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杨绛读哪本书最好(适合孩子读的最美古文书)(1)

了解杨绛读哪本书最好(适合孩子读的最美古文书)(2)

卡尔维诺曾在《为什么读经典》中这样说道:

“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

对于中国人来说,文言文作为构成数千年文化的基石,是当之无愧的经典作品。在语文学习上更是如此,没有文言的滋养,就谈不上深入学习语言文学。

然而文言文艰深的特性却让很多孩子望而却步,甚至一度有“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的戏言。

我国出版界有一位高山仰止的人物——钟叔河先生,一生爱书、读书、编书,也最懂书。他说过:“古文最简约,少废话,这是老祖宗的一项特长,不应该轻易丢掉。”

钟叔河先生的《给孩子读经典》《给孩子读短信》《给孩子读故事》三本书,也不同于一般的文言文读物。这里有文言短文,有流畅的译读,还有深具人文情怀的解读,是一套非常好的文化启蒙书。

了解杨绛读哪本书最好(适合孩子读的最美古文书)(3)

深入浅出,旁征博引

“经典”一词,原意指作为典范的儒家载籍。本系列中却不仅包括儒家经典,内容精选自经、史、子、集,内容涉及名人逸事、名物探究、奇闻怪事、寓言笑话,采英撷华,共198篇,完全是百字版的少儿中国传统文化小百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这套入手,绝对没有错。

《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篇著名短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钟叔河先生对此是如何解读的呢?

首先是翻译:

某日天寒下雪,谢安正在同本家的儿女们谈文学,谈文章。雪越落越大,他的兴致也越来越高,问儿女们道:

“这大雪纷纷,如果要描写它,你们用什么来比拟呢?”

侄子胡儿道:“刚才下雪子,落下来沙沙地响,有点像从空中往下撒盐吧。”

另一个侄女儿却说道:“此刻的鹅毛大雪,倒像是春风将柳絮吹得满天飞呢。”

谢安听了,高兴地笑了起来。

这位将柳絮比雪花的姑娘,便是谢安大哥的女儿道韫,后来给王羲之做二儿媳的,有名的才女谢氏夫人。

随后钟先生还旁征博引地进行了发散和解读:

前人也说过,以撒盐比下雪子,以飞絮比下雪花,都很形象,无分优劣。但若从文学描写的角度看,空中撒盐断难为真,风吹柳絮则是常景;而这种似花还似非花的东西,作为春天的标志,又特别能使人联想起春的温馨和情思,在天寒下雪枯寂之时,更具有亲和力。难怪谢太傅当时“大笑乐”,即我辈于一千六百余年后,亦不能不为之折服。

从此亦可见当时江左高门中的文化氛围,似乎比十四个世纪后的大观园中还多一点自由平等的空气,因为没见过贾政和林、薛、史、探春“讲论文义”。

这样一来,在翻译的基础上,不仅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为什么“柳絮”比“撒盐”好,更发散到《红楼梦》中众人谈诗论道与此的区别,点出我国古代文化风气的变化。

本系列中,所有选文皆是如此,都不超过一百字,篇幅短小,简约而不简单,不会给孩子记诵古文造成压力,更不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让孩子从此对古文望而生畏。

每篇都分为三部分:【学其短】【念楼读】【念楼曰】,分别对应作品原文、白话翻译和发散思考。

了解杨绛读哪本书最好(适合孩子读的最美古文书)(4)

了解杨绛读哪本书最好(适合孩子读的最美古文书)(5)

图源《给孩子读故事》立威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