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 pop为什么消失了?为什么我们如此怀念City-Pop(1)

City-pop绚丽、明快的风格

————————

以SUGARBABE和YUMING为起源,诞生于1970年代

讲究洗练又充满时尚感的音色、受到西洋音乐影响的风雅旋律、描写都会男女恋情的歌词。被称爲CITY POP的日本流行音乐,在现代的乐坛中成爲一股宏大的潮流。不只在日本乐坛广受欢迎,海外也有持续扩大的现象。世界各国的乐迷都想取得日本CITY POP的唱片,将其列举为自己喜爱的歌曲的音乐人或DJ也不断增加。本文将带领读者一起思索为何有这样的现象。关于被称为「CITY POP」的音乐之诞生,有很多说法,但一般多认为SUGARBABE是元祖。SUGARBABE以山下达郎和大贯妙子所属的摇滚乐团而爲人所知。纳入了怀念老歌、创作歌手的流行音乐、灵魂乐等的要素,作出融合性音乐,和所谓的重摇滚、蓝调摇滚之类的摇滚乐团有所区隔。也因此,在1973年出道的当时,算是另类的存在,1976年解散之后,才获得大的肯定。但是为期3年的乐团活动中,以山下达郎爲首的成员及其周遭的音乐家们持续创作出成爲CITY POP起源的流行乐或摇滚乐。

city pop为什么消失了?为什么我们如此怀念City-Pop(2)

竹内玛莉亚,代表了City-pop的一个巅峰

更加助长、推进此潮流的人,可説是人称YUMING的荒井由实,也就是之后的松任谷由实。在1972年出道的当时,她是所谓钢琴自弹自唱的女性创作歌手之一。但是在和隔年出道的音乐团体CARAMELMAMA开始一起表演以后,CITY POP的色彩更加浓厚。以非常精炼俐落的世界观的歌词和华美厚实的音色,逐渐成爲流行乐曲界的代表性歌手。CARAMELMAMA是由之后成爲YUMING丈夫的松任谷正隆(键盘手),以及铃木茂(吉他手)、细野晴臣(贝斯手)、林立夫(鼓手)等成员所组成的音乐团体,说是他们成就了日本的CITY POP音乐也不为过。随后CARAMELMAMA又将乐团名称改为TIN PAN ALLEY,也以乐团的名义发表作品,但基本上还是以支援各类的歌手表演为主。小坂忠、吉田美奈子、大贯妙子、矢野显子、南佳孝、以及山下达郎等CITY POP的代表性歌手们的70年代作品,都和CARAMELMAMA团圆们的人际关係有著深厚连结。另外,也担任南沙织和石田亚由美(本名石田良子)等歌谣曲歌手的伴奏,CITY POP的声响于是渐渐渗进家家户户,成爲大家耳熟能详的音乐。

————————

80年代以后才是黄金期

但是,CITY POP真正的大红,应可説是在80年代以后。1980年,山下达郎以〈RIDE ON TIME〉受到瞩目,竹内玛莉亚以〈不思议的桃子派〉大卖。进入81年后,虽说五十岚浩晃的〈天马座的晨曦〉、〈和我慢舞摇摆 (I want you)〉等都荣登流行金曲排行榜,但最受到公认的应属寺尾聪的〈红宝石指环〉。这首满溢着活在都会中的孤独男性本色的曲子,大卖超过160万张(单曲盘),不论老老少少,受到广大乐迷的欢迎。而此次的大畅销也将CITY POP推上了日本乐坛的主流。

city pop为什么消失了?为什么我们如此怀念City-Pop(3)

当山瞳,如今被众多蒸汽波剪辑师奉为圭臬

寺尾聪大畅销之后的80年代,可説是CITY POP的黄金期。来生孝夫、杉山清贵&Omega Tribe、中原明子、安全地带等,充满成人气息的歌手陆陆续续地登上电视的歌唱节目,因此松田圣子、药师丸博子、菊池桃子等的偶像也开始接受CITY POP的音乐。另外,矢泽永吉和井上阳水等的摇滚及民谣的资深唱将们因为走CITY POP路线而大卖特卖。另一方面,角松敏生、杉真理、稻垣润一、Stardust Revue等才华洋溢的艺人们也都活跃在这个时期。

city pop为什么消失了?为什么我们如此怀念City-Pop(4)

