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则成至味。”

早在公元前239年,《吕氏春秋·本味篇》就记载了江西南昌沿袭了两千多年的一道民间养生小吃——瓦罐煨汤。

时至今日,对许多南昌人来说,品上一钵热腾腾的瓦罐汤的早晨,才是一天美好生活的开始。

瓦罐有什么小吃(藏在瓦罐中的赣味风情)(1)

寒冷的冬天,酱色的小罐煨汤端上餐桌,氤氲的热气扑面而来。

舀一勺浓汤,吹上一吹,送入口中,滚烫的热汤涌入喉咙,唤醒了身体的每一个细胞。

就着爽滑的米粉,再一饮而尽,既得暖心暖胃,又得营养滋补。

瓦罐汤原汁原味,油厚不腻,口味浓重,咸鲜兼辣,将赣味的特点诠释得淋漓尽致。

瓦罐有什么小吃(藏在瓦罐中的赣味风情)(2)

唐朝《煨汤记》中记载:“瓦罐香沸,四方飘逸;一罐煨汤,天下奇鲜。”

这是对瓦罐汤最大的赞誉。

作为民间风味的瓦罐汤,至今也已有了千年的故事。

相传在北宋嘉佑年间的洪都,有一才子与友人郊游,命仆人就地煮鸡烹鱼烧肉。

临走时,仆人将剩余的鸡鱼肉及佐料和着清泉放入瓦罐,塞进未熄的灰炉中,用土封存,仅留一孔通气。

次日,仆人将掩埋的瓦罐搬出,才开瓦盖,已是香飘四溢,再入口细品,味道绝佳。

后来一掌柜引至饭庄如法炮制,一方脍炙人口的民间瓦罐煨汤,自此成为赣菜一绝。

瓦罐有什么小吃(藏在瓦罐中的赣味风情)(3)

一碗汤,一座城。

相比其他地方的蒸汤炖汤,唯有用慢火煨制才是南昌瓦罐汤精华的体现。

从最简单的肉饼汤,到各种家禽菌菇汤,慢火煨制,使瓦罐汤得到了灵魂的升华。

瓦罐汤的煨制是一个繁杂又颇具匠心的过程。

煨汤要用矿泉水,这样做出来的汤口感才最细腻。

瓦罐要用陶罐,陶瓷是江西一绝,工艺古老,将一只只小瓦罐一层层放置大瓦缸内,以木炭恒温煨制。

瓦罐有什么小吃(藏在瓦罐中的赣味风情)(4)

小罐间以气的热量传递,其中油腻部分被瓦罐巧妙吸收,最后留下的便是营养鲜汁。

这汤久煨不沸,食材不伤,鲜味营养皆溶于汤中。

汤清澈,色流金,入口鲜,味回甘,这是瓦罐汤的独特神韵。

细细咂摸,满足着每一个南昌人挑剔的味蕾。

瓦罐有什么小吃(藏在瓦罐中的赣味风情)(5)

江西有句民谚:“陈年的瓦罐味,百年的吊子汤。”

瓦罐经火煨汤次数愈多,这汤的品味愈鲜美。

在灯火彻夜不灭的凌晨,一些早餐店就开始忙碌起来。

因为他们知道,人们总是期待在寒冷的凌晨,来一钵瓦罐汤,慰藉空空如也的肠胃。

师傅麻利地挥着大铁钩,一钩一罐瓦罐汤,手速平稳,滴汤不洒地端上餐桌。

瓦罐有什么小吃(藏在瓦罐中的赣味风情)(6)

打开瓦罐,热气翻滚,一股股的香气也随之飘散在空气里,不时往人们鼻子里钻。

清汤尚未见底,便有一股暖气通五官,过六腑,向周身流去。

小小的瓦罐里并非只有单一的口味。

瓦罐汤口味多样,种类繁多。

常见的滋补老鸽汤、乌鸡瓦罐汤、板栗猪肚汤、茶树菇排骨汤,凭借浓香醇厚的味道和真真切切的营养,独得人们青睐。

精选的中药,是瓦罐汤里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

瓦罐有什么小吃(藏在瓦罐中的赣味风情)(7)

西洋参、红枣、当归、黄芪、山药...上等的中药保证了汤的鲜美。

也正是因为中药与食物的有机调和,才使得瓦罐汤具有补肾强身,益智健体,延年益寿的滋补功效,达到了食补的最高境界。

爽辣够味的炒粉是温润鲜香的瓦罐汤的最好搭档。

瓦罐有什么小吃(藏在瓦罐中的赣味风情)(8)

夹一块煎得大又薄,边缘焦脆内心软嫩的煎蛋,再呼哧吸一口粉,揉杂着小米椒独有的鲜辣,辣味直冲脑门,酣畅淋漓。

滋溜嗦上一口粉,再咕噜喝上一口热汤,是深夜抚慰饥肠辘辘的最佳选择。

一口开胃,自此就停不住嘴了。

美食家林语堂说:“三百年前有,三百年后还有,只有这样的美食才堪称有文化生命力。”

瓦罐有什么小吃(藏在瓦罐中的赣味风情)(9)

瓦罐汤有故事,更有着希望。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入选国家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瓦罐汤,是世间的实感,是人间的清欢,更是生活的重量。

End

,