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头的铸造历史由来:

在当时当政的清政府,国币称为龙洋,以银币为主币,主要有光绪元宝、宣统元宝、大清银币等,总重量为(26.3--27克),含纯银六钱四分八厘(25.7856808克),其含银量90%进行铸造。

袁大头银元怎么变成铜色了(袁大头银元的常见铸造暗记)(1)

袁世凯共和币

清朝灭亡之后,1912年4月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北洋政府鉴于当时铸币、纸币十分复杂,流通的中外货币在百种以上,规格不一,流通混乱,折算繁琐,民众积怨,同时也想借助货币改制以解决军费问题,便决定铸发国币。袁世凯为了提高自己的统治地位,把他的头像铸于币面,“袁大头”由此而来。

1914年2月7日,袁世凯以大总统令形式公布了《国币条例》及《国币条例施行细则》,其主要内容是规定钱币的铸造发行权归民国政府所有,原先的各个官局所铸造发行的1元银元,由民国政府兑换并改铸,在一点的时期内,承认它们的价值等同于国币1元的价值。

国币的成色和体系:

国币中的主币是1元银元,其重量是库平纯银6钱4分零8毫(6.408钱),材质是银占89%,铜占10%,锡占1%,一枚成品银元的重量是7钱2分

据规定国币种类有银币4种(壹圆、中圆、贰角、壹角)、镍币一种(五分)、铜币五种(二分、一分、五厘、二厘、一厘)。正面镌袁世凯侧面头像及发行年号,背面铸嘉禾纹饰与币值。

《国币条例》公布同年先在天津造币厂铸造“袁大头”壹圆银币,后在南京、广东、武昌等造币厂陆续铸造。

袁大头银元怎么变成铜色了(袁大头银元的常见铸造暗记)(2)

大头五角

当时钱币的换算关系和人民币一样,以十进位,1元等于十角,一角等于十分,一分等于十厘。自从《国币条例》公布以后,天津造币厂就开始铸造袁大头1元银元,后来,南京、广东、武昌等造币厂也都开始陆续铸造发行袁大头银元。由于袁大头1元银元币型规整,图案新颖,有明确的重量和成色,容易识别,因此,袁大头银元很快就被老百姓接受,并很快在全国的范围内流通。因袁大头壹圆银币币型划一,成色、重量有严格规定,很快受到了社会认同和接受,在国内金融市场上逐步取代了清朝的龙洋,成为流通领域的主币。

为什么会发明暗记:

袁大头银币上的暗记是制版者在币面某一部位设置隐藏的秘密标记,您注意到了吗?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揭开这神秘面纱吧。

袁大头银元怎么变成铜色了(袁大头银元的常见铸造暗记)(3)

一、袁大头银币暗记的设置形式

袁大头银币上有暗记有多种设置形式,按其形态不同可分为英文字母暗记、图形暗记、点珠暗记、内齿暗记和弯芒暗记等。不少袁大头银币上均同时采用上述几种暗记形式。

1、英文字母暗记

即用单个英文字母作暗记,如大“S”版在背面左飘带头内侧有英文字母“S”、小“S”版在背面左中部的禾粒上有英文字母“S”、“O”版在背面花结内有英文字母“O”。

袁大头银元怎么变成铜色了(袁大头银元的常见铸造暗记)(4)

袁大头银元怎么变成铜色了(袁大头银元的常见铸造暗记)(5)

2、图形暗记

即在汉字上采用某种图形作暗记。例如:一些“三角圆”银币的“壹”字上设有剪形、角形、方形等缺口图形。

袁大头银元怎么变成铜色了(袁大头银元的常见铸造暗记)(6)

3、点珠暗记

即在嘉禾的谷粒中、谷粒尖或小内齿上作点球暗记。例如:连口造含珠系列谷粒中有平行双含珠、上下双含珠、右含珠等;下内齿上 有1、2、3、5、6、7、8顶珠(星);谷粒尖上有1、2珠。另外,一些版别在嘉禾的枝叶旁有点珠。

袁大头银元怎么变成铜色了(袁大头银元的常见铸造暗记)(7)

4、内齿暗记

即用增加或减少内齿的办法巧妙地制作暗记。例如:3、9、10年中央版正面袁像胸下缺1小内齿;3年福建、大扣、云南、甘肃等地方版正面满内齿;8年中央版正面满内齿,9年精发版背面9点处缺1小内齿,“四川”空心花三角圆背面11点处缺1小内齿等。另外,正常的3、8、9、10年背面约9点处为一特大内齿暗记。

袁大头银元怎么变成铜色了(袁大头银元的常见铸造暗记)(8)

5、弯芒暗记

即将背面谷粒的短芒改刻成长弯芒或短勾芒。例如:点提华、0版、0版无0、0版三角圆、沈阳三角圆、沈阳三角圆0版、混版三角圆、混版三角圆0版等背面谷粒上基本都有长弯芒暗记,点提华中还有右勾芒、左右勾芒等暗记。此外,还有8年左勾芒、10年左勾芒等暗记。

袁大头银元怎么变成铜色了(袁大头银元的常见铸造暗记)(9)

袁大头银币暗记的功能

1、防伪

这是设置暗记的主要目的,也是暗记的主要功能。暗记之所以能起到防伪作用,是因为暗记一般藏于币面图案、花纹或文字中,很难被人发现,因此,伪造者难以伪造暗记。

2、区分版模

这也是暗记的一个重要功能。银币在最初制版过程中,所设置的暗记称为原版暗记。当币版多次再版时,为区别版模和承担责任而改变原版暗记或在原版暗记基础上增加新的暗记称为再版暗记。这样,就可以通过暗记的不同区分版模,进而区分承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