菊池桃子,日本泡沫经济时代的大偶像

但是,也因爲CITY POP已达到成熟稳定期,渐渐的有衰退过时的趋势。取而代之的新兴动向是偶像或乐团的热潮,聚焦在CITY POP的歌手的机会就变少了。然而,并不是消失了,有实力的歌手还是稳扎稳打地持续活动著,YUMING和大泷咏一在90年代的「涩谷系」的一大趋势之中有再次受到肯定的动向。而后,随著90年代末期「涩谷系」的消逝而登场的KIRINJI、金木犀等人,为现今被称爲「新CITY POP」的热潮奠下基础。

————————

因DJ的发掘而形成的热潮

如果说2010年代以后的新CITY POP的热潮是终将必至的也不为过。因为乐坛本身呈现多样化,类别分界线渐失,几乎发生在同一时间点。从前有摇滚、民谣、节奏蓝调等明确的分类,但渐渐的,分界线变得模糊,不受到类型拘束而持续活跃的音乐人成为理所当然的存在,CITY POP受到注目成为自然的趋势。cero、Yogee New Waves、Awesome City Club等,在2010年代以后的新CITY POP的歌手们在独立乐团界以独立乐团展开独自的音乐活动。再加上著手一十三十一的声音艺术製作人CUNIMONDO泷口的存在都是不可或缺的。Suchmos和广告联手合作的〈STAY TUNE〉的大卖,更是拓展了新CITY POP领域的一个重大事项。

city pop为什么消失了?为什么我们如此怀念City-Pop(5)

风华绝代的中森明菜,是当时诸多港台歌手喜欢和模仿的对象

如此这般CITY POP再次受到肯定的动向,不能不提到DJ的存在。1990年代涩谷系的时候开始,DJ在取样录制的时候就以山下达郎、吉田美奈子等的作品,作为撷取依据的素材。到了2010年代左右,因为世界性迪斯可摇摆热潮(*2),纳入80年代迪斯可风音乐的CITY POP再次受到注目。以角松敏生及松原美纪爲首,当山瞳、间宫贵子、亚兰知子等受到行家喜好的歌手们因著被DJ不断地发掘,得以在唱盘上不断地旋转。

————————

海外也引发再次肯定CITY POP的动向

而后,这些成为DJ话题素材的好评也不断往海外扩散而去。2010年以后收集日本珍贵稀少的CITY POP唱片的乐迷在全世界也开始增多,不只是利用网络上的拍卖,也开始出现只为了购买唱片就来到东京的外国人。有个电视节目介绍想买大贯妙子《SUNSHOWER》的外国人的话题,依然记忆犹新。另外,被上传到YouTube和Soundcloud等的音乐相关SNS的现象也变多了。例如,在2017年7月被上传到YouTube的竹内玛莉亚的名曲〈PLASTIC LOVE〉,已经超过2000万的播放次数。这是非常值得骄傲的。

city pop为什么消失了?为什么我们如此怀念City-Pop(6)

杏里Anri,也是高产的City-pop音乐人

这些对于CITY POP的全球性的肯定评价,不是只有找寻素材的DJ,也扩散至音乐人。像美国的Toro Y Moi这位DJ出身的声音艺术製作人,就是此类型的代表性人物。收集日本唱片的巴西创作歌手Ed Motta来日表演时,翻唱了山下达郎的〈Windy Lady〉,据説受到CITY POP很大影响的印尼的Ikkubaru以及泰国的Polycat以逆输入的方式,堂堂地在日本出道了。

对于实时聆听欣赏CITY POP的世代来説,提到泡沫时期,总是抱著闪耀亮眼却徒有虚表的负面印象吧。但对于没有经历过当时的年轻世代来説,就只是把它当作一个接受了各式各样的音乐要素融合而成的新鲜音乐。如此这般,给予CITY POP再次好评的动向是超越国界、自然而然发生、朝着全球化不断成长的音乐趋势。说「日本的音乐很通俗」的时代已经成爲遥远的过去了。现在日本的CITY POP可才是又酷又新的宠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