥肉,再看看最近自己的食谱,从早到晚妥妥地糖糖糖。

曾经有位广东的小姐姐说:“我来你们杭州玩,发现所有的菜都有点甜,你们是很爱吃糖哦?”

的确,江浙沪不仅是包邮区,还是全国菜肴风味最甜美的地域,为什么我们特别爱甜甜的味道?

一天吃十个泡泡糖会怎么样(你我他很多人一天吃下25块)(2)

这个问题,昨天(1月5日)小时新闻记者和浙江大学营养学教授沈立荣老师探讨了一下午。

“恰饭说”第五弹,聊聊生活中隐形的糖和代糖那些事。

1】农耕和文化,是谁左右了我们对糖的嗜好?

沈老师说:“过去的人糖吃得很少很少,现在的人糖吃得很多很多,这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

你每天吃的糖过量了吗?

“不用说每天25克糖,在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我们每天2克糖都吃不到。”

一天吃十个泡泡糖会怎么样(你我他很多人一天吃下25块)(3)

那时候,祖辈种甘蔗,会做土产红糖的义乌人经常会挑着货郎担走街串巷做鸡毛换糖生意,弥补了糖的短缺,也促使了改革开放初期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崛起。

江浙沪一带居民也有爱糖的传统文化,认为甜甜蜜蜜象征着幸福。逢年过节、特别是结婚都把糖作为礼品,还有哄小孩子。

一天吃十个泡泡糖会怎么样(你我他很多人一天吃下25块)(4)

由于传统上糖是大家眼中的好东西,有糖吃的时候,大家难免就会多吃点。

当然,让浙江人爱上吃糖的原因,更深层次的是农业生产。

上世纪80-90年代,浙江大地广植甘蔗,像金华义乌、台州温岭、温州陶山这些地方都有大面积甘蔗种植,南方广西、广东等地制糖业和糖的消费随之兴起,后面进口白糖、沙糖也越来越多。

糖变的随时随地可以买到,饮料、糕点也越来越多,我们也从吃不到糖,逐渐变得“嗜糖如命”。

2】一天25块隐形方糖,除了变胖更可怕的是……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每天摄入糖应不超过25克,但几乎所有甜味食品中,都含有大量用白糖或糖浆做成的甜味剂。

25克糖是什么概念呢?

在人们常吃的甜食中,一大勺果酱约含糖15克,1罐可乐约含糖37克,3小块巧克力约含糖9克,1只蛋卷冰激凌约含糖10克,几块饼干约含糖10克……

一天吃十个泡泡糖会怎么样(你我他很多人一天吃下25块)(5)

如果不加注意的话,对于一些喜欢吃甜点、饼干、零食、饮料的人说,每天摄入100克以上糖很普遍,而一颗方糖仅相当于4克白糖。

也就是说,甜食爱好者一天不知不觉吃下了隐藏在食物中的25块方糖,而这么多方糖放在你面前,可能根本就吃不下去,这个数字真的让小时新闻记者瞠目结舌。

关于吃糖的坏处,沈老师说:“那可不是肥胖那么简单。”

以我们食用最多的精制白糖为例,它的纯度非常高,能达到99%以上,这就意味着其中几乎不含其他营养物质,只有大量能量。

一天吃十个泡泡糖会怎么样(你我他很多人一天吃下25块)(6)

吃甜食多了,人会因摄入能量太多而产生饱腹感,影响对其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食品的摄入。

长此以往,会导致营养缺乏、发育障碍、肥胖等疾病。

另一方面,白糖在体内的代谢需要消耗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经常吃糖会造成维生素缺乏、缺钙、缺钾等营养问题。

3】生活中,我们如何远离过多的糖?

沈老师说:“国际上也有研究表明,儿童吃甜食过多是造成骨折率上升的重要原因。营养调查还发现,糖吃多了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老年性白内障、龋齿、近视、佝偻病的发生。”

那么,生活中,我们如何远离过多糖的摄入?沈老师罗列了一些控糖的小妙招,供大家参考:

·学会看标签:食品标签上的成分必须按含量多少排序,如果白糖、砂糖、蔗糖、葡萄糖等字眼排在前几名,就要适量摄取。

·选取成熟度稍低的水果:成熟度越高的水果含糖越多,而成熟度稍低的水果不但含糖少,里面具有保健价值的营养成分还更丰富。

·米饭配芹菜:淀粉经人体消化后会转换成糖,吃白粥、米饭等富含淀粉、上升血糖速度快的食物,要配一些膳食纤维多、蛋白质丰富的小菜,例如芹菜拌香干。

·糖和油不要一起吃:糖和油都是含能量特别高的食物,如果一起吃,很容易导致“收入”大于“支出”。

·饮料加奶别加糖:500毫升奶茶含糖50克,已达到每天上限。而100毫升甜饮料中含糖12-13克。如果实在想喝,可以在红茶等饮料中加点鲜奶。

“减糖训练”:有意识从每周一次减糖餐或者食物开始,增加到每日少吃一次,几个月后口味就会变淡。用水果、低脂牛奶代替甜食,或用蜂蜜代替糖,可以使糖的摄入量减少一半。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