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在对角色的塑造上,有着它惊人的魔力。像有点疯癫有魔怔的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就是一个可以让我们恨得直咬牙的反派角色。她先是用阿瓦达索命咒将哈利的教父或者说是她的堂弟小天狼星,残忍地杀害了。而之后她又在多比运用移形换影带领哈利等人逃走的时候,用飞刀了结了这个自由的小精灵多比的生命。
她可以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坏蛋了。看上去罗姨还是比较喜欢塑造一些一坏到底的角色的。但是,这个曾经花费了一年时间来暗杀邓布利多的他,却在结尾转变为了好人阵营的一份子。
相信德拉科·马尔福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这个天天嚷嚷着自己爸爸多厉害的小屁孩。还记得小编童年时期在看《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时候,最痛恨的便是这个“不知道发蜡贵贱”的马尔福。这里要提一下的是,区别于电影中的马尔福,原著中的马尔福脸色并不像演员汤姆·费尔顿一样红润有光泽。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他的第一次出场是这样的:“一个面色苍白、瘦削的年轻人站在脚凳上”。显然,原著在给马尔福的初始定位至少在外观上便不太像是好人。当然啦,按常理来说,是不应该用一个人的外观来评价一个人。不过,在随着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他逐渐地从校园欺凌主角的富二代变成了对抗正义的食死徒(电影中曾向牺牲前的邓布利多展示黑魔标记)。
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中,马尔福先是用下过毒的蜂蜜酒预谋暗杀邓布利多,而后又使用夺魂咒让一个霍格沃茨的学生去给邓布利多送带有黑魔法的项链。不过,这些小伎俩都失败了。但是,也正是他修好了有求必应屋中的消失柜,才将食死徒引入了霍格沃茨,间接地导致了邓布利多的死。回到文题,为什么就算是这样,他还依然还不算是反派呢?
首先第一点,他在塔楼和邓布利多对峙的时候,最终还是没有忍心下手了结邓布利多的生命。从他耍的那些小伎俩好像是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怯懦的人。无论是毒酒还是项链,他都是让别人间接地去做的。不过,他不下手去杀害邓布利多真的是因为怯懦吗?显然不是,因为他是被伏地魔胁迫着去完成这个任务的,如果没有斯内普和邓布利多的配合,他没完成任务依然是会被伤害的。只能说,马尔福依然是存在良知的。正如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哈利三人组被抓到马尔福庄园时,他并没有将哈利给指认出来。这也是说明了他,宁可冒着风险也要帮助正义。
其次,换个角度来看,马尔福这个角色在《哈利波特》中还承载着一个重要的精神——那就是救赎。古语有云:浪子回头金不换。一直以来看上去是个坏人的他,却在故事的后一部分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哈利波特》是由爱贯穿的作品,纳西莎给予马尔福的爱也很难忘。这样想想,马尔福为伏地魔做的那些事也不是在为保全他母亲纳西莎去做的吗?相信也正是这种爱的力量,给了马尔福能够在危急时刻不去为恶的动力。用这种方式来表述母爱的伟大,难道不会更加让人感触吗?
一个没有一坏到底的角色,也更能让我们记忆犹新。这些是小编的拙见,可以谈谈你们的看法哟(再一次,拒绝寄刀片),这里是马克影视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