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农网】

深秋时节,天蓝地阔。在红五月农场的田间地头远眺,一片片大豆地,迎风招展,长势喜人。

北大荒集团红五月农场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地带”之一的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0.4℃,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无霜期为118天左右,有效积温在2200℃左右,是大豆的黄金产地。

近年来,红五月农场抓住九三分公司打造中国大豆食品专用原料生产基地契机,走出一条符合农场自身实际的大豆专品专供之路。

青岛进口大豆批发(北大荒红五月农场)(1)

大豆专用原料专供基地示范区。张洋洋 摄

加入需求“联盟”

天气已转凉,但在第五管理区的一块大豆地里,农场的几名农业科技人员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田间调查,不时地做着记录。

“这片大豆地块是豆花专用原料专供基地示范区,共计466亩,是根据广东一家企业定制需求设立的,这样的示范区还有好多块,都是根据广东省大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合作需求而打造的。”农场农业发展部部长赵锋介绍。

红五月农场主动走出去、拓视野、学经验、找出路。经过多方努力,在2018年实现成功对接,农场加入了广东大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与“联盟”企业“联姻”。首批次专品专供大豆在五月红粮贸有限公司装车发往广东开始,自此,农场与“联盟”的合作步入正轨。

红五月深度加强与“联盟”合作,立足“专”字品牌,着力打造中国大豆食品专用原料专供基地。依托品牌影响力,通过充分发挥现代农业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绿色化、科技化等技术手段,加快了大豆产业创新发展,使大豆“专品专供”发展渐成规模。

专业种植精准供货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红五月迎来发展机遇,围绕国家大豆振兴计划和九三分公司“七区五提升一保障”发展战略目标,积极扩种大豆,种植面积达16.6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70.04%。这其中,为“联盟”企业打造专品种大豆种植基地7.5万亩,占总比45.18%。

红五月在发展大豆“专品专供”的模式上,一直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为将专品专供做到“精”与“专”,公司按照与“联盟”的合作需求,打造了食品专用大豆专供基地示范区3828亩。主要包括轮耕轮作、豆花专用原料专供基地、豆豉专用原料专供基地、豆芽专用原料专供基地、腐竹专用原料专供基地、良种繁育等示范区。

“在示范区内,我们根据大豆不同的专用原料采取不同的种植技术。像这片豆豉专用原料专供基地示范区,是根据广东一家公司对豆豉加工的需求,围绕降密保匀、壮杆抗倒、健身防病等方面组装技术措施……”科技工作人员汪杨指着一片示范区介绍说。如今,一块示范田、一颗小豆苗、一粒小种子,都可能会成为公司与企业加强合作的载体,在助推大豆产业迈向更高方向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青岛进口大豆批发(北大荒红五月农场)(2)

专品种大豆种子清选现场。罗世玺 摄

对于专供基地,在种植上实行“供种、播种、作业、田间管理、收获、整地”六统一,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采用专品种种植、专品种管理、专品种收获、专品种销售的管理模式。每批次大豆的交易过程中,都会留存销售样本。公司还采用 “互联网” 农业技术,把全程监控种植环境、农业投入品施用和作物生产全过程的基础材料,应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及时向加工企业报送,让企业实时掌握种植基地的作物情况,有效地保证了为加工企业提供高品质的优质原料。

优质大豆找到优质价格

红五月在同“联盟”建立新品种选育基地、大豆食品加工基地等方面逐步加快步伐,依托资源禀赋,以粮食统营为突破口,以“农场 工厂”的经营模式,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同时,积极探索利用“联盟”和“联盟”销售网络营销本地农产品的可行性。

农场把粮贸公司作为运营主体,所产大豆均由五月红粮贸公司统一收购、统一精选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统一运送。“农场在和‘联盟’企业具体的合作当中,我们考虑到广东省气候特点不宜粮食仓储、配送成本过高等因素,采取代储大豆的形式,定期输送优质大豆,实现了长期、稳定供货。”五月红粮贸公司经理杜亚辉说。

这种“农场 工厂”的经营模式不仅给大豆生产者找到了销路,也让“联盟”企业找到了最优质稳定的原料基地。自加入“联盟”以来,农场平均每年为“联盟”企业提供大豆食品专用原料2000余吨,价格平均每斤高出市场价0.8元以上。大豆品质有保障,价格也有保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互利合作、协作共赢的发展路子,推动了大豆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同步提升。

“红五月将准确把握九三大豆发展战略要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双方在大豆产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为九三大豆产业发展增添新动能。”展望未来,红五月农场董事长刘建生坚定地说。

作者:孙丽颖 陆艳红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伟林

本文来自【中国农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