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区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西固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遍地开花结硕果)(1)

白银区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西固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遍地开花结硕果)(2)

白银区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西固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遍地开花结硕果)(3)

白银区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西固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遍地开花结硕果)(4)

“叮……叮……”伴随着紧张的“点单”过程,微信小程序提示音不断响起。每周五上午9时30分,都有一份特殊的“菜单”在西固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微信群新鲜出炉。 “菜单”包含了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科普、健身体育、便民服务六大类70余条志愿服务项目。所谓“六单”模式,就是由西固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制单,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社会评单,考核定单相贯通,逐步打破资源壁垒,开启资源共享模式。随着“菜单”不断完善更新,活动形式越来越丰富,志愿者队伍也越来越庞大,能够满足群众的共性需求和特定人群个性化,差异化需求。

融合资源创设载体

据西固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实,西固区采用了独特的周五点单抢单的活动。通过点单抢单,可以把各个街道各个部门以及辖区的企事业单位的资源都整合在一起。每一个社区代表自己的居民在周五的小程序里面进行抢单,把居民需要的志愿服务活动,抢到自己的社区里来。记者在福利路街道了解到,在本周的抢单活动中,福利路街道为辖区居民抢到了花艺志愿服务团队的订单。街道工作人员表示,今年的疫情防控工作让社区干部、志愿者们连续奋战,身心感到非常疲惫,所以街道就想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解压方式——插花艺术。

“你点单我派单,你有需求我有专业”。区中心摇旗,各所、站点响应,通过“自主点选抢单”活动的持续推进,让灵活、小型、持久、专业的志愿服务项目“飞进了寻常百姓家”。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福利路街道打造了一个“板凳课堂”的点派单机制。以小角色组建大的队伍,让小课堂发挥大作用,让 “群演”“骨干”一块儿参与。通过理论,文艺,互动的这种模式,连接好居民的诉求和志愿者供需两端,让志愿者去精准地投送服务。截至目前,西固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每周都在进行点派单活动,共计发布志愿服务项目1100余条,完成对接950条左右。

弘扬志愿者精神

初冬时节,寒意沁人,但是在西固区老年大学,各个专业课堂内气氛热烈,热情满满。西固区老年大学,正是西固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在地,结合金城公园,读者小站,区博物馆,区体育场等阵地,共同打造了集休憩、阅读、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增加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儿的老师都是志愿服务,他们不图任何报酬,只为了在退休之后还能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为社会做一点贡献。“我就想还有能力做一些老年工作,为广大的音乐爱好者出一点力。他们到这儿来之后,唱着高兴的歌,画着淡妆,衣服一换,背包里头都是歌谱,不管刮风下雨,只要是上课的时候,他们都来,高兴得很。”西固区老年大学声乐教师陈学忠说。这些志愿教师的辛勤付出,让前来学习的很多老人实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这些老人回到自己所在的街道社区,也非常愿意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辖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实现志愿服务精神的良性循环。

深度挖掘文化阵地

对于辖区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例如石化公司、大唐热电公司、供水集团、中核兰铀有限公司等,西固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也进行了逐一走访,他们有很多专业性强的活动阵地,比如石化公司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供水集团水之韵展览馆、石化学院展览馆等。将这些阵地纳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当中,能让居民群众在参加的过程中开拓眼界,了解历史,铭记初心。这些宝贵的资源,为志愿服务工作添上了一笔靓丽的风景。 “我是兰州石化公司维修中心的一名仪表工,目前也是我们教育基地的志愿者讲解员,就我本身来说,当一名志愿者讲解员可以对我们企业的发展历程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此外,更重要的是可以把我们企业的精神做一个传播,讲好我们的石化故事,传承石油精神。对于普通的民众来说,也能得到一次精神的洗礼。”兰州石化公司石油精神教育基地志愿讲解员武庭宇说。

建和谐社会,整合资源,推进阵地建设;招募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树文明新风,提升服务品质。西固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切切实实为辖区居民服务,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项项精心设计的“菜单”,避免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把活动实实在在地开展到了群众家门口,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了精神文明力量。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董永前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