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向来是收藏的主要门类,但是很多藏友觉得这里边门槛太高、水太深不敢轻易下手,那么今天馆主就先从书法鉴定的第一步给大家聊聊一些浅见。

其实书法的鉴定没有一些专家讲得那么玄乎,那么神秘,只是没有人愿意给你透露其中的门道而已。今天我们先说时代风格在书法鉴定中的作用。很多朋友经常给我说有的专家老师很不尊重藏友,一幅字只打开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就撂出一句“假的”是不是太不负责任了,就是再厉害的专家不看完都敢下结论也太草率了。今天馆主给你说还真不是草率(除非他给你有仇),因为当他看到一部分画面,他对这张字的风格、用笔、装潢已经做出判断了,这没什么玄乎的,更无关乎尊重与否,你掌握了你中的窍门也可以的。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小到穿衣吃饭,大到经济、政治、文化都是如此,当然书法艺术也不例外,所以掌握一个时代的书法艺术风格特点你就掌握了对这个时代对书法鉴别的基本准绳。就以近现代书法为例来给大家说说,近现代书法从呈现出来的面貌上来看真正是各有所长,千人千面,精彩纷呈,面貌统一性少。但是从创作理念上来说都不约而同地将求变求新的理念奉为宗旨。我们来看看这个时期几位大家的书法:

首先是吴昌硕,他书风朴茂,笔墨多来自于石鼓,金石气浓厚;

关于书法的知识及评价(书法鉴定没那么难)(1)

吴昌硕 篆书石鼓文

于右任纯以意象胜,形简而意远,碑帖兼具;

关于书法的知识及评价(书法鉴定没那么难)(2)

于右任 草书轴

康有为也出自碑学,收发张弛,内含秀逸;

关于书法的知识及评价(书法鉴定没那么难)(3)

康有为 行书五言联

郑孝胥来自黄庭坚,更加夸张多变,但是世俗气稍稍浓厚了点;

关于书法的知识及评价(书法鉴定没那么难)(4)

郑孝胥 行书轴

李瑞清也是出于碑学的,他的字平正自然,饱含韵致。

关于书法的知识及评价(书法鉴定没那么难)(5)

李瑞清 楷书

我们看到这五家的书法面貌相去甚远,各有千秋,但是创作理念却是相通的,那就是吸收的源泉更加广博,不再局限于二王、唐宋诸家,广泛吸收汉魏碑版,融会贯通,艺术表现的手法更加灵活多样。所以这一时期的书法细看之下还是有统一性的,只是这个统一是内涵、理念方面的统一,反映到风格上就是百花齐放,这就是这个时代的风格,这个时代特点。

对于中国书法的各个时代的风格特点已经早有人总结过,大概如是说: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形、清人尚变。我们分析来看“韵”、“意”是书法追求的审美价值,而“法”“形”中心是讲书法创作艺术表达形式,而“变”指的是书法创作的理念。这几个字本身就是书法的几个要素,只是在某个时代突出了某个元素而已。这个总结虽然稍有以偏概全的嫌疑,但是还是比较客观地概括了每个时代的特点。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一幅书法作品,其整体的风貌基本上将其时代特色已经限定,他是逃不出这个牢笼的。譬如沈周的书法,虽然学习黄庭坚,但不管写成什么样一眼就能看出肯定不是黄庭坚的笔墨,是明代人的手笔;还有例如唐伯虎的书法学李邕,虽然有李邕的样子,但是那股子浓厚的才子气以及明人恣肆的笔意是怎么也掩盖不了的。

虽然任何时候都有模仿造假的高手,除了能够形逼原作外,但是笔意仍然还是模仿者的时代特点,你让现在的书法家、画家在写一幅吴昌硕的书法出来,画一幅齐白石的画来,即便是他们的嫡传弟子的作品,只要稍一留心就能一眼看出我们这个时代的气息。正因为如此,后世仿前人的书法虽可以达到几可乱真地步,但是那种精神头是任何人无法模仿出来的,只要稍一留心便可发觉。

所以说书法的鉴定首要掌握各个时代艺术特色,我们可以有意地将各个时期代表书法家的作品拿出来进行对比,将这一书法家师承脉络中前辈的作品、后学的作品进行对比,就能区分出其中的特点和差别。当你掌握这个时代的特点后,那么你拿到一件书法作品也只需要打开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就能断定它的真假。大的风格与作者所处时代风格不一致,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纠结是不是看了全篇呢,您说呢。

当然中国书法、绘画是相通的,对于绘画时代风格的鉴别自然也可以采用这个方法了。当然,随后馆主会陆续给大家分享鉴赏收藏的小知识。一点浅见,诚惶诚恐,望方家指正。

关于书法的知识及评价(书法鉴定没那么难)(6)

黄庭坚 行书《松风阁诗》

关于书法的知识及评价(书法鉴定没那么难)(7)

沈周 行书题款

关于书法的知识及评价(书法鉴定没那么难)(8)

李邕 行书《麓山寺碑》

关于书法的知识及评价(书法鉴定没那么难)(9)

唐寅 行书《落花诗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